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詠萍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一種可防護而不可治愈的慢性傳染性疾病。醫(yī)護人員HIV職業(yè)暴露的機會明顯增加,職業(yè)暴露已成為威脅醫(yī)護人員健康安全的最嚴峻的問題[1]。所以,要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防止HIV職業(yè)暴露的感染和發(fā)生。
1.1 手術室護理人員感染HIV的主要途徑有 手術配合中被含有HIV感染血液的針頭刺傷,銳利器械如手術刀、手術剪、布巾鉗、傳遞時意外刀割傷,術中力量性操作如線鋸、咬骨鉗、吻合器等的使用,器械意外松脫,可以造成手術人員的眼睛、皮膚、黏膜等受到污染;手術過程中破損部位皮膚不慎接觸含有HIV感染的血液或體液[2];傳遞器械時的誤傷。
1.2 做好平時的模擬訓練,艾滋病雖不可治愈但完全可以預防所以加強防護是減少感染發(fā)生的關鍵。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自我防護意識的教育和培訓,樹立牢固的標準預防觀念,提高安全意識及對自身暴露的危險性認識,從而自覺的遵守操作規(guī)范和防護規(guī)則。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預防HIV職業(yè)暴露的模擬訓練,并做好監(jiān)督和指導。此類訓練時必須要求參加手術人員術前進行自我體檢,雙手及前臂有皮膚破損和感染者不參加手術,由2名巡回護士分別負責擔任內、外物品藥品的供應,參加手術人員一律配戴防護鏡,戴雙層帽子、防護口罩、雙層手套,穿專用鞋子、鞋套,禁止使用露足趾的手術拖鞋,手套破損、口罩、帽子一旦被污染,手術衣被浸濕應立即更換,進行刀、剪、縫針等銳利器械傳遞時采用“非接觸技術”,把銳利器械放入腎性彎盤中,通過腎性彎盤傳遞取放器械時要做到眼隨手動。手術人員在手術中必須自始至終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術者應緊密配合,互相提醒。
1.3 被污染后的處理措施 當手術人員不小心被銳器刺傷時,必須保持沉著鎮(zhèn)靜、迅速、敏捷按常規(guī)脫去雙手手套,患肢下垂立即從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受傷部位,擠出傷口血液,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再用碘伏、乙醇反復消毒受傷部位;當血液或體液不慎濺入眼結膜或皮膚上,應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黏膜或皮膚,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膚,并用碘伏等消毒劑沖洗局部。發(fā)生上述職業(yè)暴露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guī)定,接受醫(yī)學觀察和預防性治療,建議在2 h內接受藥物治療,療程4~6周;必須定期做抽血檢查艾滋病抗體至6個月以了解是否感染了HIV。
2.1 執(zhí)行術前訪視制度,詳細了解患者HIV化驗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并做好各種術前準備;嚴格按照平時模擬訓練所要求的操作規(guī)范及防護規(guī)則進行操作,對于急診手術,檢驗結果還未出的,按感染手術處理。
2.2 對HIV感染患者手術應安排在感染(或負壓)手術間進行,一次性備齊所需物品藥品,室內物品力求簡單適用,手術間門上標明“隔離手術”牌,謝絕參觀,限制人員進出。手術結束后,手術人員脫去手術衣、鞋套和手套放置于指定的防水的貼有隔離的垃圾袋內,碘伏消毒液浸泡雙手3 min后方可離去,廢棄物如手術單等也要用貼有“隔離”標記的二層防水袋扎緊袋口及時焚燒,一次性針頭、縫針置于耐刺的容器內進行無害化處理,器械用2000 mg/L愛爾施浸泡30 min后清洗,需進行2次高壓蒸汽滅菌,吸引瓶用2000 mg/L愛爾施浸泡30 min后進行清理,手術間1 g/m3過氧乙酸熏蒸2 h 后再認真擦拭[3]。
3.1 掌握和預防艾滋病感染的知識,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3.2 手術室護理工作強度大、時間緊、無規(guī)律的飲食和睡眠使手術室護士生活質量較低,接臺手術,急診手術使手術室護士總處在過度緊張、超負荷的情況下工作,這時最容易出現意外損傷。因此,應該充分應用各項心理干預措施使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盡量放松心情,緩解緊張的情緒,從而使手術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下有條不紊的進行。
3.3 對于情緒易波動人員或因家庭、情感等原因引起思想波動大的醫(yī)護人員應立即做人員調整或暫停手術,以防出現失誤而至醫(yī)源性感染。
3.4 若發(fā)生HIV職業(yè)暴露,要記錄相關的資料并報告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在專家指導下定期抽血做相關檢查,同時盡早服用阻斷藥。并加強自我心理調節(jié),不必過于害怕恐慌和悲觀,因感染的概率只有0.32%,必要時進行心理咨詢,尋求心理支持。
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應在平時多加強模擬訓練,在手術過程中做好標準防護、采取較完善的應急處理措施和心理干預,從而有效的避免HIV醫(yī)源性感染的發(fā)生。
[1]李莉莉,盧愛工,柳淑杰,等.口腔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風險干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4):419.
[2]王曉,張世清,王維.手術人員對職業(yè)性感染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的防護.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4):297-299.
[3]劉小華.手術室護理人員職業(yè)性感染HIV的防護.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7,26(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