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氣象影視中心 .福建省氣候中心 游立杭 林秀芳
?
略論氣象科普動畫片的發(fā)展
1.福建省氣象影視中心 2.福建省氣候中心 游立杭1林秀芳2
氣象科普的意義深遠,但氣象知識往往卻又抽象、難懂,如何讓氣象知識傳播更具有效性,該文論述了動畫片是氣象科普的良好載體,并從創(chuàng)作角度闡述了氣象科普動畫影視制作傳播的方法。
氣象 科普 傳播 動畫
眾所周知,氣象科普受眾群體中的絕大部分為普通民眾,如果傳播內(nèi)容過于專業(yè)化,抽象的氣象知識不能形象表達,就會令人感到晦澀、難懂,阻礙了普通公眾對于氣象知識的理解,使氣象知識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高高在上的感覺,大大降低了人們接觸氣象知識的熱情。培根說過,“科學的力量取決于大眾對它的了解”。氣象科普要充分考慮受眾的需要,把氣象科普知識從“傳播到達”,提高到“有趣傳播到達”,才能收獲良好的傳播效果。
今天,日新月異的計算機動畫技術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制作手段,特別是在傳統(tǒng)電視拍攝手段難以實現(xiàn)的科普影視制作領域,動畫技術更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首先,動畫具有形象、動態(tài)、直觀夸張、幽默等特點,可以展示許多語言、文字無法表達或難于表達的內(nèi)容。其次,動畫中的圖像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它可以在瞬間內(nèi)通過視覺接觸而吸引受眾的注意,從而有利于傳播效果的提高?;趧赢嫷纳鲜鎏攸c,將其應用到深奧難懂、形式呆板的氣象影視科普中,憑借其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必定會吸引受眾的眼球,降低公眾理解氣象知識的難度,這無疑會拉近氣象知識與公眾之間的距離,提高了氣象科普的傳播效果。二者的結(jié)合可以說是氣象科普傳播方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動畫這一充滿活力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將逐漸成為氣象科普節(jié)目創(chuàng)作的重要載體。對此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深入理解。
借助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突破單一的科普講解,用講故事的手段,以故事化的方式加以演繹,可以極大地增強科普片的可看性。同時,也改變了以往受眾接受科普片時,對知識是否理解的緊張心理,增添了快樂的元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如福建省氣象影視中心制作的科普動畫片《氣象百問》,就是一部以故事引導的方式,講述一個個氣象知識點的百集系列氣象科普動畫片。片中設計了一個童話的森林村,以小靈狐為中心的眾多擬人動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氣象問題,在燕博士引導下學到了許多生活中的氣象基礎知識。沒有眾多的說教,更多的是擬人小動物的生活趣事,充滿著童趣和歡樂。有著這樣的氛圍,小朋友們就自然會愛看,自然地接受并理解片中傳遞的科普知識。
氣象科普長期存在著“傳而不通”的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傳播者忽視了受眾的易受性問題。對于不具備豐富科學知識的普通受眾來說,氣象科普傳播內(nèi)容又專業(yè)、又抽象,不易理解。如今,動畫應用到氣象科普片中,能將復雜抽象的氣象科普知識轉(zhuǎn)化為具體動態(tài)的視覺藝術形象,加上生動有趣的故事,淺顯易懂的講解,普通受眾易接受。再以《氣象百問》為例,《什么是黃梅天?》里講到黃梅天的形成:“在這里,冷、暖空氣兩個勢力旗鼓相當,短兵相接,戰(zhàn)場就擺在江淮地區(qū),導致這個地區(qū)雨水不斷,個把月都見不到好天氣?!保鄳漠嬅媸且凰{一黃兩個卡通氣團,在江淮上空打架,打得難解難分,雨就在這個地區(qū)一直下著,這樣的動畫就形象地說明了黃梅天形成的原因。由此可見將抽象的氣象因素(如冷、暖空氣,看不見摸不著)擬人化,成為具象的形象,配以個性化的動作,就能起到很好的表現(xiàn)效果。
動畫對氣象科普傳播效果的影響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將其做到真正寓教于樂、傳播得力,還存在一些必須注意的問題:
選擇成熟、正確的“真科學”,以避免知識性的差錯。創(chuàng)作氣象科普動畫時,選題的范圍是很廣泛的,往往并不局限于氣象行業(yè)本身,但決不等于創(chuàng)作方在選擇知識點時不受任何限制。相反,創(chuàng)作方必須選擇成熟、正確的“真科學”,并應盡可能地選擇自己熟悉且能夠掌握的東西來創(chuàng)作。這樣可以保證內(nèi)容的科學性,避免知識出現(xiàn)差錯。
要與時俱進,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選擇觀眾最關心的議題來創(chuàng)作。比如,面對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基于國人對體育運動空前高漲的熱情和對體育知識的迫切需求,筆者就策劃了一檔以體育氣象為題材的氣象科普動畫片《風云奇隊》,講述體育運動項目中,氣象對體育技巧和成績的影響。這些知識點是一般的體育媒體無法給予的,如自行車項目的領騎戰(zhàn)術和雁行陣,都是因為風的影響才采取的;再如鐵餅項目中,逆風更能出好成績、射箭項目的風中糾偏等等知識點,都是有意思的,能對觀眾體育知識形成有益的補充。
2.2.1緊緊圍繞知識點,構(gòu)架故事情節(jié),應當避免故事與知識點“兩張皮”現(xiàn)象。在國產(chǎn)科普動畫片中,《藍貓?zhí)詺馊枴肥遣勘容^有名的科普片,可惜的就是存在嚴重的兩張皮現(xiàn)象,故事僅僅起到引入知識點的作用,而在知識點講解時就采用大段毫無想象力的解說,難怪許多孩子看到知識點講解時就要換頻道了??破談赢嬈?,科普知識是核心,是靈魂,故事情節(jié)是骨架、是血肉。兩者必須達到有機結(jié)合,高度統(tǒng)一。氣象科普動畫也不例外,動畫是為氣象科普知識服務的,動畫不能為動畫而動畫,必須圍繞知識點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每一個情節(jié)都是為知識點服務的,要么反映知識點分解后的一個方面,要么起到知識講解的階段鋪墊作用。脫離知識點為中心的氣象科普動畫是“美則美矣,毫無靈魂”。
2.2.2知識點講解的畫面表現(xiàn)應當生動形象,豐富多彩,充滿想像力。畢竟,許多氣象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氣象知識的原理都比較抽象。如果還只是采用旁白解說、人物對話等“語言性”占主導的表現(xiàn)方式,就不能發(fā)揮動畫的形象表現(xiàn)力,更無法達到氣象科普的傳播效果。氣象科普動畫要充分發(fā)揮動畫手段的靈活性、表現(xiàn)力,對氣象知識點進行講解。如《風云奇隊》片中講降雨對弓弦的影響時,就把雨水分解為眾多細小的卡通小水滴,這些活潑的小水滴蹦跳地進入弓弦材質(zhì)的細孔處,使弓弦膨脹,變長,這樣的講解就比單純地用雨水打濕弓弦的畫面有趣。
2.2.3知識點的語言應當做到準確、簡潔、通俗、生動。對于科普作品來說,只有語言準確,才能夠保證科普內(nèi)容的科學性;只有精煉簡潔、清晰明確的解釋,才能避免觀眾的注意力分散;只有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才能保證傳播的通暢;只有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風格,才能增強知識點的形象性、趣味性和藝術性,使氣象科普動畫作品更有吸引力。
氣象科普動畫的專業(yè)性要求創(chuàng)作隊伍不但要具有過硬的動畫創(chuàng)作技能,還必須深入了解創(chuàng)作中的氣象科普知識。在此前提下,方能保證前期策劃做出合適的選題、提案,撰寫出合格的劇本,后期制作出恰如其分的動畫表現(xiàn)。讓氣象科普動畫更加準確、精彩!
借用動畫載體,氣象科普煥新生。開發(fā)氣象科普動畫片,在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中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是氣象影視服務大眾的又一重要手段。探索氣象科普動畫片的發(fā)展方向,是氣象影視工作者開拓創(chuàng)新,緊跟現(xiàn)代影視發(fā)展的具體體現(xiàn)。氣象科普動畫片的制作,填補了我國氣象科普動畫系列片的空白,為實施我國“科教興國”的宏偉戰(zhàn)略做出有益的嘗試。
[1] 樓旭東,榮元.論動漫對科普傳播效果的影響[J].當代傳播,2008,(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