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妤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論《稻草人》現(xiàn)實主義風格
丁金妤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我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歷程源遠流長,在中國兒童文學發(fā)展史上,葉圣陶的童話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開創(chuàng)了中國童話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本文究其內容與表現(xiàn)手法進行嘗分析,進一步挖掘其作品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
葉圣陶 《稻草人》 現(xiàn)實主義風格
大多數(shù)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及兒童教育者常常習慣性的認為,童話最好是溫暖的,慰藉人心的,起碼它不應該把一些陰沉的色調帶到孩子的心靈里來。而被譽為兒童文學泰斗的葉圣陶,并未拘泥于這種創(chuàng)作初衷,其早期作品筆調抒情,風格唯美,后期作品卻因為意識到“在成人的灰色的云霧里,想重視兒童的天真寫兒童超越一切的心理,幾乎是不可能的企圖”。1而開始變?yōu)橹γ鑼懍F(xiàn)實中的不幸與苦難,后期他的兒童作品都是圍繞著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高尚的人”“有價值的人”的主題來創(chuàng)作的,而且其創(chuàng)作風格長期成為中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導風格。
葉圣陶在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魯迅先生曾說,葉圣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chuàng)作的路的”。2我們透過他的文章看到了破敗、無奈、悲哀和死亡,整個故事冷峻的如同一副木刻畫:只剩下兩種顏色的夜晚,三個正在發(fā)生、即將發(fā)生、已經發(fā)生的悲劇和一個善良、被悲哀擊倒的稻草人。也許我們在思考:孩子們能接受這樣的沉重哀傷嗎?最后的結局是那樣的悲涼殘酷,可是這正是葉圣陶所要達到的目的:揭露批判封建社會,刻畫倍受蹂躪遭迫害的小人物,來激發(fā)小讀者的同情心和反抗意識,以及幫助他們選擇正確的生活道路等。在這些看似悲涼的畫面中,作品的顯露著一種呈現(xiàn)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創(chuàng)作傾向,就此加以分析,彰顯其文學價值。
童話最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就是擬人,擬人是指賦予人類以外有形無形的客觀存在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動和語言能力,亦稱“人格化”。針對現(xiàn)實性作品的童話而言,擬人化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將虛擬世界中的人與現(xiàn)實世界的人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由童話世界中的人物來表現(xiàn)出真實世界中的人的品質。
列寧曾說:“如果你給兒童講童話時,其中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兒童便不會對他發(fā)生興趣?!崩纭兜静萑恕分?,作者就塑造了一個吸引小讀者的形象——稻草人?!暗静萑恕笔寝r人造的,他被插在泥土里“身子跟樹木一樣”,“連半步也不能動”,作者由此幻化出一個善良而又軟弱的人物形象。稻草人被賦予了人的能力、思想,能看、能想、能聽,這就將這個非生物的形象擬人化了,如文章中描繪的“新出的稻穗一個挨一個,星光射在上面,有些發(fā)亮,像頂著一層水珠,有一點兒風,就沙拉沙拉地響。稻草人看著,心里很高興。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憐的老太太——笑一笑了?!边@體現(xiàn)出稻草人能看能想的能力。“艙里時常傳出小孩子咳嗽的聲音,又時常傳出困乏的、細微的叫媽的聲音…… 我渴死了!”這些語句又體現(xiàn)了稻草人能聽的能力。而他卻不能動、不能說、不能喊,這就又體現(xiàn)了它作為稻草人區(qū)別于人的沖突?!八纳碜痈鷺淠疽粯印粫泻啊边@些語句都體現(xiàn)了他的局限性。在這些描寫中都將他的善良與軟弱刻畫的淋漓盡致,吸引了多數(shù)的兒童讀者?!兜静萑恕芬院⒆觽兿矚g看、容易懂的樣式,運用擬人、夸張、幽默等手法,調動了豐富的想象和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構思,展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苦難,富于強烈的現(xiàn)實內容,更加形象、逼真。
葉圣陶童話給人帶來的不是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不是崇拜王子與公主的情節(jié),而是走近現(xiàn)實世界,運用大幅度的擬人化由童話世界來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世界的人性丑惡。
兒童文學作品,在語言上有著特殊的要求,而童話這種特定的體裁,又有其獨具的特點。從語言風格上來講,童話的語言要求簡潔、準確、樸素。
葉圣陶是一個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他“一直留意語言”,他以平實、質樸、凝練、精粹的文學語言著稱,達到了以少勝多,一語傳神的極富表現(xiàn)力的境地。他童話中的語言明顯的體現(xiàn)著大眾的、民族的語言特色,沒有歐化句式,也沒有八股腔調。尤其可貴的是,這散發(fā)著口語芳香的語言又是經過精心錘煉的文學語言的典范,既集中了民族語言的精美,展示了它的深刻內涵、寓語言于童話故事中,通過樸實的語言來表現(xiàn)童話的主題。
全文采用口語化、心態(tài)描寫為主,以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為主線,用簡潔、樸素的語言來記敘了這一夜所發(fā)生的三個悲劇,同時又充滿了詩意,富有聽覺和視覺形象的美。《稻草人》開頭就寫到:“田野里白天的風景和情形,有詩人把它寫成美妙的詩,有畫家把它畫成生動的畫……都沒有功夫到田野里來?!焙啙嵆錆M了詩意,一幅很美好的畫面,不僅富有聽覺和視覺形象的美,又引出了本篇童話的主人公“稻草人”,以稻草人的所見所思構成故事,富有意義和深度。
童話是愛的教育的讀物,無論是西方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還是葉圣陶的《稻草人》都崇拜愛的教育,因為愛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的紐帶。
文章中在“講講稻草人在夜間遇見的幾件事情”后緊接著對稻草人的主人進行了介紹,從她的可憐介紹到今年的豐收,稻草人都替她高興,原因就是他愛他的主人。而后,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它對主人的關愛,同情主人的悲慘遭遇。我們可以看到稻草人不是僅僅為自己活著的。有一種真摯熱烈的情感,自始自終都在稻草人的身上流動奔突。
稻草人是善良的,稻草人有著溫熱搏動的心臟。它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但絕不回避;它卑微,卻把全部同情給予不幸的人;它同腳下那片土地上的人的命運相連,能感知他們最深沉的痛苦。它把它的愛奉獻給了老婦人、魚和走投無路的弱女子,它為他們吶喊,最后殫竭了最后一絲力氣,抽搐、破裂了,連一點聲響也沒有發(fā)出,最后倒下了。它只是個稻草人,無人懂、無人愛,卻將它的愛毫不吝惜的奉獻給別人。我想這種愛某一天也定會在我們身上蘇醒。稻草人追求的這種愛,能夠激發(fā)小讀者的同情心,引導小讀者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同情,同時在思想教育方面,也會激發(fā)小讀者的善良之心,懂得要關心、體貼、幫助他人。
葉圣陶的童話作品,在中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歷史上可以稱其為現(xiàn)代性的起點。缺乏兒童性是其作品及同時代作品的共同缺失,但這并不能影響葉圣陶童話的文學價值,突出體現(xiàn)為其作品的現(xiàn)實主義特質,這一點也正是本文所極力強調的。而對葉圣陶童話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再認識,則尋找到了中國童話創(chuàng)作歷來存在的現(xiàn)實對于幻想的壓抑的歷史根源。
注釋:
1.浦漫汀.兒童文學教程[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
2.魯迅.魯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丁金妤、出生年月:1981年3月26日、性別:女、籍貫:黑龍江省、職務:教師、職稱:助教、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