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森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提升《概論》課教師教學的軟實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楊文森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一門理論性、政策性、歷史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教學軟實力,克服照本宣科地死板教學,才能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進入學生頭腦的目的。所以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軟實力,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概論》課;教學;軟實力;實效性
軟實力概念,是由約瑟夫·奈(Jo-seph S·Nye Jr)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要領導:美國權力性質的變化》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在后來撰寫的《美國權力的悖論:為什么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不能夠擅自獨行?》、《軟實力:世界政治中謀取成功的途徑》等著作中,奈對這一概念做了進一步的闡發(fā),成了頗具學術價值和政策意義的軟實力理論。按照奈的解釋,“軟實力是指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或報償?shù)姆绞絹磉_到你想要的結果的能力。它產生于一國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的吸引力”。
本文借鑒奈的軟實力概念,并加以重新界定,在這里《概論》課(是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都簡稱為《概論》課)教師教學的軟實力,是指一種同化式的實力,即一種吸引力,讓學生不由自主跟隨你的思路,在饒有興趣的氛圍中接受你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軟實力也是要以教師的硬實力作為支撐,兩者構成教師教學的綜合實力。這里所說的教師硬實力,當然不是奈所講的物質性資源,而是指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底,淵博的相關背景知識,掌控自如的教學藝術,獨有的人格魅力,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等。概論課教師就是憑借著自己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底,淵博的相關背景知識,高超的教學方術等硬實力,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一種教學內容的導向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認同,并最終讓學生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接受教師所教的內容,而要讓學生接受的前提是認同,而認同不僅僅是表面的吸引或喜愛,更是對于蘊含其中的價值觀的接受。因此,《概論》課教師教學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決定馬克思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能否為學生所接受的關鍵。誰的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認同,誰就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概論》課教學過程中,要讓幾乎都是純理論的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認同,就需要《概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很強的教學軟實力才能做到。
我們?yōu)槭裁匆獜娬{《概論》課教師要具備很強的教學軟實力,才能達到教學的實效性呢?這是由《概論》課課程的性質、特點和學生對這種課程“先入為主”的不感興趣心理等因素決定的。
首先,是由《概論》課的性質決定的?!陡耪摗氛n是一門理論性、政治性、歷史性、時代性很強的課程,教學內容中政策性、理論性的語言多,如果教師不能把這種高度概括,純理論的教學內容通俗化、大眾化,而是照本宣科地進行講授。我想沒有幾個學生會對這門課產生學習興趣,更不用說,要讓這門課的內容進學生頭腦。這就要求從事本課程教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備極強的教學軟實力,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多樣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高超的教學藝術等硬實力,不僅讓過于理論化、政策化的內容,使之大眾化、通俗化,而且還要激起大學生的共鳴和認同,從而實現(xiàn)使這一課程成為中宣部、教育部所提出的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yōu)秀課程的目標。
其次,是由《概論》課的特點決定的?!陡耪摗氛n是一門內涵極其豐富,外延極其廣闊的課程,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學理論寶庫。從縱向上看,包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和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且每一個理論成果都有自己獨立的科學體系和十分豐富內容;從橫向上看,它也包括了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重要內容,即包含三大理論成果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從路線方針政策層面看,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革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黨建,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如果課任教師沒有具備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淵博的相關背景知識,掌控自如的教學藝術,獨有的人格魅力,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是很難上好這門課的。所以,《概論》課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硬實力,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軟實力),使學生在饒有興趣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他們認為是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再次,這是由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先入為主”的不感興趣心理決定的。在全球化、網絡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下。大學生接觸社會的途徑日趨多樣,價值取向日趨多樣,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日趨多樣。從而使大學生形成了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和思想行為偏差,影響了青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信度、興趣、說服力,以至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表現(xiàn)出極大的“逆反心理”。再加上部分大學生受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影響,把是否具有發(fā)展前途和對自己有用作為選擇專業(yè)和學習課程的主要標準。有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似乎與自己的專業(yè)學習和就業(yè)前途沒有多大關系。正是在這種“先入為主”和功利主義的心理主導下,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不感興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而要扭轉大學生這種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先入為主”的不感興趣的心理,教師沒有具備很強的教學軟實力,是很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師教學的綜合實力中,硬實力是基礎,教師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底,淵博的相關背景知識,高超的教學方術等硬實力,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一種教學內容的導向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即軟實力,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認同,并最終讓學生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這是教師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要提升概論課教師教學的綜合實力,首要是要提升教師教學的硬實力,這是前提、基礎,然后才能在一定時候逐漸提升教師教學的軟實力。教師教學軟實力的提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當前從事《概論》課教學的一些教師,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不扎實,對原著的學習不感興趣,對經常變化的時事不了解,對黨的歷史不是很清楚,對教學規(guī)律掌握不夠,對學生的心理了解不多,對本專業(yè)的理論研究不夠。這種硬實力不夠的教師,在備課時,無法吃透教材;在教學時,無法輕松自如,生動活潑,而只能照本宣科,就理論說理論,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概論課教師要上好這門課程,首先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不斷提高馬克思理論功底。為此,概論課教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攻讀碩士、博士的機會,或者在職進修的機會,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原著的研讀,以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另外一方面,要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對黨的各個時期有關文件和背景材料的學習。這樣,備課時,才能吃透教材;教學時,才能輕松自如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析相關的問題。
2、加強對概論課相關背景知識的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盡可能上一些與《概論》課內容相關性較強的課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概論》等。因為《概論課》是一門理論性、歷史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上好這些相關的課程后,有利于教師加深對《概論》課教材的理解,有利于教師熟練地運用相關的經濟學原理、哲學原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歷史史實等,深入淺出地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基本知識點及相互間的邏輯關系。從而使正確的理論觀點鮮活而不蒼白,生動而不呆板,親切而不生硬,真正做到以理服人,這是提升概論課教學軟實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3、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原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全國高?!陡耪摗氛n教師培訓班上的講話里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講得準確是科學,講出吸引力是藝術。要使大學生愿意聽并且相信我們講的理論,必須在吃準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鉆研教學藝術,以高超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概論課教師要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必須做到:(1)是要經常向同行學習,要利用課余時間去聽課,特別是要觀摩哪些上的精彩、生動的老師所上的課,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2)要根據大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要靈活利用啟發(fā)式、參與式、研究式、專題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交流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共同提高。(3)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信息化、網絡化條件下,大量的現(xiàn)代教學媒體應運而生,有電視錄像、投影、多媒體教學軟件、電影等等。這些媒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可以把理性的內容具體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觀化,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受教育者造成鮮明清晰的視覺印象和沖擊力,達到傳統(tǒng)教育方法所無法取得的效果。(4)《概論》課教師要加強學術研究,跟蹤學科前沿,不斷更新理論知識;要多研究社會實際問題,尤其對當今社會變革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要把得準、看得透、說得清、辨得明,以努力增強其說服力、前瞻性。只有這樣,才能加強《概論》課教育的針對性,改變理論脫離實際的狀況,以科研促教學。
[1]Joseph S,Nye Jr.Soft Power:The Means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2]周濟.2008年1月20日在全國高?!陡耪摗氛n教師培訓班上的講話[Z].
[3]楊文森.《概論》課功能實現(xiàn)的制約因素分析及實現(xiàn)途徑研究[J].社科縱橫,2008,(4):196.
2011-07-20
2009年福建師大福清分校教學改革研究基金資助項目(JG200911)
楊文森(1968-),男,福建仙游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