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杰,馬蘭芝,李 綱
(1.解放軍總醫(yī)院肝膽外科研究所,北京 100853;2.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3.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生物安全中心實驗室)
食蟹猴腎移植模型經(jīng)過一定的顯微外科訓練后,可以獲得較高的成功率,在技術上是成熟的。但術后并發(fā)癥:如血栓、尿漏、輸尿管梗阻、出血等也有著較高的發(fā)生率,其中尿漏與血栓發(fā)生都是幾率比較大的,而且與發(fā)生血栓一樣,發(fā)生尿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一旦發(fā)生尿漏,必須盡快加以甄別,盡早進行診斷和治療,否則會造成移植腎腎功能的損害,導致動物模型的失敗,影響實驗結果。本文旨在探討尿漏形成的原因,總結手術成功與失敗的得失,避免尿漏的形成,提高食蟹猴腎移植模型的成功率。
1.1 實驗動物 食蟹猴154只,雄性,年齡3-5歲,體重(4.3±0.69 kg)。普通級,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軍)2002-001,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 實驗動物的選擇 雄性食蟹猴,體重在3-6 kg。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及B病毒(BV)陰性。手術開始前對動物進行血型配對,以及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LR)大于2.5的動物互相配對。
受體和供體的配對:為了避免因為血型不配,造成溶血或術后血栓,在術前按照交叉配血的方法進行血型配對,供體紅細胞與受體血清反應,受體紅細胞與供體血清反應,只有正負交叉反應均為陰性,且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大于2.5的兩只動物互相配對。
1.3 手術方法 配好型的兩只動物互為供體和受體。使用鹽酸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各0.1m l/kg肌注麻醉[1]。供體左腎被摘除,保留一段長的腎動脈、腎靜脈和輸尿管。供體腎摘除后使用4℃的Euro-Ccollins灌注并保存,時間不超過30 min。用8-0的縫合線將供體腎動脈端側縫合到受體腹主動脈,供體腎靜脈縫合到受體下腔靜脈。8-0尼龍線將供體輸尿管與受體右側輸尿管端端吻合,采用間斷縫合??p合完成后摘除受體右腎。關閉腹腔。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止痛劑預防應急過度反應。
本次實驗當中,為了有一個統(tǒng)一的判定標準,以動物的血液肌酐值為判定是否出現(xiàn)腎功能受損的標準,當肌酐值大于10mg/dl時即認為出現(xiàn)腎功能損害,處死動物進行尸檢,探求受損原因。在180例動物當中,有術后并發(fā)癥的共有24例,大多會出現(xiàn)肌酐值的突然升高,最后經(jīng)尸檢確認為尿漏的有7例,發(fā)生率29.17%。按照發(fā)生的時間看,第5天1例,第7天4例,第8天1例,第10天1例,肌酐值突然上升,從術前的1mg/dl上升到10mg/dl以上。
3.1 尿漏的表現(xiàn) 7例有尿漏形成的動物都是在術后第5至10天肌酐值顯著升高,如果不加以辨別,容易誤判為術后的急性排斥反應。但是器官移植術后的急性排斥多發(fā)生于移植后的第7-8天,動物本身不會表現(xiàn)出強烈疼痛等異常反應。多數(shù)形成尿漏的動物在血肌酐值快速上升的同時,一般都會伴有突然無尿,此時觸診可以發(fā)現(xiàn)腹部有積液或有明顯膨大,并且動物表現(xiàn)出局部疼痛,有的動物會在切口部位有液體滲出,并且有典型的尿液的味道。術后并發(fā)血栓時也會伴有血肌酐值的快速上升,但是血栓引起的肌酐值的突然升高多發(fā)于術后2-4天[2],且無腹部示病癥狀,通過觸診一般可以與尿漏以及急性排斥相區(qū)別。
3.2 尿漏發(fā)生的原因 尸檢結果發(fā)現(xiàn)7例發(fā)生尿漏的動物中,有3例是因為輸尿管過長,放置輸尿管時有成角(如圖1、2所示),尿液大量積聚導致穹隆破裂而發(fā)生尿漏。
有2例是因為輸尿管保留的過短,吻合完成后輸尿管呈緊張狀態(tài),遇有外力(如抓取動物時動物掙扎等),導致吻合口破裂,尿液滲漏;有1例是因為輸尿管吻合口過細,輸尿管受到擠壓,尿液大量積聚致穹隆破裂而發(fā)生尿漏;另有1例是因為吻合時不夠嚴密,導致尿液由吻合口處滲漏。未見因為輸尿管供血障礙的壞死脫落而導致的尿漏。
7例形成尿漏的動物,都發(fā)生于術后早期(術后5-10天內(nèi)),根據(jù)實際手術操作過程及尸檢結果分析,認為此7例尿漏都與外科技術有關,尿漏發(fā)生是技術上的原因。
3.3 預防尿漏發(fā)生的措施
尿路并發(fā)癥是非人靈長類腎移植中較為常見的外科并發(fā)癥,主要為輸尿管梗阻和尿瘺等。由于食蟹猴輸尿管較細,較難有適合管徑的輸尿管內(nèi)支架管,而且 ECKHOFF等[3]認為顯微外科技術日益成熟后,輸尿管內(nèi)支架管對減少輸尿管梗阻的作用已不大,而且會增加尿瘺的發(fā)生。在此實驗中沒有使用輸尿管內(nèi)支架,而是采取供體輸尿管與受體右側輸尿管端端吻合的方式接通尿路,在180例動物中有7例發(fā)生尿漏,約為3.89%。根據(jù)尸檢結果,結合手術操作技巧,認為尿漏的發(fā)生是可以預防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①吻合時吻合口盡量緊密,吻合針與針之間的距離盡量均勻。②放置輸尿管時,應注意不要使輸尿管打折、受壓,使其適度伸直。③對輸尿管操作要輕柔,減少損傷,并且輸尿管的長度要適當。④供體輸尿管與受體輸尿管端端吻合后,要確切止血。開放移植腎血流后,也應在直視下觀察輸尿管吻合效果,確保不滲漏。
[1]馬蘭芝,趙源,尚玉璞,等.氯胺酮聯(lián)用速眠新Ⅱ對食蟹猴麻醉效果觀察[J].實驗動物科學,2009,(3):60.
[2]李 綱,趙 源,尚玉璞,等.食蟹猴腎移植術后并發(fā)血栓的分析[J].實驗動物與比較醫(yī)學,2009,29(4):264.
[3]Eckhoff DE,Haisch CE,Conttreras JL,et al.Experience with renal transplantation in nonhuman primat:amodified ureteroneocystostomy to prevent urologic complications[J].JInvest Surg,2000,13(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