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愛東,李文忠
1.陜西省寶雞市解放軍第三醫(yī)院傳染科,陜西寶雞 721004;2.陜西省寶雞市解放軍68093部隊衛(wèi)生所,陜西寶雞 721004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通報和全國流感監(jiān)測網絡的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3月,墨西哥爆發(fā)甲型H1N1流感,同年5月中旬全球已有36個國家報道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1],我國也有部分省份發(fā)現境外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由于當前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上人員往來頻繁、快捷,每天有相當數量來自或曾經到過疫情發(fā)生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員進入我國,各地都存在發(fā)生輸入性病例的風險,2009年5月份后我國確診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呈逐月上升態(tài)勢,幾乎已波及到國內的絕大多數大中城市,已從境外輸入性逐步轉為本土性發(fā)病,甲型H1N1陽性標本占所有流感陽性標本的比例已接近90%[2],這表明甲型H1N1流感已在我國廣泛傳播,同時由于大量輕癥患者和隱性感染的存在,加之我國人口眾多、人員流動性大、在某區(qū)域內爆發(fā)甲型H1N1流感的可行性進一步加大。我部官兵、職工、家屬300多人居住相對集中,部隊建設工程中有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人員流動性大,與外界接觸機會多,致使防控任務異常艱巨。為了增強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維護官兵、職工、家屬健康和部隊安全穩(wěn)定,結合我部實際情況,我們采取了以下做法。
我們采取集中授課,制定宣傳板塊置于各營區(qū)的醒目位置,利用大隊局域網、健康快報、致全體住戶的一封信等形式,將有關甲型H1N1的感染方式、傳播途徑、主要癥狀體征、預防措施、救治流程等知識宣傳到每一戶,教育到每個人,讓大家懂知識,有行動,既不引起恐慌,又能自我預防。讓大家認識到人群對“甲流”普遍易感,認識到要重點保護兒童和體弱多病的老人,認識到“甲流”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大隊成立防控領導小組,制定了《大隊甲流防控預案》和《大隊甲流預防防控措施》。嚴格控制人員進出營區(qū)是控制傳染源的有效手段,在疫情流行期間,我部嚴格控制人員外出及探親休假;減少聚集(集會),甲流期間非必要、非舉辦的會議或群體活動盡量取消;對外出和來隊的人員實行報告登記制度并跟蹤詢查,運用遠紅外體溫測量儀和溫度計對進入部隊營院的各類人員落實體溫檢測和登記,車輛進行消毒,對外來施工人員要求體檢,體檢可疑的不得進入營區(qū)。盡量不到醫(yī)院就診、探視患者;減少上街購物;不到酒樓、飯店進餐或宴請;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停留;對給養(yǎng)員和必須外出的人員在戴好口罩的同時,交待好注意事項,提醒搞好個人防護。一旦自覺有發(fā)熱癥狀,立即報告。建議各家各戶減少親友的探訪,特別是謝絕與發(fā)熱患者接觸過的人員來訪,防止將傳染源帶入營區(qū)。
防控領導小組經常下去檢查官兵的個人衛(wèi)生、是否勤洗手、飲食休息情況、工作訓練情況、官兵的居室通風和室內外清潔消毒情況,人員外出和外來人員情況、發(fā)熱隔離留觀和住院治療情況,檢查是否堅持24 h疫情值班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時刻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勞逸結合、加強個人衛(wèi)生環(huán)境消毒,搞好各項預防措施。及時糾正各基層單位預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限時改進。衛(wèi)生所組織人員每天對部隊營區(qū)及居住環(huán)境進行消毒,保障了部隊重要場所的空氣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發(fā)熱門診執(zhí)行首診負責制,完成傷風感冒、普通流感、甲型流感的甄別,認真落實就地治療和后送制度。
衛(wèi)生所加強了巡診力度,對地方勤雜人員及外出歸隊(探親、休假、出差等)人員進行醫(yī)學觀察,詳細了解他們是否到過疫區(qū)、接觸過患者、有無甲流可疑癥狀等。特別是單位和家庭有與患者密切接觸者,要重點進行醫(yī)學觀察,追蹤可疑患者,防止將傳染源帶入部隊。只要有發(fā)熱患者發(fā)生及時進行隔離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做到早發(fā)現,早控制。
衛(wèi)生所把我部兒童、老人、孕婦等逐一登冊,每天做健康巡查。給醫(yī)務人員、采購人員、經常出差人員、警衛(wèi)人員等重點人員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
衛(wèi)生所組織為全大隊官兵、職工、家屬子女配發(fā)預防藥品:蓮花清瘟膠囊、板藍根顆粒、清熱解毒顆粒、中藥湯劑等,認真督促官兵服用。我部的發(fā)熱患者經醫(yī)院化驗拍片檢查篩選后,輕癥者回我部各單位留觀室就地隔離治療,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衛(wèi)生所本著“哪里有患者,衛(wèi)生所人員就去哪個單位組織救治”的原則,緊緊抓住發(fā)病初72 h的最佳救治期積極治療,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有流感樣癥狀患者的治療和隔離觀察上。對患有普通感冒、季節(jié)性流感患者,積極給予抗菌、抗病毒、中醫(yī)中藥等對癥處理。對體溫超過39℃伴有呼吸道癥狀的流感樣患者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達菲口服,做到在基層一線、第一時間先期治療,從而達到治療前移、以防病情轉型和延誤的目的,根據發(fā)熱患者的病情變化決定留觀和后送。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3種流感的核酸基因片段,同時擁有亞洲豬流感和非洲豬流感的病毒特征[3-4],該病毒表現出較強的傳染性,因此我們時刻保持與地方防疫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甲流的發(fā)病進展,社會動向,病原的確診等信息,準確掌握疫情動態(tài),指導部隊做好預防工作。由于措施得力,督促檢查嚴格,警鐘長鳴,克服恐慌或麻痹思想,從而有效地防止甲流傳入部隊,確保了在甲型H1N1流行期間我部官兵無一人感染,保障了部隊官兵職工家屬子女的身體健康。
[1]良好衛(wèi)生習慣是阻斷甲型H1N1流感傳播的有效環(huán)節(jié)[N].保健時報,2009-5-7.
[2]衛(wèi)生部.衛(wèi)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控疫苗接種及醫(yī)療救治工作媒體通氣會(實錄)[EB/OL].2009-12-1.
[3]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Swine influenza A(H1N1)infection in two children-Southern Califoenia,March-April 2009[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9,58:400-402.
[4]Novel Swine-Origin Influenza A (H1N1)Virus Investigation Team,Dawood FS,Jain S,et al.Emergence of a novel swine-origin influenza A(H1N1)virus in hunmans[J].N Engl JMed,2009,360:2605-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