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斌 李艾民
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江蘇徐州 221116
依托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培養(yǎng)本科生創(chuàng)新能力*
訾斌 李艾民
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江蘇徐州 221116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是培養(yǎng)本科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形式和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參加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的機會,大學生能夠盡早進行科學研究訓練,做到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一方面培養(yǎng)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科研素養(yǎng),另一方面加強教師和本科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促進高校教師科研指導隊伍的建設。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是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徑,目前已成為國內外普遍認同的一種人才培養(yǎng)方式。中國礦業(yè)大學自2001年開始實施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1]。中國礦業(yè)大學一貫高度重視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積極為學生搭建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完善國家、江蘇省、中國礦業(yè)大學三級科研訓練創(chuàng)新計劃體系(國家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江蘇省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和中國礦業(yè)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確保中國礦業(yè)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數量、質量和水平不斷得到增加和提升。
在大學生參加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的科研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加強實踐科研的訓練,提高大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大學生關注科技學科前沿、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促進高校教師科研指導隊伍的建設,也為優(yōu)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條件。在指導大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活動時,主要從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訓練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促進教師科研指導隊伍建設等3個方面進行考慮。
在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申報過程中,學校教務處和學院加強宣傳和廣泛動員,充分營造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申報的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科研訓練計劃的熱情。在此基礎上,積極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項目的申報,充分發(fā)揮大學生參與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自主提出研究課題,填寫項目申請書。評審過程考慮以學生自己提出來的項目優(yōu)先為原則,嚴格規(guī)范,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在綜合考查項目選題意義、難易程度、團隊構成、創(chuàng)新性、可行性的基礎上,最終遴選出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立項項目。
在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廣泛查閱國內外文獻,讓學生盡早進入本專業(yè)科研領域,充分了解所在學科的前沿和發(fā)展動態(tài),在此基礎上把所學理論知識與科研訓練課題密切結合以解決問題;其次,指導教師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如讓學生制定具體科研實施方案、項目進度計劃和階段性成果匯報等,并對學生進展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和監(jiān)督,從而增強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科研素養(yǎng);最后,對科研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得出的階段性成果和結論,讓學生以文檔資料形式及時總結和撰寫,教師進行具體指導,培養(yǎng)學生文字表達和歸納整理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參與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如有些學生參加科研訓練計劃項目主要思想是發(fā)表論文,為評選獎學金、保送研究生等創(chuàng)造條件,這是大學生急功近利思想的一種表現(xiàn)。指導教師要重視這個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端正思想,通過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真正達到鍛煉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今后工作學習奠定基礎。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很多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涉及多個學科,而項目團隊成員的組成有不同學科專業(yè)的學生。這就要求項目團隊成員之間保持有效、和諧的合作。因此,在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團隊協(xié)作精神,從各個方面協(xié)助學生拓寬項目團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的渠道,提供科研訓練活動的便利,提高學生對科研探索的信心[2]。
學生在參與科研訓練計劃項目過程中,進行的科研活動可能涉及機構設計、電路硬件制作、軟件編寫仿真和論文報告寫作等具體工作,顯然必須要求團隊成員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因此,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的順利完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克服利己主義思想,并且團隊協(xié)作精神也是大學生今后成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所必備的良好素質。
高校教師科研指導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教育和科研功能的實現(xiàn)。因此,具有良好教學能力、科研經驗的教師能夠將科研經驗和知識技能在指導科研訓練計劃項目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并且能夠合理地指導科研訓練計劃進程,增強指導效果。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既是嚴謹的治學過程,又是良好的教育學習過程,是教學的深化[3]。教師在科研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不但承擔著項目指導教師身份,而且也是項目的參與者,而主持項目的學生更具有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教師和學生在進行科研訓練計劃活動過程中的相互交流和研討也會促使教師和學生共同提高。
教師在指導學生主持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首先必須負責指導學生把握項目申請書的內容和完善科研計劃日程表;其次,在對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指導時,能夠為學生開展科研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科研條件,保證有足夠的指導時間對學生的科研活動、論文撰寫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指導;最后,教師在指導學生科研活動中遇到不熟悉的專業(yè)知識,也要查資料學習,自己真正掌握吸收了,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因此,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指導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指導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的立項、實施過程和完成項目結題報告,指導教師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促進高校教師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指導隊伍的建設。
[1]羅承選.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2)∶1-3
[2]沈明衛(wèi),涂澄海,何勇,等.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實踐中的問題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7)∶133-135
[3]白文苑,張文政.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10(4)∶99-102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Competence based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Zi Bin, Li Aimi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is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step i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competence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aid of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the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the ch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n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closely. It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boost their abilities of innovational spirit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creas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teamwork and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an energetic countermeasur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supervisor team.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practical teaching;innovative competence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116
G640
B
1671-489X(2011)03-0036-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