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華
(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62)
肝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對患者身心都會造成巨大的危害。臨床對肝癌患者的治療多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盡管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患者手術傷口較大,恢復慢,其并發(fā)癥發(fā)生較多。Wilmore在2002年提出了加速康復治療技術,在患者手術后,早期采用口服進食方法,可促進患者康復。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在2009年1月起引入此理念對肝癌患者進行了早期飲食干預,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將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颊呔鶠樵l(fā)性肝癌,且經過臨床病理證實。入選標準:患者在手術后24h清醒;術后24h可經口進食,年齡在18歲以上。排除標準:手術失??;化療等需延長住院時間者;姑息性手術。將患者按照治療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Ⅰ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患者年齡在22~70歲,平均(45.18±5.83)歲;其中肝細胞癌12例,小肝癌5例,膽管細胞癌2例,混合型癌3例,其他2例。Ⅱ組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患者年齡在23~69歲,平均(44.36±5.61)歲;其中肝細胞癌10例,小肝癌4例,膽管細胞癌3例,混合型癌2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情況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Ⅰ組患者在手術后給予早期飲食干預,患者在手術后6h麻醉清醒后,即給予少量的溫開水,觀察患者進食后有無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咽喉疼痛等,如無不適情況,每4h給予患者一次溫開水。患者手術后第1天將胃管拔除,并給予米湯、果汁等流質食物,每2h一次,每次30mL左右,控制每日進食在500mL以內。術后第2天開始將流食過度到半流食,可給予米湯、稀粥、果汁、菜湯等,每日進量<1000mL,同時減少患者的輸液量。術后第3天加軟食,如雞蛋羹、魚湯、爛面條。術后第4天逐漸增加飲食次數和飲食量,每次進食控制在200mL以內,以患者無飽脹感為準。進食期間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飲食選擇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低鹽低脂飲食,少食多餐,確保食物新鮮衛(wèi)生。
Ⅱ組患者在手術后肛門排氣,胃腸功能恢復完全后,將胃管拔除,再開始進食,逐漸從流質食物過度到普食。禁食期間給予腸外營養(yǎng)。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胃腸道功能、感染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及患者住院時間。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12.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即(±s),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取95%可信區(qū)間,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Ⅰ組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較快,患者在術后首日內腸鳴音多數恢復,術后40~52h內肛門排氣,56~75h內首次排便。Ⅱ組患者手術后30~50h腸鳴音恢復,術后62~80h肛門排氣,100~130h首次排便,Ⅰ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明顯短于Ⅱ組患者,經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腸鳴音恢復(h) 肛門排氣(h) 首次排便(h)Ⅰ組 24 23.89±2.43 45.66±4.63 67.57±5.16Ⅱ組 21 46.77±3.91 71.37±5.89 115.72±6.08 t 23.18 16.12 28.42 P<0.05 <0.05 <0.05
Ⅰ組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2例,并發(fā)癥1例,患者在術后9~15d出院;Ⅱ組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8例,并發(fā)癥3例,術后11~21d出院。Ⅰ組患者與Ⅱ組患者相比,術后一般情況更優(yōu),經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后一般情況比較
肝癌患者術后早期進食,是臨床較新的一種理念,經過研究,由于其能促進肝癌患者早日康復,現(xiàn)已經成為大部分醫(yī)師所認同的早期干預措施。經研究表明,為肝癌患者術后早期給予進食,并不會引起患者的腹脹,相反的,進食可刺激患者腸道蠕動。由于食物對咽喉、食管和胃部的機械性刺激,促使患者迷走神經興奮,進而加速了腸道運動,使胃腸道激素釋放量增多,腸道蠕動加強,使患者胃腸功能早日恢復。此外,早期進食還能夠有效給予患者營養(yǎng),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紊亂,促進機體平衡,同時還避免了長期的腸外營養(yǎng)對患者造成的穿刺痛苦[1]。
而且,早期進食還能夠加速門靜脈的血液循環(huán),使營養(yǎng)物質直接進入到肝臟,促進肝臟功能盡快恢復正常。而增加的胃腸道激素,還可以促進肝臟的再生。早期飲食干預還能使患者身心愉悅,滿足了其生理需求。
經過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的本次試驗也發(fā)現(xiàn),患者經過早期飲食干預,其胃腸功能恢復較早,患者發(fā)生感染例數降低,住院時間縮短,與未采用早期飲食干預患者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更加充分地說明,早期飲食干預是促進肝癌患者盡快康復的一種措施,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1]曾小燕.肝癌患者術后早期活動及進食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3):119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