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莉丹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銀河教授在北京接受了《新民周刊》記者的專訪。這位研究家庭、婚姻、性別與性的著名社會學家,講話聲音輕柔,語速緩慢,跟她在公眾面前的形象相比,反差頗大,而她也秉持她一貫坦誠敢言的方式。
李銀河的個人經(jīng)歷與研究領域,爭議頗多。在嫁給王小波后,她歷經(jīng)刻骨銘心的愛,也歷經(jīng)大歡大悲;而這位中國第一位專門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所觸碰的領域,恰為中國人認為的最隱私的部分。
好的婚姻,
應是愛情為主、財產(chǎn)為輔
新民周刊:我看過你跟王小波的情書合集《愛你就像愛生命》,“你好啊李銀河”,那種表達方式很純真。像你們那代人,對于婚姻保持一種怎樣的信念?
李銀河:我們那代人一般就是希望終生廝守唄,這就是我們的信念。當然也有因種種矛盾,最后終于也離婚的,只不過比你們這代人的離婚率低得多。
新民周刊:你認為,在一個比較好的婚姻中,愛情與財產(chǎn)應該保持怎樣的關系?
李銀河:我覺得一個比較好、比較理想的婚姻,應該是愛情為主、財產(chǎn)為輔,這是從它們的重要性上來說。但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擺脫不開財產(chǎn)問題(的影響)。
新民周刊:這跟我們現(xiàn)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因素有關嗎?
李銀河:關系太大了。比如,在30年前,大家都普遍貧窮的時候,一般都不會考慮財產(chǎn)問題,財產(chǎn)在婚姻里所占的比例,連10%可能都到不了?,F(xiàn)在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有了點財產(chǎn)了,社會貧富分化程度又那么大,所以財產(chǎn)問題在婚姻里所占的分量會越來越重。
新民周刊:現(xiàn)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出臺后,有評論認為,把財產(chǎn)問題講得這么明確,婚姻中就很容易出現(xiàn)不信任。你怎么看?
李銀河:婚姻本來也是個契約。其實該信任的還是會信任,不信任的恐怕本來也不信任。兩個人之間要真是愛情的話,財產(chǎn)歸誰,這個問題都不大。
新民周刊:但大多數(shù)中國人可能都比較避諱在結婚前把這個話講得這么明白,這跟我們的文化有關嗎?
李銀河:其實中國的婚前財產(chǎn)約定早就有了,真正去做的人也不多,就是很多人都會這么想,好像抹不開面子吧。
新民周刊:有人說,司法解釋(三)考慮了資本強勢方的利益,這讓傳統(tǒng)意義上屬于資本弱勢方的女方處于不利地位,因為在中國結婚時買房的很多是男方。
李銀河:但我看到有個資料說,北京的首富有40%是女人,司法解釋(三)也保護了這些女人的利益,并不是說全部保護了男人的財產(chǎn)。
新民周刊:你有沒有做過一些年齡段對于婚姻影響的分析?
李銀河:要是分成前、后三十年,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我說的前三十年是上世紀50、60、70年代,后三十年是上世紀80、90年代到2000年代。
前三十年的人,基本上結婚沒有財產(chǎn)的考慮,大家都是共同貧窮、沒有財產(chǎn),整個社會也沒有貧富分化,基尼系數(shù)0.2,當時是全世界最平等的國家,所以大家結婚時,在物質(zhì)方面考慮得少;后三十年,基尼系數(shù)是0.5,貧富分化很厲害,很多在這三十年結婚的人對財產(chǎn)因素都會加以考慮。這是一個最大的區(qū)別。
愛情
是一個真正幸福的婚姻的基礎
新民周刊:財產(chǎn)、物質(zhì)因素,對于一個有質(zhì)量的婚姻意味著什么?
李銀河:在一個貧富分化這么厲害的社會,不去考慮這些因素也不是很現(xiàn)實。從整體上看,從整個人群看,物質(zhì)因素在婚姻中占的分量是越來越重,這完全是貧富分化的社會造成的,你不能純粹譴責馬諾這樣的拜金女,因為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在整個人群里頭,馬諾不過是一個更為極端的例子。
但我們應該倡導,愛情還是一個很美好的東西,人們不能夠那么拜金。如果你的婚姻只有好的生活,吃穿不愁,開好車、住好房之類的,那也不一定是一個高質(zhì)量的婚姻。我們要倡導的是,雖然有時你不得不考慮一些物質(zhì)因素,但愛情是一個真正幸福的婚姻的基礎。我們要強調(diào)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
新民周刊:現(xiàn)在也有一些培訓機構培訓中國的年輕女孩如何嫁給有錢人,我們也看到富豪在游艇上擇妻,年輕女孩趨之若鶩之類的新聞,你怎么看待這種現(xiàn)象?
李銀河:我覺得這種東西不宜倡導,太俗氣了!人家資本主義國家即使貧富分化很厲害,社會已經(jīng)是相當拜金了,但你看好萊塢電影,全都是愛情至上,人家也沒有去倡導金錢至上。金錢至上是一種非常丑惡的東西。
中國有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但只要一般能過得下去的,絕對不能把金錢在婚姻里頭強調(diào)到至高無上的地步。我覺得還是要倡導愛情至上的婚姻。如果倡導金錢至上的婚姻,能嫁一個億萬富翁就絕不嫁一個千萬富翁,能嫁一個千萬富翁就絕不嫁一個百萬富翁,這個社會就簡直太銅臭、太現(xiàn)實了吧!
新民周刊:在你看來,婚姻跟愛情有可能恒久并存嗎?
李銀河:有些人的婚姻有愛情,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愛情而結合的,或者說愛情的成分超過財產(chǎn)的成分,另外有一些人的婚姻財產(chǎn)的成分超過愛情的成分,甚至愛情的成分是零,它的分布應當是一個譜系。
新民周刊:就是說婚姻本身附加了很多社會屬性,愛情只是其中一項。
李銀河:對。
新民周刊:對現(xiàn)在還沒有結婚的年輕人,你有你的一些建議嗎?
李銀河:我建議他們應當去追求愛情。
新民周刊:但婚姻并不需要一定跟愛情捆綁,這是個悖論么?
李銀河:愛情這個東西,是使得婚姻更持久,還是更短促?我覺得真是因人而異。比如說,有的人的婚姻里面愛情的成分比較重,有的人的婚姻里頭愛情的成分很輕;有的人的愛情使得他的婚姻持久,有的人的愛情使得他的婚姻很快結束,因為他的愛情一下子就過去了,激情退卻后,他就不愿再在一起過了。
忠誠是婚姻底線
新民周刊:現(xiàn)在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二奶”、“小三”甚至“小四”之類的字眼,你怎么看待?
李銀河:這就是指婚外性關系。我覺得“二奶”這種稱謂是沉渣泛起,是過去那種特別丑惡的一夫多妻制的想法,特別腐敗,而且很不公平,是雙重標準,就是好像中國的男人一旦成功了就想多搞幾個女人之類的。從男女平等方面,這也是讓人不能容忍的。而且它本身也是社會現(xiàn)象的反映,男人占有更多的資源嘛,他就要多占有女人,我覺得這是中國男人最壞的一種傳統(tǒng),比如,他錢多了不知道該怎么花的時候,他就想多占幾個女人,往這方面花錢,來追求這樣的人生目標,實際上很腐朽的東西。
新民周刊:在你看來,忠誠還是婚姻應該要堅守的底線,對嗎?
李銀河:對,因為雙方在進入婚姻時就有一個忠誠承諾。不是說你不可以愛別人了,你真的是愛上別人了,你應該先離婚,再去愛別人,而不是說你留在這個婚姻里搞個第三者來傷害你的配偶。
新民周刊:在你的調(diào)查中,現(xiàn)在婚外戀的比例有影視劇中宣傳得那么高嗎?
李銀河: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我做過一次關于婚外戀的調(diào)查,是6.4%?;橥鈶俨灰欢ㄓ行?,但是婚外性行為就有性。中國的婚外戀的發(fā)展趨勢是越來越高,但具體有過婚外性行為或婚外戀比例現(xiàn)在是多少,不能確切知道,但我覺得現(xiàn)在至少應該高于20年多前我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6.4%了。最新的調(diào)查高了一些,我看到有一個14%的數(shù)據(jù),這是說發(fā)生婚外性行為的比例。
這在國外有特別精確的統(tǒng)計,我看到好幾個國家,就是一對夫婦一生至少發(fā)生過一次婚外性行為的比例在40%。國外的婚外性行為比例肯定比我們高,中國的婚外性行為還是比較少的。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待婚外戀呢?
李銀河:婚外戀是違反婚姻道德的,是不應該的。對這個錯誤,在前三十年即上世紀50、60、70年代,我們都是有行政處分的;但最近三十年就沒有行政處分了,就是靠自覺,靠自我約束了?!痘橐龇ā肥怯兄艺\承諾的,你對對方有忠誠承諾,然后你又出去搞一個婚外性行為,這是犯錯誤的。
新民周刊:現(xiàn)在有些夫妻簽訂忠誠協(xié)議,比如規(guī)定如果婚姻中的一方出軌,就必須凈身出戶,或給另一方精神損失費,抑或不能離婚等等,你怎么看待?
李銀河:這都是他們對他們兩人關系的一種約束吧,好多人擔心對方要出這種事,然后就有一個約定,我覺得誰愛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比如,我倆是朋友,然后我們寫一個協(xié)定,我倆將來要永遠做朋友,跟這個性質(zhì)差不多。
新民周刊:你認為我們個體應該如何努力,才能維護一個質(zhì)量比較好的婚姻?
李銀河:我覺得就是一定要爭取平等,男女是平等的。首先,男人要有平等的觀念,他就不會去搞一個“小二”、“小三”;女人也應該爭取跟男人有平等的地位,女人自己要出來工作,你要有自己獨立的收入,男人就不好欺負你了。
其次,我們的社會也應該提倡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婚姻觀,讓大家應該追求愛情,而不是那么看重物質(zhì),像馬諾說的“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之類的,這也太現(xiàn)實了吧,咱們應該要追求愛情。
一夫一妻制仍是目前最好的制度
新民周刊:一夫一妻制,在你看來仍是目前最好的一種制度嗎?
李銀河:我覺得一夫一妻制至少比一夫多妻制要合理得多,但是我覺得同居、根本就不進入婚姻制度的”類婚姻”狀態(tài),對婚姻制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新民周刊:這是否說明婚姻制度本身也有它很大的天然缺陷呢?
李銀河:對,婚姻制度有它的問題,比如說,離婚代價特別高,很麻煩,很痛苦之類的,所以有些人干脆根本不進入婚姻,這是他們的選擇。像北歐國家,他們已有一半人做這種選擇了,像匈牙利,只有百分之十幾的人進入婚姻,我覺得在那些國家,一夫一妻制這種婚姻制度本身就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
新民周刊:中國很多群體處于“類婚姻”狀態(tài)中,你認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銀河:我覺得選擇同居這樣的”類婚姻”狀態(tài),人們一定是出于種種考慮選擇的,做這種選擇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人們選擇婚姻還是選擇同居等其他狀態(tài),都有他們的理由。
新民周刊:有些同居的人走入婚姻,可能是因為權利無法得到保障之類的。
李銀河:對,我們的法律不保護同居的人,甚至在中國,你通過結婚才能有生育指標。
新民周刊:是因為婚姻天然的功能之一就是保護弱者,所以我們才需要結婚嗎?畢竟一個人生活風險太大。
李銀河:對?;橐鰧嶋H上也有這個功能?;橐鲞€是一個比較好的制度,婚姻有傳宗接代、教育等很多功能,甚至包括有司法的功能,比如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動家法這些?,F(xiàn)在的婚姻沒有原來那么多功能了,但是它還是有很多社會功能。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待當下一些年輕人的不婚主義?
李銀河:我覺得不婚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我們在2008年曾做過一個包括北京等五大城市的調(diào)查,單身家庭大概是11%左右。但我們統(tǒng)計的這些單身家庭也不一定是指他一輩子不結婚,其中有喪偶、未婚的,也有離婚的,只不過指當時他的狀態(tài)是單身,我們完全是隨機抽樣的調(diào)查,因此完全可以推論這五個大城市的情況,這個數(shù)據(jù)比一二十年前也高了很多,那么多人保持單身,這個比例上升得挺快。
有可能在中國選擇單身的、干脆不進入婚姻的人會越來越多,但我覺得永遠達不到美國、法國那樣,他們目前的單身家庭占到25%。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待如今中國大城市中的剩女現(xiàn)象?
李銀河:在婚姻市場中,甲男找乙女、乙男找丙女,是一種擇偶習俗,女的都往上找,男的都往下找,剩下來的是甲女、丁男。而甲女一般都是在城市里才會剩下,在農(nóng)村根本就不會剩下任何女人,包括低智、殘疾女人,基本都能夠結婚。
新民周刊:在中國,有些剩男、剩女也可能因社會壓力而被迫進入婚姻。你認為他們有更好選擇嗎?
李銀河:中國可能是全世界結婚壓力最大的國家了。如果別的國家結婚壓力大,那美國、法國就不會有25%的單身家庭了。中國結婚壓力大得多了!
因為中國是一個家本位的社會,西方是個人本位的社會,人生目標都不一樣,人家生存在這世上,個人快樂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人選擇婚姻,有人選擇不結婚,都無所謂,也沒有社會壓力。但在中國就不行了,在中國你非得成個家不可,不然社會就覺得你有毛病,就很排斥、打擊你。
就個人來說,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有力量的人,你就可以扛得住,其實像西方那些單身家庭那樣,他們也都活得挺好的。而如果你是比較軟弱的人,就會在不情不愿的情況下結婚了。
新民周刊:你們有沒有做過關于中國人婚姻質(zhì)量的一些調(diào)查?
李銀河:大概在1994年,我做過一個北京市婚姻質(zhì)量的調(diào)查,和北京市婦聯(lián)等機構一起做的,當時我們發(fā)現(xiàn),夫妻感情非常好能夠整整占到一半,選擇“配偶非常愛我,我也非常愛配偶”的占到一半,另外50%是屬于比較好、不太好、很不好的,婚姻質(zhì)量很不好的還是少數(shù)。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咱們的離婚率還是相當?shù)?。我還看到好多別人的調(diào)查,在統(tǒng)計上有一半人至少是非常幸福,非常相愛,婚姻質(zhì)量相當高。
中國人的婚姻有很多問題
新民周刊:你認為在一段婚姻中,到了第幾年比較容易離婚?
李銀河:我看的統(tǒng)計是,結婚三年之內(nèi)的離婚率最高。
新民周刊:你認為離婚自由也是婚姻自由的重要選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很多中國人都感覺離婚好像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李銀河:我們從上世紀 50年代開始實行的就是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離婚是很痛苦的事情,這種傷害,大家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走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會說離婚是件好事。但如果像一些天主教國家那樣對離婚嚴厲禁止,我覺得也是有問題的,像愛爾蘭,以前結婚了就不許離婚,一直到1996年左右愛爾蘭才開始允許離婚的。
新民周刊:你贊同現(xiàn)在中國人的婚姻有很多問題這個說法么?
李銀河:應該說,中國人的婚姻有很多問題?,F(xiàn)在離婚率升高就能表明婚姻有問題,現(xiàn)在的離婚率比我在上世紀80年代做調(diào)查時的離婚率高多了,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離結率(當年離婚對數(shù)和結婚對數(shù)的比率)才2.7%,我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升到13%,那個時候就覺得高得不得了了。
新民周刊:說中國人的婚姻出了問題,你覺得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李銀河:隨著都市化和現(xiàn)代化過程,離婚率總是會越來越高的,這是沒辦法的事。美國離結率是50%,我們中國現(xiàn)在的離結率大概是20%,100對結婚的人里頭有20對離婚。如果對比美國50%的離結率,那我們現(xiàn)在的離婚率還不算太高,但離婚率還會繼續(xù)升高。因為中國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在鄉(xiāng)土、鄉(xiāng)村環(huán)境里,就不太容易離婚;可是社會越現(xiàn)代化,離婚率越高,這是一個規(guī)律。
新民周刊:是因為人們的容忍度變低了嗎?
李銀河:我覺得可以說是因為個人主義程度增加,家庭主義、家族主義比例下降。
這有一個證據(jù):中國城市的離婚率就高于農(nóng)村。這很說明問題。大家都是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價值中生活的人,但城市的離婚率就高于農(nóng)村,中國的大城市像北京、上海,早就離結率到30%、25%左右了,我聽說北京現(xiàn)在離結率已經(jīng)是30%左右了,這很高的。
新民周刊:中國的婚姻出問題,你認為,主要癥結在哪兒?
李銀河: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我看有一個資料是說,在中國因為性不和諧或者一方性無能而離婚的,能占到三分之一。另外是感情不和等各種原因。
新民周刊:性在婚姻中占據(jù)怎樣的位置?我們以往的教育中對性教育很缺失。
李銀河:在不同的離婚里,性所占的比重不一樣,從一個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就是這樣一個譜系,比如有些家庭里,性的重要性占90%、99%,在另外一些家庭里占50%,而在有些家庭里性的重要性是零,這都完全有可能。這應當是一個正態(tài)分布。
新民周刊:解決中國當下面臨的上述這些復雜糾結的婚姻問題,你有一些理性的建議嗎?
李銀河:我覺得中國應當要有一些婚姻調(diào)適機構。國外一般都有這樣的婚姻調(diào)適機構,不管是什么原因?qū)е禄橐龀隽藛栴},他們跑到咨詢機構去,都會有比較專業(yè)的咨詢師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出在哪兒、還能否補救之類的。我覺得這是有社會需求的。但中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婚姻調(diào)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