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季
類型文學古來有之,其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是廣泛的民眾性,因此可以說它是大眾化的精神產(chǎn)物。這里所說的“大眾化”有兩層意思:一是以滿足大眾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娛樂需求為目的;二是創(chuàng)作主體真正地屬于大眾。它與中國當代文學新時期之前的“大眾化”是有區(qū)別的。中國當代文學新時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導的“大眾化”,是那些擁有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的知識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啟蒙的方式“走向民眾”,即利用通俗形式來傳播啟蒙新知識,具有比較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性。類型文學的“大眾化”一開始就是從自我出發(fā)的。從寫作主體來說,沒有明顯的選擇性,沒有公認的界定性,任何人都是潛在作者。寫與不寫、寫什么,均從性情、個人意愿出發(fā)。作品的自娛性、隨意性、發(fā)泄性重于其文學性、思想性、理論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期類型文學與網(wǎng)絡傳媒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系,也可以說,網(wǎng)絡傳播大力推進了類型文學的發(fā)展,并使其“大眾”特性得到進一步的顯現(xiàn)。
大眾化問題之所以借助類型文學再次浮出,首先是由于社會情境的巨大變遷。原有啟蒙語境的瓦解,使知識強力話語失去了優(yōu)勢,文學啟蒙主題與精英話語敘事的獨立合法性已經(jīng)面臨難以成立的危機。在此情境下,文學必須借助于另一個支撐點,對自身的價值做出新的解釋。在它無法建立宏大敘事與巨人式的啟蒙思想主體、同時也無法依附于舊式政治理念的處境下,它必須尋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搭建自己的新的審美構架。這時候,作為民眾個性與自由的載體的大眾化和民間化,已經(jīng)成為與“精英文化”相對應的時空概念。而某種意義上,類型文學正好承載著“大眾”的歷史性含義,其進一步的開掘與拓展,順應了新時期文化發(fā)展的大趨勢。
我們知道,審美價值體現(xiàn)在客體對主體的審美需要上,是客體滿足主體審美需要的一種特定價值。美國自然主義哲學家、美學家喬治·桑塔耶納在界定審美價值時指出:“在想象、瞬息的直覺和賦有形式的知覺中所固有的價值,叫做審美價值。它們主要在自然界和各種生物中被發(fā)現(xiàn),但也常常在人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語言所喚起的形象及聲音的領域中被發(fā)現(xiàn)。”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C·J·劉易斯認為:“審美價值是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價值屬性,它的呈現(xiàn)雖然離不開個人經(jīng)驗,但它的存在又是對許多主體而言的,它有某種客觀規(guī)定性?!痹趯徝揽腕w中包含著各種潛在的審美價值因素,對這些因素的發(fā)掘則有賴于審美主體所具有的主觀能力?!八麄円坏┚邆淞诉@種能力,便能在對任何審美對象的考察中更有把握、更準確地判斷該客體的潛在因素,從而使自己以及他人能進一步發(fā)掘更多的價值?!币虼耍瑥膶徝纼r值的角度來考察文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學的本質所在,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文學作品與讀者之間的接受規(guī)律。
對于文學審美活動,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各種理論體系,足夠我們在日常閱讀中使用,但在類型文學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審美標準面對這一“大眾”文本時遇到了阻礙,很多備受讀者歡迎、人氣很旺的作品,被指斥為垃圾。這種事情的發(fā)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誰對誰錯呢?我們以為,是審美取向在其中發(fā)揮了作用。這就和老人消受不了搖滾、小青年欣賞不了戲曲是一個道理。具體說來,是由于兩種文本的閱讀心情、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目的的不同,引發(fā)了審美取向偏差。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類型文學的閱讀較之純文學,其行為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角色的轉換、心理的改變,導致讀者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更多的是出于娛樂的態(tài)度。閱讀對文本的反作用使類型文學的審美更加趨于娛樂性,朝著大眾化的方向發(fā)展。
世紀之交,中國社會生活發(fā)生了歷史性、飛躍性的變革,這一方面為文學表現(xiàn)提供了巨大空間,一方面也增加了文學表現(xiàn)的難度。在純文學寫作對現(xiàn)代性進行反思的同時,文學圖書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娛樂化和快餐化的浪潮風起云涌。船大調頭難的傳統(tǒng)文學,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一時陷入尷尬境地。類型文學卻異軍突起,成為捕獲空前發(fā)展機遇的一匹黑馬。盡管迅猛發(fā)展的類型文學,雖未出現(xiàn)與傳統(tǒng)經(jīng)典作品相匹敵的震撼之作,但所取得的成就不應該被忽視。如架空小說、穿越小說、新武俠小說、新軍事小說、職場小說、懸疑恐怖小說以及幻想類小說等,作為一股新的文學力量,在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將有可能豐富和沿展當代中國文學譜系。目前,人氣旺盛的“架空小說”和“穿越小說”類型化已經(jīng)較為完備,不僅網(wǎng)絡上廣為流行,落地出版后同樣在傳統(tǒng)閱讀中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這應該說是新世紀文學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
寫作時保留歷史人物的性格,保留人物關系及一些相關事件,但時常改變事情發(fā)生的空間。如古代架空現(xiàn)代,現(xiàn)代架空未來,未來架空異空間等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架空小說的基本構成。在日語中“架空(かくう)”一詞代表虛構的意思。近年來很多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年輕人喜歡直接拿來使用,例如“架空的人物”“架空的小說”等,實際意思就是“虛構的人物”“虛構的小說”。
具體說,“架空”即“并非真實發(fā)生的虛構背景”,包括過去及未來。所謂“架空”并非杜撰和憑空捏造,而是在歷史發(fā)展中引入變量,并記錄改變后自然演變而成的歷史。當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主人公因某種不可抗力(包括神力、外星人力、超自然力等)回到過去或未來甚至平行空間,在作者虛構的或改編的歷史(或未來)中利用現(xiàn)代知識與技術在歷史中生存并改變歷史,創(chuàng)造歷史的一類小說。這個類型也包括轉世重生類小說。嚴格意義上說,“架空”是對人類文明反思的藝術再現(xiàn),是一種全新的藝術樣式。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以其巨大的影響,為架空小說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架空小說的類型有很多種,目前較為流行的主要是架空歷史和架空軍事兩大類。從特點上分析,架空小說幾乎匯集了所有非現(xiàn)實題材小說的重要特征,比如它彌合了包括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魔幻小說等在內的幻想類小說的奇思妙想,嫁接了搞笑小說、武俠小說、穿越小說等時空交錯類小說的奇特遭遇。其實,架空的魅力在于主人公知道歷史發(fā)展的走向,了解幾千年的政治文化科技的成果,這樣的人回到了古代,就是一尊先知先覺的神,具備了強大的改變他人命運和歷史走向的能力。這一點,與每一個普通人內心深處那種潛在的操控命運的超人念頭非常吻合,這樣讀者就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去,與其一同呼吸成長。
在架空小說領域,《新宋》《明》《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曲線救國》(又稱 《二鬼子漢奸李富貴》)《新中華春秋傳》《命運的抉擇》《朔風飛揚》等一批作品為人們所熟知。這些作品雖各有側重,同時兼有架空歷史和架空軍事的元素,其中不無作者對歷史的獨特思考,比如灰熊貓的《命運的抉擇》就提出了封建軍隊的建設問題。就出版的情況看,三國時代的架空作品最多,唐代架空的也有一部分,阿弩的《朔風飛揚》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部,小說虛構了李天郎這個人物,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長兄李建成的遺腹子,從小在日本長大?;氐街袊?,李天郎備受當朝皇帝的猜疑,他被派往西域的安西軍當了一個小兵,目的是希望他無聲無息地死在戰(zhàn)場上。但是李天郎很爭氣,從一個小兵做起,一刀一槍地拼殺到高級戰(zhàn)將的位置,打遍西域無敵手,最后在著名的怛羅斯戰(zhàn)役中,兵敗于阿拉伯人后失蹤。北周的架空小說《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講述了一個回到北宋之前的北周時代特種兵侯大勇的故事。
隋朝統(tǒng)一中國之前,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一次巨大的民族融合,史稱“五胡亂華”。胭脂魚的《燕云亂》取材于那個狼煙四起、英雄輩出的動蕩時代的后期——以建康為核心的王權爭奪——隋滅陳并逐步統(tǒng)一中國的歷史進程。這部作品的特點在于寄情于人物但不做簡單的歷史抒懷,而是用自己的歷史觀將人物與時代連接起。小說寫出了嫉妒、剛強與脆弱的羅藝,寫出了一個亂世少年的心靈史,也顯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在穿越歷史過程中感悟人生的靈性。
宋朝是另一個架空小說的高潮時代,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一個轉折點,而這個轉折點的最關鍵事件就是宋神宗熙寧二年的王安石變法?!缎滤巍肪褪且源苏归_故事的,書中的主人公石越就是在這個時候,跨過了近千年的時光來到了公元1069年的宋朝。身為一介書生的石越手無縛雞之力,前身是一個在校的歷史研究生,他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頭腦中的知識。待神宗死,托孤石越,石越效仿曹操建立開明專制甚至君主立憲,《新宋》描述的是怎樣從上到下通過制度、思想的變化改變社會的一種理想。有人將其同二月河的“康乾三部曲”相比較,認為頗得要領,但這無疑會觸碰到一個問題,即二月河的作品都是以確鑿的歷史事實為背景的,而《新宋》顯然不符合這個條件。換句話說,《新宋》若與“康乾三部曲”神似,就違背了架空的目的。
明朝架空則以酒徒的《明》為代表,相對《新宋》而言,《明》是一部更為“寫實”的作品。小說獨辟蹊徑,展示了游離于朝廷和燕王兩大勢力之外的武安國和大明水軍兩種牽制政權的力量。大武雖然手中沒有一兵一卒,但由于軍隊中實力派將領大多與其多有關系,比如水軍是在大武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因此他在大明政治經(jīng)濟生態(tài)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在戰(zhàn)勝外患、內戰(zhàn)北方勝利之后,朱棣企圖謀殺大武,以便掃除稱帝道路上的最大的一個障礙,但是覺醒了的將領和士兵沒有執(zhí)行這道命令。最后,朱棣在大武和大明水軍以及各地藩王壓力下,拋棄了朱老皇帝的一家之姓的萬里江山迷夢,實行君主立憲,大明王朝在歷經(jīng)了風風雨雨的考驗磨礪之后,浴火重生。
無語中以清末太平天國架空歷史的《曲線救國》探討了一條救國救民、走向富國強民的道路。當時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已經(jīng)處于劣勢,所以救國救民也無法采用正面道路。這也就注定了作品含有大量戲謔成分。李富貴是個高考完莫名其妙穿回清末的當代青年。由于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得投奔洋教堂,做了個被同胞嗤之以鼻的二鬼子教徒。李富貴為了裝傻充楞,把太和殿上的太和兩個字念成大和;為了搞死慈禧,就做了一個在晚上可以放光的具有放射性的大床,進貢給慈禧;欺騙日本搞計劃經(jīng)濟,使之成為中國經(jīng)濟的附庸;為了搞共和制,已經(jīng)是中華帝國皇帝的他,自己糟踐自己去當戲子,以便讓自己身上的光環(huán)褪色。但這部小說有概念化的痕跡,作者對歷史的介入也比較明顯??谷諔?zhàn)爭是架空小說的最后一個高潮時期。我愛黃穎的《抗日之血肉長城》比較搞笑,主人公是一個花花公子似的人物程家驥,有三個老婆,是一個小軍閥的小舅子,被來自未來的小人物附體后,轉了性,開始認真打鬼子,最終打成了八面威風的一軍之長。
最后說一說《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這部小說出自一名工科出身的女性之手,實在令我詫異。因為她寫權謀驚心動魄,說智慧千轉百折,在架空世界里獨樹一幟。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寫出了中國文人面對社會動蕩、人生無依時所表現(xiàn)出的勇氣和智慧,集中體現(xiàn)了架空小說旨在追求精神著陸的深層意韻。
在世界文壇,美國作家馬克·吐溫1889年出版的小說《康州美國佬在亞瑟王朝》成功運用了“穿越”。在華語文學中,臺港作家席娟、黃易在上世紀90年代即以《交錯時光的愛戀》和《尋秦記》產(chǎn)生廣泛影響。在其他藝術領域,穿越也很常見,好萊塢科幻電影更是將其發(fā)揚光大,近年來的生活類電影《時間旅行者的妻子》和《返老還童》也采用虛擬時空手法,表現(xiàn)了豐富、復雜的人類情感。
有人指出,穿越小說并不新鮮,中國傳統(tǒng)的武俠、傳奇類小說也有類似的特征,比如《西游記》《七俠五義》《封神榜》等等。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差異大于相同。一般而言,武俠、傳奇類小說所發(fā)生的環(huán)境與社會現(xiàn)實都有一定的時空距離,而正是這種夢幻式的距離形成了傳統(tǒng)文學的美感,比如武俠小說中的世外桃源、蓋世神功,傳奇小說中的英雄夢幻、曲折遭遇等,那些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故事情節(jié)所建立的審美趣味,成為它吸引讀者的核心。穿越小說雖然同樣營造了一個驚險刺激的夢幻世界,但它的不同之處在于讀者不再是一個英雄夢幻的旁觀者,而是一個親身經(jīng)歷者。
2007年之前的穿越小說,概念比較狹窄,基本局限于現(xiàn)代女性通過時光隧道進入清朝某代皇室,以清朝康熙、雍正年代居多,故事大體上是描述“穿越女”與皇親國戚、王公貴族之間的風花雪月、纏綿悱惻。這類小說以及沿襲此風格的作品又被簡稱為“清穿”,多少讓人聯(lián)想到當年的《還珠格格》。
談穿越小說當然不能不提這個類型的發(fā)軔之作《夢回大清》。2006年1月,朝華出版社推出金子在網(wǎng)上連載了近兩年的《夢回大清》,很快就引發(fā)了一股“穿越浪潮”。《夢回大清》講述現(xiàn)代女孩小薇因一次意外的迷路,竟回到前清皇宮內苑,成為進宮待選的“秀女”的故事。在宮里執(zhí)著單純的十三阿哥、成熟隱忍的四阿哥竟然都對小薇產(chǎn)生了感情。人間的悲歡離合隨歷史人物的糾葛深入,紛至沓來。在既定的歷史中,小薇身上現(xiàn)代女孩子的不羈、灑脫、幽默和智慧,使得上到皇帝老子,下到侍女,都對她大加首肯,而她卻在十三阿哥和四阿哥的愛情中左右為難……在陪伴十三阿哥高墻圈禁三年后,“九王奪嫡”再度引發(fā)風波,小薇面對著再次燃燒的愛與痛、喜與悲。
《鸞: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是早期“清穿”的代表作品,目前已經(jīng)出版了三部?,F(xiàn)代女子葉茉爾穿越三百年時光,與康熙朝夕相處,相互扶持地一同走過童年、少年,兩人相親相愛達60年。前半生,她是他姑姑,輔主登基,做亙古一帝;后半生,她是他妻子,看他運籌帷幄,創(chuàng)千秋大業(yè)。
早期的“清穿”寫法較為嚴肅,無論是愛還是恨都表現(xiàn)得中規(guī)中矩。后來逐漸出現(xiàn)邊緣寫作,加入了搞笑、幽默和游戲的成分。如曉丹叮咚的《穿越時空之神偷》(太白文藝出版社)就描述了美女扒手季嫣然在穿越清朝后的迷亂之情。
《綰青絲》是早期穿越小說的代表作之一,目前已經(jīng)出版了四部。這部小說兼有架空歷史的特點,講的是21世紀的女子葉?;ㄋ篮蠼枋€魂,來到一個虛擬時空天曌國的故事。她在古代的青樓彈吉他、唱《卡門》、跳勁舞,上演了一場嫖客爭相競價、千金購買初夜權的大戲;在青樓里策劃“超級花魁”海選;為綢緞莊老板設計卡通公仔,并要求按版權提取銷售分成;在滄州開火鍋店引發(fā)飲食革命;甚至仿效狄人杰為當朝皇帝查明了一樁17年前的宮闈奇案……一系列在現(xiàn)代社會毫無轟動效應的動作,竟使這個清瘦且不美的女子在天曌國名躁一時。
從閱讀層面來看,“穿越”向往一種簡單、純美、遠離現(xiàn)實的境界,能夠緩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工作的不順、愛情的為難,生活的緊張忙碌、背負升學和就業(yè)的沉重壓力等等,暫時可以擱置。就文化現(xiàn)象而言,穿越小說和近年來“品歷史”的文化背景不無關系。歷史、言情、虛幻成為穿越時空和文化的魔杖,這本身充分顯示出網(wǎng)絡文化的特征。
從2007年開始,穿越小說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局面,無論是創(chuàng)作手法還是穿越的時空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應該說這是穿越小說獲得市場認可后寫手集體發(fā)力的結果,致使這一類型文學的新品種轉眼工夫就迎來了第二個高峰,其速度之迅猛,實在令人咋舌。如果說穿越小說在2006年由《夢回大清》引領出現(xiàn)類型化萌芽的話,那么,短短兩年時間內它已經(jīng)迅速形成類型化。
在新型穿越小說中,變換花樣追求幸福生活,大膽思慕異性,并且引以為豪,已成為“穿越女”們的重要特征,她們甚至不惜以“花癡”自喻,大聲說出類似“美男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花癡盡折腰”的話來。比如長醉不醒的《清宮遺夢1》(大眾文藝出版社)講述了一個現(xiàn)代女性(花癡女)在穿越后不幸變身童養(yǎng)媳,但善于苦中尋樂的故事。
與此同時,穿越小說中時光隧道的長度突飛猛進,盡頭一下子由最初的大清帝國推到了秦王朝,甚至延伸到了異國他鄉(xiāng)。楊家丫頭的《愛在唐朝》(朝華出版社)中主人公穿越千年來到大唐盛世,游歷了傳奇人生。錦瑟無端的《兩世花》(華文出版社)中主人公與三國君主糾纏不清,她既是周瑜的紅顏知己,也是孫權的終生摯愛;既是趙云生命中不可言說的痛,也是曹操的忘年相知。王筠的《秦恨》借助人們耳熟能詳?shù)臍v史典故,讓其人物穿越了兩千年的愛恨情仇。此外還有啞丫穿越秦朝的《秦姝》,曉月聽風穿越三國的《情傾三國》,憐心穿越明朝的《生死戀》等等。
在穿越風起云涌的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種被稱為反穿越的小說。既然現(xiàn)代人可以回到從前,那么古人也就同樣可以通過時光隧道來到今天,這就是所謂的反穿越小說。因此這個“反”應該理解為“返”,而不是傳統(tǒng)文學理論中所指的“反”。當然,反穿越也有其獨創(chuàng)之處,它將人的靈魂和肉體剝離開來,有的只是靈魂穿越,有的是靈魂與肉體同時穿越,這就在敘事上增加了新的層面,豐富了作品的表達空間。竹心醉的《帶著皇子回現(xiàn)代》(朝華出版社)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小說中的五位皇子巧遇因車禍穿越時空來到紫禁城的女大學生夏茉,后來他們一同穿越到了現(xiàn)代。就在夏茉與四阿哥的感情升華之時,竟然發(fā)現(xiàn)兩人所附身的人是親兄妹,悲痛之下夏茉再次穿越回清朝,跟隨她回到清朝的四阿哥,卻附在了十四阿哥身上。為了愛情,他放棄了皇位,與夏茉雙雙離開紫禁城,享受人間真情。可以看出,作者的反穿越并非噱頭,而是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的需要自然形成的。
有意思的是,跨國度穿越也趕上這一班快車,犬犬穿越赫梯統(tǒng)一米特時代的 《第一皇妃》(朝華出版社)、羅衾穿越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王妃》(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作品。旅居瑞典的Vivibear是一位頗具創(chuàng)新意識的作者,她不僅有穿越回秦朝尋父的《尋龍記》(新世界出版社),有穿越若干個王朝的《尋找前世之旅》(河南文藝出版社),還有穿越日本的《恨相逢之戰(zhàn)國之戀》和《平安京之宋姬物語》等作品。
可以發(fā)現(xiàn),穿越小說雖然建立在夢幻之上,指向的卻是與現(xiàn)實生活對照的生活方式與態(tài)度。比如對于歷史元素的運用,武俠、傳奇類小說注重的是在廣闊的背景中塑造人物、講述故事,而穿越小說則更加注重個人的“親歷”性,甚至是“改寫”歷史,歷史細節(jié)必須為“我”服務。可以說,穿越小說的核心是通過穿越的途徑去發(fā)現(xiàn)和尋找“自我”,因此,它所營造的夢幻與讀者的現(xiàn)實生活產(chǎn)生了某種關聯(lián),直接影響讀者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