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峰 杜申釗 黃文波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口腔科,河南 南陽 473009)
牙體劈裂是一種常見的牙體損傷,僅次于齲病,牙周病,成為人類牙齒三大疾病之一,資料表明經(jīng)過牙髓治療后的磨牙劈裂的機率比活髓牙更大,按照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牙體劈裂,尤其是劈裂之牙體組織已出現(xiàn)動度時即應拔除患牙,但隨著材料學的發(fā)展,特別是光固化復合樹脂的出現(xiàn)及性能的不斷完善,使修復劈裂牙有了可能。根據(jù)牙體劈裂的嚴重程度分為3組,并通過對治療完成后6個月、12個月的隨診觀察,統(tǒng)計成功率,來檢驗此治療方法治療效果及臨床應用范圍。
選取劈裂牙患者62例。要求:①劈裂時間為3d以內(nèi)的病例;②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且為一年以上;③X線片未見有明顯的根尖病變;④無牙周病,牙周袋深度<3mm;⑤患牙松動度≤Ⅰ度;⑥牙體劈裂不超過牙冠的1/3。根據(jù)劈裂牙體的松動度分為3組。A組:劈裂的牙體組織無明顯動度或有輕微動度,即Ⅰ度松動,為27例。B 組:劈裂的牙體組織可以向頰舌及近遠中移動,即Ⅱ度松動,為20例。C組:劈裂的牙體組織有較大的動度,可以向頰舌,近遠中及牙合齦方向移動,即Ⅲ度松動,為15例。對照組:27例,均為磨牙大部分缺損使用樹脂修復治療,窩洞不大于牙冠的1/2,牙周健康,松動度≤Ⅰ度,根管治療完善,X線片未顯示根尖周病變。
治療均為同一個醫(yī)師完成。治療組:將患牙的咬合降低約2mm,打開近遠中接觸點,清理劈裂牙片與牙冠之間的裂隙,使牙片可以與殘余牙冠緊密連接;在牙冠上制備約1mm深,牙合齦高度均勻一致的溝槽,使用0.2mm的鋼絲在溝槽內(nèi)做牙體結(jié)扎;清除原充填物,制備倒凹固位,將窩洞內(nèi)清洗消毒;使用3M公司的Z350系列光固化樹脂材料行窩洞充填,充填步驟按照酸蝕,黏合劑涂布,樹脂充填固化進行;去除固定用鋼絲,按照常規(guī)全冠預備,并制備齦下肩臺;將制備的金屬冠或烤瓷冠用松風黏固用玻璃離子黏固于患牙。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全冠預備方法預備患牙,采用齦下肩臺,使用松風黏固用玻璃離子黏固全冠。
讓完成治療的患者按6個月、12個月復診。復診內(nèi)容:①詢問患者主觀感覺;②對患牙牙周行常規(guī)檢查;③拍攝X線片查看根尖部狀況。
成功:修復1年后,無主觀不適,修復體穩(wěn)固,X線片未見牙槽骨進一步吸收,牙周狀況良好,根尖無陰影。良好:修復1年后,無主觀不適,修復體穩(wěn)固,X線片示牙槽骨有進一步吸收影響。不佳:修復后患者有不適感,咬食硬物有不適感,牙周袋較深,牙齦紅腫,出現(xiàn)瘺管,X線片示牙周病變,牙槽骨進一步吸收。失?。盒迯腕w脫落或牙體松動大于Ⅱ度,或牙周病變嚴重,牙槽骨吸收較快較多者。
成功及良好均可記為成功案例,不佳及失敗均記為失敗案例。
見表1。
表1 劈裂牙保存治療效果觀察
據(jù)徐君伍報道,牙體劈裂后,立即有血液及組織液充滿根部裂隙,從周圍的牙周組織里有纖維母細胞及游走細胞向裂隙內(nèi)增殖,纖維母細胞形成了結(jié)締組織,折斷面若相互接近,牙骨質(zhì)就可能把它們結(jié)合在一起[1]。因此如果劈裂牙的折斷面一側(cè)在牙槽骨內(nèi),牙周無感染,及時復位,兩斷面緊貼固定,牙周膜健康具有良好血運,可使牙骨質(zhì)向斷面內(nèi)生長,從而愈合。
復合樹脂與普通材料不同,其充填時不僅僅充填了窩洞,而且滲入到酸蝕后暴露的牙本質(zhì)小管和釉柱間,使樹脂和牙體結(jié)合為一體,提高了牙冠的抗折能力[2]。經(jīng)過1年的隨診觀察發(fā)現(xiàn),A組劈裂牙接受治療方案與正常牙冠修復后無明顯差別,其遠期療效是可以肯定的。B組劈裂牙經(jīng)過治療,修復后遠期療效尚可,C組劈裂牙則治療效果不佳。C組牙由于牙體劈裂后,牙周損傷比較大,而且劈裂的牙片比較難復位精確,牙片和牙冠之間有較大間隙,口腔內(nèi)細菌容易侵入牙周,引起感染,導致修復失敗。因此在修復C組類劈裂牙冠時,保守方法不適合使用,可拔除劈裂的牙冠,采用樁冠或者拔除整個牙體,采用固定橋,種植等方法治療。
牙髓治療后牙體劈裂Ⅱ度以內(nèi)的患牙可以用全冠修復的方法保存。
[1] 施長溪.臨床牙頜損傷治療新技術(shù)彩色圖譜[M].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2:57.
[2] Trope M,Langer I,Maltz D.Fracture resistance of teeth restored with class Ⅱ bonded composite resin[J]. Edodontics Dent Traumtol,1986,2(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