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芳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寧 810001)
臨床研究證實,中藥制劑治療癌癥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療效。 2006年 12月 ~2009年 4月,我們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中晚期腫瘤疼痛患者40例,取得較好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選擇在我院住院的、最近 1個月未行抗腫瘤治療、預期生存期≥3個月、Kamofsky評分≥60分的惡性腫瘤患者 80例,均為經(jīng)病理切片、腫塊穿刺活檢術、脫落細胞學檢查等檢查確診為的Ⅲ~Ⅳ期惡性腫瘤。其中,男 47例、女 33例,年齡 36~90(64±23)歲;肺癌 15例,乳腺癌 3例,胃癌 22例,前列腺癌 2例,直腸癌 5例,食管癌 16例,肝癌12例,鼻咽癌 5例。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 40例。兩組性別、年齡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給予鹽酸嗎啡控釋片,初始劑量為 10 mg,1次/12 h,以后根據(jù)疼痛緩解程度調(diào)整服藥劑量,囑患者治療期間多食蔬菜、水果、蜂蜜等,出現(xiàn)便秘后給予開塞露、肥皂水灌腸;發(fā)生嘔吐者給予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攝入不足者輸入復方氨基酸、脂肪乳、維生素;有感染者給予抗感染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復方苦參注射液 20 ml加入生理鹽水 250ml中靜滴,1次/d、14d為 1個療程。 1個療程后觀察兩組患者疼痛積分變化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疼痛強度評定采用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NRS法)。療效標準:完全緩解(CR):治療后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疼痛較治療前明顯緩解,睡眠基本不受干擾,能正常生活:輕度緩解(MR):疼痛較給藥前減輕,但仍感疼痛明顯,睡眠受干擾;無緩解(NR):與治療前比較無減輕。以 CR+PR記錄總有效率。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①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 CR 10例、PR 15例、MR 11例、NR 4例,總有效率 62.5%;治療組 CR 16例、PR 18例、MR 5例、NR 1例,總有效率 8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②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在復方苦參注射液靜滴過程中,有 1例患者出現(xiàn)皮疹,2例患者出現(xiàn)食欲不振,經(jīng)對癥治療后緩解,未出現(xiàn)白細胞下降,所有患者未出現(xiàn)肝腎功能異常,未出現(xiàn)因不良反應而停藥的病例。
討論: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癥患者的主要癥狀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雖然嗎啡治療癌痛效果甚佳,但易出現(xiàn)便秘、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并未達到提高生存質(zhì)量的目的。復方苦參注射液是由苦參、白茯苓等提取制成的純中藥抗癌藥物,其中苦參是該藥發(fā)揮治療作用的主要成分。中醫(yī)認為,苦參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苦參含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脫氧苦參堿等多種活性抗癌成分。實驗研究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對細胞的蛋白質(zhì)、核糖核酸生物合成影響不明顯,而對脫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有免疫增強作用??鄥A抗腫瘤作用的可能機制有:①通過影響端粒酶,對惡性腫瘤細胞有直接殺滅作用;②可誘導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分化和促進腫瘤細胞凋亡作用;③可明顯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對自然殺傷細胞和 T細胞亞群作用明顯,是良好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④通過阻斷腫瘤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的黏附,抑制腫瘤細胞的轉(zhuǎn)移。另有臨床研究證實,復方苦參注射液還有控制癌痛、減輕放、化療毒性、抗腫瘤、保護骨髓造血功能及肝功能等綜合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與嗎啡控釋片有協(xié)同作用,在增強鎮(zhèn)痛效果的同時,可減少嗎啡用藥劑量、減輕嗎啡相關的便秘、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從而較好的改善了中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