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慧琴 潘淑紅 張秀芬
一、從規(guī)范站坐姿做起
1.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等的合理性、科學性。站要站直,不要東倒西歪。坐要坐穩(wěn),坐具要求高低適中,以自我感到舒適為宜。但不可久坐,坐一段時間然后站起來活動一下,以減輕椎間盤壓力。
2.正確的提重物姿勢可以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癥。勞動時由地面提起重物,如姿勢不正確,最容易造成腰椎間盤損傷。正確的動作應當像舉重運動員提起杠鈴時一樣,先下蹲,然后雙臂握緊重物后起立,再移動雙腿搬運到指定的地點,然后下蹲放下重物。不正確的動作是直腿彎腰雙臂握緊重物后,以腰部的力量將重物提起后放下。尤其是在提物的同時再加上身體旋轉,那時腰椎的損傷就更為嚴重。
3.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尤其要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因為適當?shù)腻憻捘芨纳萍∪庋貉h(huán),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映性和強度,糾正脊柱內(nèi)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diào),提高腰椎的穩(wěn)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
二、腰椎間盤突出的日常保健
1.臥床休息: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作時,一定要臥床休息。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患者無須過多專業(yè)知識,就能在家進行。臥床休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臥床要求臥硬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具體講就是木板床上鋪薄褥或墊子,較硬的棕床也可以,臥床休息要嚴格堅持。
(2)患者仰臥時,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墊或令膝、髖保持一定的屈曲,這樣可使肌肉得以充分放松。俯臥位時則床墊要平,以免腰部過度后伸。腰部薄墊材料可做成小枕頭狀,填充物可以用糜子、白豌豆、山桃核、麥皮、棉絮等,一般以5厘米左右厚為宜。
2.癥狀緩解后要注意的事項:癥狀緩解一段時間后仍應佩帶腰圍下床,以利于腰椎的恢復。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堅持臥床生活,則會影響療效。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之物,平時應加強腰背部的保護。不要做彎腰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等),避免長久彎腰和過度負重,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
3.癥狀緩解后要進行恢復性鍛煉:腰椎間盤突出癥狀緩解后進行恢復性鍛煉,要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逐步加大鍛煉力度。鍛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6點:
(1)動髖:仰臥,先以右腿向腳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時髖部向右一擺。再做左腿。動作要協(xié)調(diào)而有力,兩腿交替做20~30次。
(2)蹬腿:仰臥,盡量屈曲髖、膝關節(jié),足背勾緊(背屈)。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約45度)蹬出后,將大小腿肌肉繃緊,放下還原。兩腿交替做20~26次。
(3)昂胸:俯臥,用雙手支撐床上,先從頭部后仰開始,同時支撐手漸漸撐起而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后使勁后仰,力度達到腰部為止,然后平伏休息。如此重復5~10次。
(4)魚躍:俯臥,兩手放在腰部,把上身和兩腿同時后伸抬起,做成弓狀。注意膝部不要彎曲。盡量在這一姿勢下維持一段時間,時間越長越好。
(5)下腰和后伸:站立,兩腿分開約肩寬,足尖向內(nèi)。彈動性地向前彎腰,使手觸地。然后復位再向后伸腰,也要彈動性地后伸到最大量。反復5~10次。病情好轉后加大動作幅度,注意循序漸進。
(6)背向行走:在室內(nèi)或室外選擇無障礙物的地方作退步行走,繞圈退步走、直線往復退步走、按一定路線退步走都是可選擇的方法,鍛煉場所一般以自己熟悉的地方為主,不熟悉的地方易于摔傷,不利于做退步走鍛煉。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精神康復醫(yī)院 顧慧琴 潘淑紅 張秀芬 郵編:7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