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是當下的“時代病”。要想真正做點事情,首先要能抑制浮躁情緒,沉得住氣,學習書法更需要這樣。這些年來,我看到不少青年書法朋友,竟能耐得了這份寂寞,很是難能可貴。所以他們能不斷地進步,取得新的成績。周少劍便是這樣的一位青年書法家。
少劍從一個偏遠的農村小學,直到縣城,似乎他對寂寞更具一種忍耐力,他以此作為人生的常態(tài),自然書法學習過程被置于這種狀態(tài)之中。這對于一個以書法為生命過程的人來說,無疑是必備的條件。
少劍愛用腦,勤思考。他以行書作為主攻,在臨過二王、米芾、孟津各種經典之后,最終鐘愛了蘇東坡,這也是他的聰慧之處。當前,作行書者,必米芾、孟津,東西再好,過多也會膩的。選蘇雖難說獨辟蹊徑,但遠不至膩的地步,何況蘇東坡也是珠峰呢。我以為學書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家經典,也是不可等閑的事情。少劍想到了。
黃賓虹老人說:筆法、墨法、章法缺一不可。章法一學便易知,筆法、墨法雖知之,非有積久不懈之功不易得。無筆墨,雖有章法,庸工也。少劍深諳這一至理,他總是不懈地錘煉技巧,在筆法上下功夫。觀他近年來行書小品,無不使我們感到他的苦心、苦力,不僅整體具氣息,點畫亦大有看頭。因此,他努力的收獲是看得到的,近些年來,他的作品頻頻入展全國展,在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展中,又幸得獲獎提名,這都應該在預期之中。
少劍為人誠摯,做事認真,能耐寂寞,又勤于思考。沒有理由不相信,他將來必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