倪靜玉,王 敏,陸曉燕,余文琴
隨著我國醫(yī)療體系的健全和完善,人們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普遍提高,病人對醫(yī)療服務質量越來越重視,他們不僅要求對所患疾病有用藥知情權和用藥選擇權,而且希望了解目前所用藥物名稱及藥物相關知識。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如何滿足病人的需求,保證用藥的安全與效果,為病人提供全面、具體、周到、專業(yè)化的藥學服務,已經成為廣大醫(yī)護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藥學服務的發(fā)展離不開藥師和醫(yī)生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護理人員的積極參與。護理人員處于臨床第一線,既是藥物治療的執(zhí)行者,又是臨床給藥監(jiān)護的實施者,參與著臨床給藥的全過程。因此,護理人員藥學知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病人的整個療程,故就我國護理人員藥學服務現狀做一綜述,以期望對以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 care,PC)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學者Helper和Strand兩位教授提出的[1],“PC是圍繞提高生活質量這一目標,直接為公眾提供負責任的、與藥物治療有關的技術服務”,即醫(yī)務工作者主要是指藥師運用最新的知識與技術,通過與其他醫(yī)護人員合作向病人提供直接的、有責任的與藥物治療有關的服務,以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包括疾病或癥狀發(fā)生的預防、疾病的痊愈、癥狀的消除或減輕、疾病進程的阻止或延緩等[2]。在澳大利亞實行嚴格的醫(yī)藥分開制,澳大利亞提供藥學服務的人員包括醫(yī)院的藥劑師和社區(qū)藥店藥劑師等,醫(yī)院藥劑師的主要職責是提高醫(yī)院藥品應用質量,推動合理用藥,減少藥品的耐藥性和副反應。社區(qū)藥店藥劑師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售藥、按處方配藥和發(fā)藥;給病人提供咨詢,同時可以指導病人如何合理用藥等[3]。同時藥物補貼計劃也是澳大利亞藥學服務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衛(wèi)生保健服務的可及性,使每個公民都可以得到有效、安全、副反應小、高質量、低費用的藥品,同時限制藥費支出的增長[4]。
美國是最早開始藥學服務實踐的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藥學服務已開始,在90年代初,藥學服務理念的提出以后,美國藥學服務進入了一個高速發(fā)展時期[5]。美國醫(yī)生、藥師、護士作為一個團隊,各自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從不同的方面參與病人的治療,其中藥師主要負責提供全程藥學服務。美國伊利諾伊州農村醫(yī)院開展藥學服務情況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醫(yī)院護士都能開展治療藥物監(jiān)測、病人教育和咨詢、藥動學的咨詢和營養(yǎng)支持[1],這在國內同級別醫(yī)院中是很難達到的。國外護理人員不僅進行著護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并且一直在進行著給藥、用藥的研究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和防護。Sally[6]一項研究指出,在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護理人員所起的作用與藥師一樣重要;Sue Latter等[7]報道,護理人員在醫(yī)生給糖尿病病人決定使用何種藥物時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Cassidy等曾報道,由護師和藥師一起組成的醫(yī)療團隊對結腸癌病人口服化療藥卡洛希賓的給藥干預,結果顯示,由護師和藥師共同組成的醫(yī)療團隊可以使病人更安全有效的用藥,且給藥依從性也得到顯著提高[8]。
我國的臨床藥學工作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2003年3月,首屆“中國藥學服務論壇”在京召開,才真正揭開了在我國全面開展藥學服務的序幕[5]。目前,在我國大、中型醫(yī)院,藥學服務已廣泛開展。國內臨床藥師在臨床血藥濃度監(jiān)測、藥物咨詢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整個藥學服務體系還未完全形成。由于傳統觀念認為,藥學服務只是藥劑師和醫(yī)生的工作,使護理人員在藥學服務中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由于護理工作繁忙及護士本身的知識水平等原因,使護理人員不能很好地向病人提供藥學服務。因此,在我國有關護理人員參與藥學服務的研究開展得并不理想,且正處于探索階段,護理人員對藥學知識還相當缺乏,是目前醫(yī)院整體藥學服務鏈條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調查顯示,在臨床輸液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中,僅10.11%的護師了解常用藥品的不良反應,甚至有一部分護師認為輸液速度過快不屬于輸液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原因[9]。黃宏春等[10]對178名護理人員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對藥物性狀、規(guī)格和主要藥理作用掌握較好,但對藥物的血漿半衰期、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藥物不良反應等方面的知識缺乏了解。
總之,目前我國護理人員主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臨床的基礎護理上,對如何更好地做好藥學服務及其意義沒有足夠的認識,且服務范圍狹窄,缺乏深度和廣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眾用藥的質量、效果和安全,延長了病人的住院時間。
3.1 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現狀的需求 國外醫(yī)療市場化運作多年,醫(yī)療資源充分且分配合理,病人得到分流,從而減少了藥師的工作壓力,使得大部分藥劑師可以從容地提供藥學服務,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藥學服務體系。在我國,醫(yī)療資源中心化,大醫(yī)院病人擁擠,中小醫(yī)院因沒有病人而發(fā)愁。由于大醫(yī)院藥劑師總數是相對固定的,門診病人增多直接導致門診藥劑師工作量增大,從而擠占了藥劑師提供藥學服務的時間,使藥劑師為病房病人提供藥學服務的時間大大縮短,甚至不能為病房病人提供藥學服務。在這種情況下,護士必須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在以“提高病人生命質量,縮短住院時間”為共同的目標,護理人員和藥劑師應精誠合作、優(yōu)勢互補,一方面,護理人員的醫(yī)學知識可以得以彌補,改善護患關系;另一方面,藥劑師也可以從繁雜的藥物治療上釋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診斷和非藥物治療。
3.2 護理人員在藥學服務中的作用 護理人員處于臨床第一線,既是藥物治療的執(zhí)行者,又是臨床給藥監(jiān)護的實施者,參與臨床給藥的全過程。臨床藥劑師對病人制定的藥物治療方案,必須由護理工作者執(zhí)行并觀察療效,要達到理想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僅依靠臨床藥劑師與醫(yī)生制定理想的給藥方案,更依賴于護理人員科學、嚴格地執(zhí)行給藥方案。羅玲等[11]報道,通過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藥物試驗受試者的依從性,從而提高肝病臨床藥物試驗的質量;韓鳳萍[12]指出,護士應根據各種抗菌藥物的藥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去合理選擇給藥時間、次數和給藥速度;徐鳳仙等[13]通過護理干預2型糖尿病病人安全用藥知識行為的改變,提高了病人對安全用藥和行為的知曉率,提高了生活質量。
3.3 病人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文化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病人對其健康狀況越來越重視。他們開始不盲從醫(yī)生,即使醫(yī)生為其開出的藥物,他們仍認為首先應該明確該藥物的適應證及不良反應,了解是否對癥下藥。病人渴望在治療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獲得相關知識,宋曉坤等[14]調查顯示,有80.67%的人經?;蛟浻龅竭^用藥的具體問題。病人對藥物的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到病人用藥的依從性,而病人對藥物療法的不依從可增加發(fā)病率、就診率、住院率以及病死率。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必須向病人提供相關的藥學知識,從而提高病人的用藥依從性。目前,病人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要求不僅僅是講述所用藥物的名稱,而更多的是需要護理人員向其提供藥學服務,包括藥物的不良反應、作用機制、用藥后多長時間能見效等。護理人員通過和病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向病人提供藥學服務,滿足病人的需要,調節(jié)病人的情緒及內心的感受,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護患關系。
4.1 傳統觀念的束縛 大多數護理人員認為,藥學服務是藥劑師和醫(yī)生的工作,藥物的相關知識應該由藥劑師或醫(yī)生向病人講述,護理人員的工作就是執(zhí)行醫(yī)囑。大多數病人也認為,護理是從屬于臨床,護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就是打針發(fā)藥,對于其他知識護理人員不懂,有時就算護理人員向其講解藥物的相關知識他們也不相信,甚至聽而不記,最終他們喜歡去咨詢醫(yī)生或藥劑師。宋曉坤等[14]調查顯示,病人遇到用藥問題時,66.41%的病人向醫(yī)生詢問,有12.04%的病人詢問藥師。
4.2 護理工作本身的性質 在醫(yī)院所有工作中,護理工作是最繁瑣、最耗費精力的工作,護理人員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給病人做基礎護理,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向病人講解藥物的相關知識及檢測病人的血藥濃度變化。
4.3 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 目前在我國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大多數是中專護士,雖然護理人員的學歷在逐步提高,但是仍占多數,他們在校期間僅學習護理學相關知識,藥學僅是有所了解,甚至有的護士都沒學過藥學知識;再者由于這部分護理人員的學歷低,在接受新知識方面的能力也不高,這最終影響了護理人員向病人提供藥學服務的質量。
4.4 我國的醫(yī)學教育體制 國內有關護理人員參與到藥學服務領域尚屬研究的初始階段,還不成熟,關于藥學服務的體系還不健全,醫(yī)學院校還未為護理人員設置相關的專業(yè)課程,目前大多數護生在學校所學的仍是基礎藥學知識,因此對藥物相關知識掌握較少。在工作中參加藥學服務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機會也很少,獲得藥學服務相關知識的渠道大多是通過醫(yī)生或藥劑師的講解獲得,很少參加國內學術會議或專題講座。
藥學服務是現代藥學發(fā)展的新方向,醫(yī)生開藥、藥劑師配藥的傳統工作模式正在發(fā)生改變,護理人員在藥物治療領域中的作用正在逐漸擴大。隨著新藥的不斷涌現,各種藥物的適應證、毒副反應、不良反應及各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結果等越來越復雜,這對護理人員的用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熟悉臨床用藥模式和職業(yè)風險,對藥品進行全面的衡量,不斷提高自己的藥學服務水平,運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指導病人安全、合理用藥,監(jiān)督藥品使用效果,及時發(fā)現、控制和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提高服務質量,改善護患關系。
[1] Schumock G,Walton S,Sarawate C,et al.Pharm aceutical services in rural hospitals in Illinois-2001[J].Am JH ealth Syst Pharm,2003,60(7):666-674.
[2] 韋敏,陳沁,余大敏,等.國內外社區(qū)藥學服務進展及對我國藥學專業(yè)設置的啟示[J].中國藥房,2010,21(12):1148-1150.
[3] 馮修猛.澳大利亞藥劑師在藥學服務中的角色及對我國藥學教育的啟示[J].藥學教育,2007,23(1):61-63.
[4] 李紅玉,蘆祖荀.澳大利亞初級衛(wèi)生保健中的藥學服務體系及評述[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07,5(4):267-270.
[5] 趙淼,謝敏.對我國藥學服務狀況的思考[J].西南軍醫(yī),2008,10(5):129-130.
[6] Sally M o rrison-Griffiths.Repo rting of adverse d rug reaction by nu rse[J].Lancet,2003,19(361):1347.
[7] Sue Latter,Andrew Sibley.The im pact ofan intervention for nu rse p rescribers on consultations to p rom ote patient medicine-taking in diabetes[J].International Jou rnal of Nu rsing Studies,2003,47(9):1126-1138.
[8] Macleod A,Branch A,Cassidy.A nu rse-/pharmacy-led capecitabine clinic for colorectalcancer:Results ofa prospective auditand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patient experiences[J].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 rsing,2007,11(3):247-254.
[9] 肖琪,彭遼宇.護士輸液合理用藥相關知識調查分析[J].中國病案,2010,11(1):79.
[10] 黃宏春,林京.臨床護理人員用藥知識掌握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4):39.
[11] 羅玲,張大志.護理干預與提高臨床藥物試驗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9,38(2):134.
[12] 韓鳳萍.護士如何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中發(fā)揮作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7,5(2):700.
[13] 徐鳳仙,紹平.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病人安全用藥知識行為改變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0,31(4):547.
[14] 宋曉坤,春雙,廣健,等.不同群體對藥學服務內涵的認知調查分析[J].中國藥事,2009,23(2):1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