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勇,寧建榮
(1.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2;2.河北北方學院 校園建設處,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政治學法學研究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的層次轉換和語詞特色
溫小勇1,寧建榮2
(1.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2;2.河北北方學院 校園建設處,河北 張家口 075000)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稱呼語作為層次過渡和語意轉換的標志,既體現(xiàn)了與聽眾和讀者的平等而密切的關系,又有諄諄告誡勸導的意味,使人感覺親切自然、別具新意;在語詞的表現(xiàn)力上,著眼于動態(tài)地還原歷史和展示未來,綜合了對比、遞進、排比等修辭手法,接受起來頗具張力。
層次轉換;動態(tài)語詞;張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下稱《講話》)在內(nèi)容上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已經(jīng)獲得了眾多的贊許和評價。就層次轉換和語言形式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而言,不僅體現(xiàn)在與論述內(nèi)容的匹配和呼應上,更凸顯在對中華語言的熟練駕馭和把握上,彰顯了漢語文采的張力,展現(xiàn)了成立90年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熟和自信。
《講話》共一萬四千多字,全篇沒有了在傳統(tǒng)講話稿或政論文中常見的作為過渡和劃分層次的標題,而是以“同志們,朋友們”這樣的稱呼語作為層次過渡和語意轉換的標志,既體現(xiàn)了與聽眾和讀者的平等而密切的關系,又有諄諄告誡勸導的意味。
“同志們,朋友們”在《講話》中共出現(xiàn)九次。開頭的“同志們,朋友們”后面加冒號,提起下文,既是對聽眾和讀者的稱謂,也是講話第一部分的引導和切入。其余八處“同志們,朋友們”后面都用感嘆號,既是帶著強烈的感情提醒聽眾注意的象征,也是層次過渡、內(nèi)容轉換的表征。這樣的層次過渡和內(nèi)容轉換絲毫沒有了講話稿和政論文中常見的生澀、枯燥、冗長和乏味。聽眾和讀者在對每一個“同志們,朋友們”所牽引出的贊嘆、激動、驚訝、感慨等的接受還意猶未盡之時,一句親切而又嚴肅的稱呼語,將講話內(nèi)容轉換為下一層次。這樣的層次轉換,節(jié)奏上非常流暢,沒有絲毫人為刻意雕琢的痕跡,讓聽眾和讀者感覺明快而親切、自然而輕松。
導語部分,《講話》用了200多字,言簡意賅地敘述了集會的目的以及90年前的今天與90年后的今天的強烈對比和巨大變化??鬃釉弧安粦嵅粏ⅲ汇话l(fā)?!睂дZ部分盡管惜墨如金,卻充分達到了使人“憤”和“悱”的狀態(tài),引人思考,讓人追問。
第二處“同志們,朋友們”之后,《講話》回顧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17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90年的歷史。重點突出了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和推進的“三件大事”。讓人不由得感嘆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和中國共產(chǎn)黨90年歷史的波瀾壯闊。170多年,90年來,三件大事,28年浴血奮戰(zhàn),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數(shù)字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懷念和感激。
第三處“同志們,朋友們”后面的感嘆號就具有了懷念和致謝的意義。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的時刻,不由得去懷念那些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做出貢獻的先烈和先驅,同時也向關心和支持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的各國人民和朋友表示謝意。
隨著下一聲“同志們,朋友們”來提醒注意,《講話》高度概括和總結了90年來的“三大成就”: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第五處“同志們,朋友們”后面的感嘆號表示著重強調(diào),在層次過渡上既承上又啟下。從前面的回顧總結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緊接著,用了4200多字的篇幅升華了中國共產(chǎn)黨90年歷程及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源和啟示:保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第六處“同志們,朋友們”之后,《講話》用了全文最大的篇幅,論述了面向未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要走的道路和做出的選擇: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這一處的感嘆號既是過渡、轉換,又包含了讓人贊嘆、喜悅和對雄心勃勃的期待的情感。
第七處“同志們,朋友們”之后,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中國的外交政策?!爸袊伯a(chǎn)黨和中國人民歷來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積極力量?!边@一處的感嘆號,擲地有聲、斬釘截鐵、干凈利落地擊碎了多少陰謀論調(diào)和不信任,大國的責任和大國的形象巍然屹立。
接下來的稱呼語充滿溫情和希望,第八處“同志們,朋友們”之后前所未有地專辟篇幅論述了青年工作。“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币笠笾橐缬谘员?。這個感嘆號的象征意義在于——成熟而自信的中國共產(chǎn)黨對未來的勃勃生機充滿豪情和希望。
第九處“同志們,朋友們”是結語部分的告誡和期望。《講話》沒有采用許多講話中慣常出現(xiàn)的標語式、口號式的結尾方式,而是采取“目標”加“告誡”的方式:“兩個百年”目標是中國共產(chǎn)黨肩膀上的“擔子”和“責任”。完成這樣的使命,要求全黨同志“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這許多的“不”,既是告誡,又是勸導,也是命令和要求,表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將“擔子”和“責任”當作“使命”,勇于擔當、面向未來的豪邁和決心。
90周年,九稱同志九呼朋友,反復吟詠反復提醒,諄諄勸導孜孜不倦。層次的過渡、語意的轉換就在這一聲聲或嚴肅或親切、或熱情飽滿或感慨贊嘆的稱呼語中,如行云般流暢,如流水般明快,清新自然、別具一格。中國共產(chǎn)黨永遠牢記人民的夙愿和要求——《講話》用同樣的回旋和提醒,呼應了人民,提醒和告誡了全黨,凝聚了精神,鼓舞了力量,展現(xiàn)了未來。
《講話》在語詞運用上沒有拘泥于政治講話稿和政論類文章的嚴謹和刻板。在語詞的表現(xiàn)力上,著眼于動態(tài)地還原歷史,展示未來,既包含著對歷史劇變的感慨,對存在危險的警醒,也包含著對未來希望的信心和寄語青年的溫情。這樣的語詞運用有張有弛、合理有度,綜合了對比、遞進、排比等修辭手法,使聽眾和讀者接受起來頗具張力。
《講話》開宗明義,指明了集會的目的和主旨:“回顧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偉大歷程,瞻望中國發(fā)展繁榮的光明前景?!币弧盎仡櫋币弧罢巴?,既包含了對鴉片戰(zhàn)爭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年來波瀾壯闊歷史進程的感慨,又彰顯了對未來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信心。作為90年節(jié)點的現(xiàn)在,只能作為新的起點來存在。這樣頗具動態(tài)感的語詞,將聽眾和讀者的思維從過去拉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馬上又推向信心滿懷的未來。推拉之間,時空在轉換,場景在置換,一幕幕,一出出,走向歷史的深處,以現(xiàn)在為起點,又極目將來,厚重和希望就這樣鋪陳開來。
90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吨v話》用了“開啟”、“積累”、“推動”三個詞,動態(tài)而恰當?shù)赝癸@了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依靠人民完成每一件大事的深刻意義和重要影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實現(xiàn),使得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與“開啟”同時展現(xiàn)出來的是“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xiàn)了中國高度統(tǒng)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薄皩崿F(xiàn)了”、“徹底結束了”、“徹底廢除了”、“開啟了”,讓人覺得來之不易而蕩氣回腸——舊的時代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成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重要經(jīng)驗。成功的經(jīng)驗、過失的教訓姑且不論,“積累”一詞體現(xiàn)了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jīng)濟體系的重要意義,盡管在“積累”背后濃縮了幾分欣喜幾許滄桑,但“第三件大事”也因此有了依歸和托襯?!暗谌笫?,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chuàng)、堅持、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薄巴苿印钡膭恿υ词屈h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jīng)驗;其結果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巴苿印奔劝艘呀?jīng)達到的效果,又預示著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讓聽眾和讀者感覺到動感十足而又寓意深刻。
《講話》在提煉總結“三大成就”時指出:“經(jīng)過90年的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fā)展的成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三個動詞排列使用,排比也是遞進,既表現(xiàn)了黨和人民90年來的抗爭史,又表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抗爭精神與自強不息、智慧勇敢的民族精神的交融。90年是人類歷史的短暫一瞬,可黨和人民共同奮進的 90年卻包含了數(shù)不清的曲折和不平坦。正因如此,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fā)展。聆聽《講話》的那一刻,歷史過程感和時空立體感頓時呈現(xiàn)。
《講話》鮮明地指出了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保持這樣充分的清醒和自警,更充分地展示了黨的成熟和自信?!?0年來黨的發(fā)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來自”、“植根”、“服務”遞進地動態(tài)還原了黨的階級屬性、揭示了黨的前進動力、表達了黨的根本宗旨。相反,失去了人民,黨也就失去了階級基礎,迷失了前進方向,變更了價值取向?!耙匀藶楸?、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zhí)政活動的最高標準。”“指引”、“評價”、“檢驗”三個動詞涵蓋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執(zhí)政之初到不斷發(fā)展、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各個不同階段都將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作為根本宗旨;也遞進地表明了黨根據(jù)不同歷史時期的客觀實際,實事求是地踐行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最高標準?!叭h同志必須牢記,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币徽Z道破了中國共產(chǎn)黨制勝和繼續(xù)取得勝利的法寶——密切聯(lián)系群眾;與此相反,最大的危險就是失去這一法寶?!奥?lián)系”和“脫離”語意相反,對比強烈,既是引以為自豪的有力武器,又是足以為戒的強調(diào)提醒;既讓人心情振奮、熱血沸騰,又讓人心頭一震、不敢懈怠。中國共產(chǎn)黨的階級性質(zhì)和崇高的使命感不得不讓人欽佩和景仰?!拔覀兺耆欣碛蔀辄h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們沒有絲毫理由因此而自滿,我們決不能也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薄上?!迸c人民的利益休戚與共,為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黨存在的目的、意義和宗旨只有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像這樣有活力、有動感、展現(xiàn)張力的語詞運用在《講話》中隨處可見。
《講話》在層次過渡和語詞運用上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讓這部推進偉大事業(yè)的綱領性文獻錦上添花,同時這種文風方面的創(chuàng)新給人們帶來寶貴的啟示。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過程中,要善于運用中國的語言文字表達和展現(xiàn)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耙獔猿钟民R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會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堅定理想信念?!边@樣的最新成果不僅包括思想理論創(chuàng)新,還包括表現(xiàn)形式的創(chuàng)新,既要保持理論創(chuàng)新的思想深度,也要保證其審美光輝,否則,就割裂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代化和大眾化的聯(lián)系?!吨v話》就是這樣一篇杰作,為人們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善于多角度多層面地發(fā)掘、保持、發(fā)揚優(yōu)秀中華文化,不斷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講話》將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與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形式完美地加以融合,創(chuàng)造了大手筆,表現(xiàn)了大氣派,也是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典范和杰作。
[1]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 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校對:孫尚斌)
The Transitional Form with Impressive from Dynamic Words in Hu Jin-tao's Speech at 90th Anniversary of CPC
WEN Xiao-yong1, NING Jian-rong2
(1.School of Marx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Hu Jin-tao's Speech at a meeting commemorating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ses salutation as a symbol of transitional form, not only embodies the equality an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udience and readers, but also covers warnings and persuadable meanings, which make people feel kind and creative. The expression, focus on returning history and presenting the future dynamically, the Speech synthesizes the rhetoric of comparison, progression and parallelism as well, which makes people acceptable and impressive.
transitional form; dynamical words; impressive; Marxism’s Chinese characterization
2011-09-10
溫小勇(1975-),男,河北張家口人,碩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D229
A
1009-9115(2011)06-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