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清
(圖們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吉林 圖們 133100)
從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觀點來看,腎臟不單是泌尿器官,它在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各種物資代謝的平衡,還有獨自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各種疾病均涉及到腎臟功能的改變,因此,對尿素氮、肌酐的檢測,為各種累及腎臟病的診斷、治療及預(yù)后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對201例腎炎及164例其他疾病的尿素氮與肌酐不同程度的增高進行測定,并且計算出二者之間的比值進行分析討論,結(jié)果如下。
1.1 材料
①儀器:日本OLYPUS,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②試劑:上海華士亞太生物有限公司提供。③標本來源:腎炎疾病組;均來自我院腎病內(nèi)科住院患者血液標本,并已經(jīng)確診為各種腎炎、腎病,甚至尿毒癥患者,根據(jù)尿素氮的數(shù)值不同分為五組。其他疾病組:均為本院其他各科收治的各種疾病患者血液標本,并且已經(jīng)確診為非腎源性疾病,根據(jù)尿素氮的數(shù)值不同分為五組。
1.2 方法
①收集以上兩組無溶血、無黃疸的空腹血液標本,離心沉淀,取血清測定。②統(tǒng)計學(xué)處理:采用四表格及卡方檢驗精確概率法。
按照,病疾病組與其他疾病組進行分類結(jié)果展現(xiàn):首先是腎炎疾病組BUN與Cr的測定結(jié)果及其比值,分別有ABCDE五個組,分別是A組48例、B組56例、C組43例、D組31例、E組23例,BUN(mmol/L)分別是7.14~10.0、10.1~20.0、20.1~30.0、30.1~40.0和40.1以上,BUN(mmol/L)×均值分別是8.60、15.35、24.52、34.91、44.86,S標準差分別是1.03、2.69、2.15、4.28、7.46,Cr(umol/L)X均值分別是324.4、561.7、898.9、1234.9、1538.1,S標準差分別是125.8、278.1、341.2、387.5、402.4,Cr/BUN分別是37.72、36.59、36.66、35.37、34.29。然后是其他疾病組BUN與Cr的測定結(jié)果及其比值,同樣有ABCDE五個組,A1組40例、B1組43例、C1組31例、D1組29例、E1組21例,BUN(mmol/L)分別是7.14~10.00、10.01~20.00、20.01~30.00、30.01~40.00、40.00以上,BUN(mmol/L)X均值分別是8.68、17.48、24.99、35.29、43.95,S標準差數(shù)據(jù)分別是1.25、2.42、2.98、3.68、9.27,Cr(umol/L)X均值分別是116.0、174.4、337.0、507.7、569.2,S標準差數(shù)據(jù)分別是42.1、73.8、115.4、163.5、185.7,Cr/BUN13.36、9.89、13.49、14.39、12.95。
3.1 從以上數(shù)據(jù)結(jié)果可以看出:腎炎疾病組與其他疾病組的Cr與BUN的比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分析兩組結(jié)果,A與A1、B與B1、C與C1、D與D1、E與E1 之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3.2 從腎病疾病組與其他疾病組進行分類結(jié)果可見:BUN數(shù)值相同的兩組之間,Cr的濃度并不一致,Cr與BUN比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臨床上引發(fā)BUN增高的原因很多,不能據(jù)此一項診斷,需與其他測定項目結(jié)合起來綜合分析才能判斷腎臟損害程度,特別是Cr與BUN的比值的大小對腎臟損害程度意義重大。我們測定并分析了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的Cr與BUN的值及其比值,病例20例,BUN的平均值為(35.55±9.85)mmol/L,Cr的平均值為(1167.3±462.5)μmol/L,Cr/BUN的比值為32.83;透析后BUN的平均值為(24.76±9.27)mmol/L,Cr的平均值為(798.7±422.2)μmol/L,Cr/BUN的比值為32.23此組數(shù)值表明:透析后,Cr與BUN的深度均有所下降,但是,二者之間的比值卻無顯著性變化(P>0.05)。說明腎臟損害并沒用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二者之間比值越大,對腎臟的損害就嚴重,所以臨床上以Cr與BUN的比值大小來判斷腎臟的損害程度及其預(yù)后有重要意義。
3.3 血液尿素氮的濃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分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兩個方面。生理因素:高蛋白飲食引起血清BUN濃度和尿液中排出量顯著升高等。病理性因素:常見于腎臟因素,其次為非腎臟因素。血液BUN濃度增高的原因可分為腎前性、腎性及腎后性三個方面:①腎前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水,引起血液濃縮,由于血液濃縮,可以引起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而使血液中尿素潴留。這種情況可見于劇烈嘔吐、幽門梗阻、腸梗阻和長期腹瀉等。②腎性: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晚期、腎功能衰竭、慢性腎盂腎炎及中毒性腎炎都可能出現(xiàn)血液中BUN增高。③腎后性:如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結(jié)石、尿道狹窄、膀胱腫瘤致使尿道受壓等都可能使尿路阻塞引起血液中BUN增高。
3.4 肌酐是肌酸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由腎臟排出。體內(nèi)的肌酸大部分與磷酸結(jié)合生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與能量代謝有關(guān)。在體外肌酐與肌酸可以互變,在酸性溶液中,肌酸及易脫水而變成肌酐,在堿性溶液中,肌酐則可變回肌酸。但是,在體內(nèi)肌酸脫水生成肌酐是一種不可逆反應(yīng)。
本文就是為了探討肌酐(Cr)、尿素氮(BUN)的檢測值及肌酐/尿素氮(Cr/BUN)之比值在判斷腎臟損害程度上的重要意義。利用的方法是分析由日本奧林巴士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的腎炎組和其他疾病組的Cr、BUN及CR/BUN的比值。分析結(jié)果是依據(jù)BUN的測得值的高低,將腎炎組與其它疾病組分別分成五個值段,同時記錄Cr的對應(yīng)值,并且記算出Cr/BUN的比值。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是常規(guī)檢測BUN 與Cr能反映機體內(nèi)含氮化合物的代謝水平,臨床用于體內(nèi)氮質(zhì)血癥的診斷和病情觀察,同時Cr/BUN的比值越大,越是腎臟不可逆的重要指標。
肌酐經(jīng)腎小球濾過后不被腎小管重吸收,通過腎小管排泄,在腎臟疾病初期,血清中的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腎臟有實質(zhì)性損害,血清中的肌酐才升高。臨床上測定肌酐含量主要用于檢測腎臟功能的變化,可以幫助鑒別腎臟功能是否處于潛在的衰竭狀態(tài)或處于改善中。總之,血清中肌酐測定對晚期腎臟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