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琴,任艷蕊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湖北荊州434000)
預防接種的原理就是通過接種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來防御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素的感染。接種必須嚴格按照接種規(guī)定與原則進行,不能隨意增減劑量,不能在相同的時間內重復接種。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某些原因,護士在預防接種中,我院出現(xiàn)了乙肝疫苗重復接種事件1例。對此,我們積極查找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制定了一套風險防范的措施,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實施。現(xiàn)介紹如下。
近年來,媒體報道了某些疫苗致病事件,致使部分接種適齡嬰幼兒的父母擔憂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其實,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安全有效的方式,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目前疫苗接種也存在著風險,公眾和醫(yī)務工作者必須要科學對待、高度重視。①預防接種工作中可能存在漏接種的情況。②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存在重復接種,出現(xiàn)在同時或幾乎相同的時間內。③工作中由于工作環(huán)境、條件或護士自身素質的原因,抽吸藥物劑量存在差異而致接種劑量誤差。④由于預防接種人員接種經(jīng)驗不足,可能出現(xiàn)接種時將皮下注射接種為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及方法也有可能出現(xiàn)誤差。
發(fā)生乙肝疫苗重種事件時,當班護士較少,一名護士既要負責新生兒的洗浴,同時要負責預防接種工作,產生比較忙亂的情況。造成護士情緒不穩(wěn)、急躁,為了完成護理工作而搶時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風險防范能力,最終發(fā)生不必要的錯誤。
預防接種工作是一個相對比較專業(yè)的工作,在有些醫(yī)院是由預防接種的專業(yè)人員完成,但有的醫(yī)院在不同情況下采取的是新生兒在產科做預防接種工作,主要是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種工作。我們醫(yī)院采取的是產科護士承擔乙肝疫苗與卡介苗的預防接種,護士經(jīng)過簡單的培訓,能勝任工作就上崗。
預防接種流程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別是在新生兒交接管理的環(huán)節(jié)上未能做到嚴格遵守,新生兒出生24h內由第一次接觸護理的護士進行洗浴并接種乙肝疫苗,更換新的新生兒服,這樣是可以預防錯誤發(fā)生的,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疏忽了交接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沒有做到嚴格交接。
護士進行接種前,未先履行與家屬溝通告知的義務,自行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預防接種。同時接種前也沒有查看預防接種登記記錄,致使重復接種。
通過專家講座、專題討論、知識競賽等形式,學習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1],進一步提高護士對預防接種工作的認識,熟悉每種疫苗的特點,對于各種疫苗的適應證、禁忌證、存放溫度要求、屬于減毒活疫苗還是滅活疫苗及接種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情況都要熟記在心,對預防接種程序要了如指掌,明確自身在接種中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
加強查對制度與交接班制度的落實與管理,在預防接種中應做到嚴格查對,做到有專人負責,特別是對接種時間、接種類型進行認真查對。交接時應做到一對一的交接,口頭交接、書面交接相結合,交班者應待接班者完全清楚后才能離開。
增加產科護理人員,實行彈性排班。預防接種人員相對固定,指定年資較高的護理人員擔任此項工作,便于工作的延續(xù)性。在病人多、新生兒較多的特殊情況下對護理人員進行調節(jié),抽調休息人員加班工作,在病人少、較緩和的情況下進行補休,緩解護士的工作壓力,使其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各項護理工作。
按要求履行告知義務,告知應該在執(zhí)行操作前、操作后都進行,操作前告知可以起到征求家屬意見和核實的作用,操作后告知可以起到提示家屬注意觀察并按照要求看護的作用,避免類似事件的發(fā)生。
設計并制作風險防范腕帶,風險防范腕帶內容包括新生兒母親床號、姓名、新生兒出生時間、預防接種的類型、是否接種、接種人簽名等,用別針掛在新生兒的衣物上,這樣比較醒目,方便護士在工作中隨時進行查對,規(guī)避漏種、重種、錯種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重要的預防措施[2]。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國免疫規(guī)劃的主要內容[3]21。乙肝疫苗不僅能夠預防乙型肝炎,還能通過預防乙肝從而降低乙肝相關疾病如原發(fā)性肝癌的發(fā)生[3]28。我院乙肝疫苗首針接種工作是由產房護士承擔,按照要求首次接種劑量為5μ g,此次我們?yōu)樾律鷥褐貜徒臃N,共接種劑量為10μ g。正常的接種乙肝疫苗劑量可以在10~30μ g內。因此,此次重種未對新生兒產生任何不良影響。但這是一個不良的行為,為此,我們對此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討論,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了不良事件的再次發(fā)生,減輕了護士的勞動強度及精神負擔。
[1]衛(wèi)生部.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S].2005.
[2]王福珍,劉華,陸妤,等.醫(yī)院出生新生兒乙型肝炎疫苗首針未及時接種原因調查與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08,14(5):418-420.
[3]世界衛(wèi)生組織擴大免疫規(guī)劃和傳染病疾病部.乙型肝炎病毒檢驗手冊[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