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芳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1368)
關于藝術院校圖書館收藏與利用字畫的問題,早在1981年就有人撰文論述過,認為美術院校圖書館屬于專業(yè)圖書館,與一般圖書館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專門收藏字畫[1]。但是,非藝術院校圖書館,如綜合性大學圖書館,甚至是非綜合性但設有藝術院系的大學圖書館,也會因歷史原因收藏有不少字畫,或因現(xiàn)實原因需拓展收藏字畫。只是,非藝術院校圖書館對字畫的收藏意識或許普遍較淡薄,或許會認為美術館、藝術院校(尤其是美術院校)圖書館才需重點收藏、保護字畫。所以我們很少見到非藝術院校圖書館會專門設置字畫管理的崗位。甚至,我們會發(fā)現(xiàn)個別綜合性大學圖書館只是將字畫當庫存品,將字畫集中入箱封裝,沒將其當做是一種需持續(xù)發(fā)展、利用的館藏資源。同樣,社會人士也可能會誤以為非藝術院校圖書館不收藏字畫,而未意識到可捐贈字畫。因此筆者嘗試論述非藝術院校圖書館的字畫館藏發(fā)展問題。
杜定友先生曾提出,“圖書館要有遠大的眼光,廣闊的范圍,并且不以書本為限”,也曾極力收藏許多極為珍貴的“圖”類文物資料[2]。對于公共圖書館,如湖南圖書館自1904年創(chuàng)建以來,就一直注重非書資料的收藏。1949年后,所藏字畫由原來的不足百幅增至7700余幅[3],其他諸如甘肅省圖書館收藏有清代帝王書畫[4]。而在一些世界馳名的圖書館里,歷史名畫更是琳瑯滿目,片紙如金,彌為珍視,成為館藏整體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有繪制于乾隆十七年的《松江府海塘圖》[5],瑞典隆德大學圖書館收藏有一套50幅的中國瓷器燒造圖,是18世紀上半期繪制于廣州的早期外銷畫作品[6]。在國內非藝術院校圖書館里,如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大學的圖書館也有不少字畫藏品。從館藏情況看,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圖書館都幾乎有收藏字畫,而且2008年出臺的 《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規(guī)范》還談到可通過參加拍賣會獲得所需文獻,如古籍、手稿、善本、字畫真跡等的購買與收藏[7]。但其在說明字畫是圖書館可考慮的征集對象時,并未區(qū)別是否該由藝術院校圖書館專門收藏。從館員對字畫藏品的研究看,其研究隊伍并不局限于藝術院校圖書館的館員。略感遺憾的是,關于字畫藏品的研究,成果甚少。如在CNKI數(shù)據(jù)庫里搜索,自1980年以來僅能找到為數(shù)不多的11篇論文。出自非藝術院校圖書館的有3篇,分別來自阜新礦業(yè)學院圖書館[8],浙江教育學院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9],重慶師范學院圖書館[10]。出自藝術院校圖書館的有2篇,其余為公共圖書館同仁撰寫。
隸屬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下的高等美術院校圖書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于1986年,20多年來為美術高校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對成員館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11]。2008年12月,北京市20所藝術類高校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了北京高等藝術院校圖書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此扑囆g院校圖書館界已形成了一個別具特色的團隊,其收藏、研究都將頗具特色。但2000年前后,一些綜合性大學通過合并等多種形式設立藝術學院,使開設藝術類專業(yè)的高校數(shù)量不斷增加。據(jù)了解,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許平教授從2006年開始連續(xù)對國內設計院校發(fā)展規(guī)模進行跟蹤調查的統(tǒng)計結果看,截至2010年11月,全國設有設計、建筑、廣告等相關學科的高等院校有1448所,在這些院校中開設的相關專業(yè) (含方向)達6593個,2010年這些院校相關專業(yè)計劃招生總數(shù)達40余萬人,藝術生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增長[12]。在學科發(fā)展上,2011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決議,將藝術學科獨立成為“藝術門類”,該門類下設五個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在人才培養(yǎng)上,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丁寧認為,綜合性大學并不比專門藝術學院差,并舉例說芝加哥美術學院在單科美術學院排名全美第一,但在培養(yǎng)實踐型人才方面,比不過斯坦福大學。藝術學科的發(fā)展,不少專家希望借助綜合性大學的學科交叉優(yōu)勢,讓其得到快速發(fā)展。
由上可見,非專門的藝術院校圖書館,要了解藝術學科的發(fā)展情況,在館藏發(fā)展上要全面關注并配合學科之間交叉與融合的新特點,并力求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不能片面的以為專門藝術院校圖書館才需重點收藏藝術類藏品),保障教學科研的信息需求,促進學術與文化的發(fā)展。例如,非藝術院校圖書館注重收藏古今字畫作品,不僅可展現(xiàn)當?shù)匚幕墓逃刑厣兄趶V大讀者學習欣賞,也有助于校內藝術院系師生鉤沉歷史,論古寫今,開展藝術研究。而師生的需求也將促使圖書館不斷提高字畫資源的利用率,形成字畫資源的高效管理。非藝術專業(yè)的師生,也可以在中國字畫追求真、善、美終極目標的藝術氛圍熏陶下,得到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構建良好的高校師生人文精神環(huán)境。從長遠來看,收藏字畫作品,也可形成特色館藏資源。
在人才培養(yǎng)上,已有人認為綜合性大學具有更多的學科館藏資源,更便于培養(yǎng)綜合能力較強的藝術生。在圖書館發(fā)展方面,綜合性大學圖書館也將會比專門藝術院校圖書館具有更多發(fā)展?jié)摿Α?/p>
首先,字畫可得到專業(yè)保護。字畫的裝裱藝術在我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悠久歷史。在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增進對外文化交流、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字畫的裝裱保護也是圖書館古籍修復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圖書館不是書畫裝裱、修復的唯一領地,但一直都有重要地位。在宋代,卷裝書籍的裝修,就多仿照字畫裝裱加裝各種錦、綾等絲織品。由于裝裱字畫與古籍修復在修補原理、使用工具、修復方法上都有共同點,因此一般從事古籍修復的工作人員,都要求同時掌握修書、裱畫兩種技能。2009年12月文化部遴選了首批 “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名單,上榜的單位就包含綜合性大學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這些單位將更科學規(guī)范開展古籍修復的工作,對于珍貴字畫也能承擔起修復重擔。因此,具有較好的字畫保護能力的綜合性高校圖書館理應承擔起字畫館藏的發(fā)展與保護重任。紙質的古舊字畫容易受到各種人為或自然因素的損害,對其進行妥善保管、促進利用率的提高,實質也是維護性發(fā)展這一特色館藏。
其次,非藝術院校圖書館的字畫資源可得到深度挖掘。中華文化的歷史遺存,不僅是文字,還包括圖畫,圖畫與文字一起構成的原始材料,才可讓圖像文獻作為文字旁證的解釋空間,兩者之間才可形成相互對照闡釋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系統(tǒng)[13]。例如,我國古代產生了大量圖像資料,漢劉歆領導校書撰《七略》,就收錄了步兵校尉任宏所校兵書附圖43卷。特別是宋代之后,圖之出版更廣。古代較有名的《三才圖繪》、《天工開物》、《古今圖書集成》等都可稱為圖文并茂的科學著作。這是著書者更加懂得 “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故人易為學,學易為功”的道理。正如宋人鄭樵所言:“見書不見圖,聞其聲不見其形?!薄半m平日胸中有千章萬卷,及置之行事之間,則茫然不知所向?!钡珡哪壳暗墓偶當?shù)字化過程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數(shù)字版古籍圖書內的插圖字畫常被遺漏。而縱使插圖字畫日后也被數(shù)字化收錄,但版本考究者、圖像考證研究人員也依然要親眼目睹原件,從中發(fā)現(xiàn)端倪,所以數(shù)字化字畫不能完全解決真跡的替代問題。因此,非藝術院校圖書館不能放松對紙質字畫的保護、收藏拓展工作,尤其是古舊字畫館藏還需配備專人負責管理,加強保護。對于綜合性大學圖書館,往往收藏有不少古籍資料,那些書籍里的插圖字畫是可得到深入挖掘的,借此可充分發(fā)揮有別于專門藝術院校圖書館的潛力。
曾有美術學院圖書館的館員提到,任何一個畫家,只要其藝術水平達到一定的境地,勢必在文學、書法、美學、幾何、歷史諸多學科都有一定的造詣。因此,美術院校圖書館的信息收集決不能單純是美術的。美術院校在采購書籍時,亦應顧及資料門類的匹配,單純提供美術專業(yè)資料的后果只能使教學產品營養(yǎng)不良[14]。那么反過來,非專門的藝術(美術)學院圖書館,在滿足其校內讀者對藝術學科的資料閱讀需求時,也不能單純的收集文本類的資料,也同樣要收集一些書畫作品。前文內容的主要思路是:字畫也是非藝術院校圖書館有則必備的館藏品種;目前藝術生數(shù)量大規(guī)模發(fā)展,藝術學科的學科地位也得到提升,對藝術類作品的需求覆蓋面已超出專門藝術院校的范圍;非藝術院校圖書館在字畫保護、字畫資源挖掘上也具有較強的實力?;谶@幾個角度的考慮,筆者認為非藝術院校圖書館也應重視字畫館藏的保存與發(fā)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字畫資源還未得到充分開發(fā)利用,大多數(shù)非藝術院校圖書館的館藏目錄還缺少字畫的檢索途徑。今后還需態(tài)度上重視對字畫館藏的發(fā)展,行動上也支持字畫館藏品種的開發(fā)利用。
[1]邊境.美術院校圖書館的館藏和利用[J].圖書館學刊,1981(1):58-60,54.
[2]黃大德.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金石書畫選[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2.
[3]湖南圖書館編.湖南圖書館館藏字畫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4]曾雪梅.御筆怡情,遺墨流香——甘肅省圖書館藏清代帝王書畫賞析[J].圖書與情報,2005(6):111-113.
[5]王大學.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松江府海塘圖》的年代判定及其價值[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4):147-154.
[6]江瀅河.清代廣州外銷畫中的瓷器燒造圖研究——以瑞典隆德大學圖書館收藏為例[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8(3):99-109,160.
[7]劉茲恒.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EB/OL].(2008-05-15)[2010-12-4].http://www.docin.com/p-23888465.html.
[8]那世平.圖像資料研究散論[J].圖書館學刊,1994(3):17-18.
[9]張成梁,陸宗城.談高校圖書館對中國傳統(tǒng)書畫作品的收藏[J].圖書館界,1999(2):19-21.
[10]廖利娟.圖書館珍藏文化資產的保管與開發(fā)[J].圖書館建設,1999(4):50-51.
[11]加強交流、共同進步:高等美術院校圖書館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屆年會簡述 [EB/OL].(2011-06-29)[2011-07-19].http://www.cafa.edu.cn/info/?c=901&N=1820.
[12]儲召生.藝術學“自立門戶”,綜合性大學何為[N].中國教育報,2011-06-23(3).
[13]郭建平,杜汭.圖像文獻的文獻價值——以中國古代書畫史作品為例[J].藝術百家,2009(2):81-84,106.
[14]劉淑敏.美術院校信息資料管理的特性[J].圖書館雜志,1998(5):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