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惠,牛紅月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300193;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天津300193)
吞咽障礙是腦梗死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臨床主要表現(xiàn)[1]為進食或喝水過程中、喝水后出現(xiàn)咳嗽(誤吸);進食速度慢;一口食物分幾次吞咽;咀嚼或吞咽過程明顯費力(吞咽梗噎感、阻塞感);食物向鼻腔返流;進食過程中呼吸困難或氣短,甚至無法進食。有報道[2]稱22% ~65%腦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礙。吞咽障礙常可引起脫水、營養(yǎng)不良、吸入性肺炎、心理障礙等并發(fā)癥,是導致卒中患者生存質(zhì)量下降、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因素。筆者運用針刺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58例均為2010年3月~2010年9月在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針灸科病房確診為腦梗死并發(fā)吞咽障礙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病程15天~6個月;年齡44~67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進行隨機分配,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
1.2 納入標準 ①中醫(yī)診斷標準:符合1995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xié)助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的中風(腦卒中)診斷標準,結(jié)合影像檢查結(jié)果確診為腦梗死;②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腦梗死、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3];③意識清楚;④具有吞咽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
1.3 排除標準 ①有意識障礙、嚴重認知障礙患者;②有明顯的口腔或咽喉疾病影響吞咽者。
2.1 對照組 選醒腦開竅針刺組穴(內(nèi)關、人中、三陰交、風池、完骨、天柱、極泉、尺澤、委中),1.5寸不銹鋼毫針。手法:內(nèi)關應用提插捻轉(zhuǎn)瀉法1 min,人中應用雀啄瀉法1 min,三陰交應用提插補法1 min,風池、完骨、天柱應用捻轉(zhuǎn)補法1 min,極泉、尺澤、委中應用提插瀉法1 min。每日針刺1次,留針30 min。針刺后進行吞咽訓練,包括基礎訓練和進食訓練,每日1次。
2.2 治療組 患者取坐位,選用0.3 mm×3寸不銹鋼毫針于風池穴進針,刺向喉結(jié)方向,入2~2.5寸,施以小幅度提插手法至得氣后出針。患者取仰臥位,選取梅花針于金津、玉液兩穴點刺放血。選取0.3 mm×3寸不銹鋼毫針從廉泉、左右旁廉泉向舌根方向刺入1.5~2寸,施以提插手法至得氣。之后應用醒腦開竅針刺組穴,穴位、毫針型號和手法同對照組。留針30 min,每日針刺1次。
兩組均10天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3.1 療效評定 治療前及治療2個療程后采用洼田飲水試驗[4],病人取半臥位,將30 ml 37~40℃溫開水以常速喝完,判斷結(jié)果:1次喝完無嗆咳為吞咽功能Ⅰ級,計1分;分兩次喝完無嗆咳為吞咽功能Ⅱ級,計2分;1次喝完但有咳嗽為吞咽功能Ⅲ級,計3分;分兩次喝完且嗆咳為吞咽功能Ⅳ級,計4分;不能全部喝完,嗆咳明顯為吞咽功能Ⅴ級,計5分。療效評定采用尼莫地平法。
3.2 療效標準 痊愈:飲水試驗評定達到Ⅰ級;有效:飲水試驗評定降級,例如由Ⅳ級達到Ⅲ級、Ⅲ級達到Ⅱ級等(不包括達到Ⅰ級者);無效:飲水試驗評定無變化。
3.3 治療結(jié)果
3.3.1 飲水試驗得分結(jié)果比較 見表1,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1 飲水試驗得分結(jié)果比較(±s)
表1 飲水試驗得分結(jié)果比較(±s)
時段 飲水試驗得分對照組 26 治療前組別 n 4.03 ±0.98治療后 2.03 ±0.82治療組 26 治療前 4.21±0.94治療后1.58 ±0.68
3.3.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兩組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中風后吞咽困難屬中醫(yī)學“中風”范疇,類似于“喑痱”、“喉痹”。其病機在于肝腎陰虛,陰虛風動夾痰濁閉阻經(jīng)絡,精血不能上榮髓竅,致使竅閉,咽喉開閉失司?!杜R證指南醫(yī)案》曰:“若肢體拘攣,半身不遂,舌強語謇……此本體發(fā)虛,風陽夾痰而壅謇,以致營衛(wèi)經(jīng)絡失和。”醒腦開竅針刺組穴治以醒腦開竅、疏通經(jīng)絡、通經(jīng)氣而利咽喉。風池為膽經(jīng)與陽維脈的交會穴,《針灸圖冀》曰:“風池治中風不語,湯水不能入口”,故針刺風池可以調(diào)肝熄風、豁痰利咽。廉泉為任脈、陰維脈之交會穴,具有清咽利喉、通調(diào)舌脈、消散壅滯之功效,是治療舌、咽喉疾病的常用穴。《針灸大成》云:“廉泉主舌下腫難言,舌根縮急不食,舌縱涎出?!薄躲~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中指出廉泉治“口噤,舌根急縮,下食難”。廉泉、旁廉泉向舌根針刺,針感達舌根,疏通舌部氣血,增強神經(jīng)傳導興奮性,通利機關。金津、玉液點刺放血可以疏通瘀滯的氣血,從而達到理氣活血化瘀、通暢喉竅的目的。以上諸穴配合,加之恰當?shù)牟僮魇址ǎ砀[通暢則吞咽困難自除。
[1]王麗萍.吞咽障礙的診斷與評價[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8,16(4):275 -278
[2]Deborah JC,David G,Lalit Kalra.Early assessments of dysphagiaandaspirationriskinacutestrokepatients[J].Stoke,2003,34:1252 - 1257
[3]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
[4]大西幸子,孫啟良.腦卒中患者攝食-吞咽障礙的評價與訓練[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7,1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