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環(huán)環(huán)
(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鳳陽233100)
表示場所的格助詞“に”和“で”的區(qū)別
馮環(huán)環(huán)
(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鳳陽233100)
以表示場所的に和で為對象,結合實例,指出二者的主要區(qū)別。
場所;に;で;區(qū)別
日語中格助詞是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個詞類,而漢語(孤立語)和日語(粘著語)屬于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形態(tài),所以中國人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格助詞的正確理解和掌握恐怕是難點之一。初學者面對紛繁復雜的格助詞往往不知所措,尤其是一些格助詞不僅僅有一種用法和意義,而是有多種不同的用法和意義。而且有些格助詞之間還有些類似的用法,這就更加加大了學習者對格助詞正確掌握的難度。
在易混淆的格助詞中,“に”和“で”的用法及區(qū)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此,筆者查看了《日本語教育事典》中對兩者做的解釋,從中不難發(fā)現,“に”和“で”都可以表示場所、時間、原因等意義:
關于“に”[1]:
(1)あり場所を表す。
①庭に池がある。
②父は東京にいる。
(2)原因をあらわす。
①戀に悩む。
②がんに死ぬ。
(3)時を表す。
①7時に起きる。
②秋に結婚する。
關于“で”[1]:
(1)原因を表す。
①日照りで不作になった。
②不注意で事故が起こった。
③暑さでぼけてしまった。
(2)動作の行われる場所を表す。
①子供たちが川で泳いでいる。
②東京で彼に會った。
(3)動作が行われている時間や行われることになる時を表す。
①3時間で東京?大阪を走る。
②3日で終わった。
同時,筆者也查閱了其他一些語法書,對個別用法,不同的學者雖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提及了兩者可以表示場所、時間和原因的用法。由此問題產生,在這三種情況下,兩者表示的意義有什么不同呢?到底什么情況下用“に”,什么情況下用“で”呢?這對于很多日語學習者特別是初學者來說,都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也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因此,系統(tǒng)地總結一下兩者的用法區(qū)別是非常必要的。用“に”還是“で”,看起來可能顯得有點雜亂無章,但其實不然,仔細分析兩者的用例,用“に”還是“で”是有規(guī)律可循并且有條件限制的。本文擬分析兩者在表示場所時的細微差別,以期對初學者正確掌握兩者的用法有所幫助。
筆者搜集了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上下冊)中表示場所的“に”的用例,另外也查閱了一些關于助詞用例的書籍,由于篇幅的關系,在此不能一一列舉。但歸納起來,這些例句中的“に”都表示人和物存在的地點、位置及場所,而且后續(xù)動詞多為自動詞。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2-6]
(1)后續(xù)動詞是表示存在意義的自動詞“,に”既可以表示具體的場所,也可以表示抽象的場所。如:
①部屋に機があります。/房間里有桌子。
②吉田さんは庭にいます。/吉田先生在院子里。
③彼に責任があります。/他有責任。
④「世界遺産」には「自然遺産」と「文化遺産」があります。/“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2)后續(xù)動詞是帶有出現意義的自動詞。如:
①森さんは先週、引っ越しました。國際貿易???ーの隣に最近できた20階建ての???˙?です。/森上星期搬家了,(新居)在國際貿易中心旁邊,是最近建成的20層高級公寓。
②優(yōu)勝すれば、???×≤?に出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如果獲勝,就能夠參加奧運會。
③わたしは學生の代表として、その會議に出た。/我作為學生代表出席了那次會議。
④その後、攜帯に“≥?ー?ˉ?機能がついて、住所や電話番號を入力すれば、すぐに目的地が見つけ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之后,具有導航功能的手機也亮相了,只要輸入地址和電話號碼,馬上就可以找到目的地。
(3)后續(xù)動詞是具有所有意義的動詞。如:
①わたしは宿舎の二階に小さな部屋を借りた。/我在宿舍的二樓租了一間小房間。
②多くの國が北京に大使館を持っています。/好多國家在北京有大使館。
(4)后續(xù)動詞是表示動作結果狀態(tài)意義的自動詞。如:
①わたしは北京に住んでいます。/我住在北京。
②図書館に落ちていたそうです。/據說丟在圖書館里了。
③壁には大きな絵が掛かっています。/墻上掛著一張大畫。
④見終わったばかりで、まだ耳の奧に音楽が殘っています。/剛看完耳邊還留著音樂的余韻呢。
(5)后續(xù)動詞若為他動詞,表示變化結果的存在場所。如:
①ここに住所と名前を書いてください。/請在這兒填寫住址和姓名。
②李さんはかばんに書類を入れました。/小李把文件放在包里了。
③たしか、書類は機の上に置いたはずです。/我記得文件應該是放在桌子上了。
(6)當后續(xù)“多 い”“少 ない”“ない”等形容詞時,通常也是用“に”表示存在的場所。如:
①日本には握手の習慣がないんですね。/日本沒有握手的習慣吧。
②中國には石油が多い。/中國石油多。
③歩道には人が少ない。/人行道上人少。
通過具體的例句分析,發(fā)現“で”主要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和進行的場所,后續(xù)動詞多為動作動詞。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2-4]
(1)強調意志行為動作的場所。如:
①李さんは図書館で勉強します。/小李在圖書館學習。
②わたしは??≥?でお弁當を買います。/我在便利店買盒飯。
③昨日、會社で`′を整理して、小野さんに見せました。/昨天,在公司整理完記錄后拿給小野看了。
④あの窓口で名前と住所を書いてください。/請在那邊的窗口填寫姓名和住址。
(2)表非意志結果動詞的動作場所。如:
①學校への途中で友人に出會った。/在上學的路上碰上了朋友。
②電車の中で絵本をなくしてしました。/在電車里把小人書弄丟了。
③紅葉は10月上旬に北海道で始まります。/在北海道,10月上旬就可以觀賞紅葉了。
(3)表強調動作過程的場所。如:
①學校の近くで≥?を建てている。/學校附近正在蓋大樓。
②庭で木を植えている。/正在院子里種樹。
③學生たちは教室の前で並んでいる。/學生們正在教室前排隊。
(4)表臨時性、偶然性動作的場所。如:
①ここで車を止めてください。/請在這兒停車。
②校門の前で立っている人。/站在校門前的人。
(5)表狀態(tài)動詞動作的場所。如:
①この近くの≈??で友達の寫真展があります。/在這附近的賓館里有朋友的攝影展。
②黃河はそこで東方に大きく曲がっている。/黃河在那里向東拐個大彎。
③道は郵便局のところで、右 に折れる。/道路在郵局那里向右拐。
(6)表示限定范圍的場所,此時對謂語沒有限制。謂語可以是形容詞、形容動詞,而且這樣使用的情況較多。如:
①日本では「?fiー…ー'」も若者を中心に人気が高まっています。/在日本“,Snowboard(單板滑雪)”在年輕人中間正掀起一股熱潮。
②東京近辺で「初詣」の?‰≤¤として人気があるのは「明治神宮」「成田山新勝寺」「川崎大師」です。/東京周邊比較受歡迎的“初詣”的著名場所,有明治神宮、成田山新勝寺、川崎大師。
③上海では、この建物がいちばん古いです。/在上海,這個建筑物最古老。
④中華料理は世界で有名です。/中國菜在世界上很有名。
通過以上例句分析可以知道“,に”主要表示靜態(tài)的存在場所,強調個體存在的地點“;で”主要表示動態(tài)的活動場所,限定一種狀況、事態(tài)、現象等的范圍。
如前所述,表示場所的格助詞“に”和“で”與之搭配的詞語是不同的,都有其各自的特征。但是,有些動詞卻是既可以與“に”搭配表示場所,又可以與“で”搭配表示場所。那么它們表示的意義有什么不同呢?什么情況下用“に”,什么情況下用“で”?
(1)強調存在的場所時用“に”,強調動作的場所時用“で”。[7-10]
a句中的“ある”表示的是現在的一種狀態(tài),指“売店”這個個體存在的場所是“駅の外”;而b句中的“ある”是具有動作意義的,表示發(fā)生、舉行的意思,此時的“ある”表示的是一種未來事態(tài)的發(fā)生,相當于“行う”“やる”之意,所以這個動作的場所要用“で”來表示。再如:
c句用“に”強調的是“土地”存在的場所是新宿,但不一定是在新宿買的;d句用“で”強調的是“買った”這個動作發(fā)生的場所是新宿,但買的土地不一定在新宿。所以說,當重點在存在點時就用“に”,重點在動作時就用“で”。
(2)強調結果的存在時用“に”;強調動作的過程時用“で”。如:
e句用“に”強調的是花被種在了院子里,種花的結果是花存在于院子里了;f句用“で”強調的是正在種花這一動作過程,花可能被種在院子里,也可能被種在花盆里等等。再如:
g句用“に”強調的是便利店已經建好,位于學校附近,說話人可能是店主;h句用“で”表示正在建造便利店的過程,說話人可能是建筑工人。
(3)強調長期性的固定場所時用“に”,強調短暫性的臨時場所時用“で”。如:
i句用“に”給人的感覺是這兒應該是經常停車的地點,例如停車場的某一個車位,是一個固定的場所,可能是停車場的工作人員對司機說的;j句用“で”給人一種隨意性、偶然性的感覺,例如到達目的地后,顧客可能對出租車司機這樣說。
《廣辭苑》中對“住む”的解釋為:居を定めてそこで生活する。例:村に住 む。對“暮 らす”的解釋為:世 を過 ごす。生活する。例:都會で暮らす。由此可以看出,雖然“住む”和“暮らす”是兩個不同的動詞,但根據《廣辭苑》的解釋,兩者都有“生活”的意思。而且依據解釋,“住む”表示的是在某一固定的場所長期居住、生活的意思,所以k句中其場所名詞要用“に”表示;“暮らす”一般表示的是在某地短暫性地生活,l句中田中雖然在中國生活了很長時間,但現在已經不在中國了,中國并不是他長期固定的生活場所,所以其場所名詞要用“で”表示。
(4)小地點的場所用“に”,大范圍的場所用“で”。如:
如上述例句所示,大范圍的場所用“で”,在這個范圍內的小地點的場所用“に”表示。因為他們在句中所處的地位并不相同,用“に”表示的場所是謂語句中動詞直接要求的對象,是謂語動詞不可欠缺的位置空間;而用“で”表示的場所是整個句子要求的對象,并不是謂語動詞直接要求的,是整個句子所表達的狀況、事態(tài)、現象等發(fā)生的背景場所。也就是說,“に”與謂語動詞的關系密切,是一個必須的位置場所;而“で”與謂語動詞的結合比較隨意、偶然,只是限定動作的一個范圍,不是必須的場所。
“に”和“で”后續(xù)同一動詞時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上幾種,要具體動詞具體分析。類似的動詞還有止める,寢る,捨てる,生まれる,生きる,広げる,売る,集まる,できる,降りる,並ぶ,浮かぶ,見える,待つ等等。
綜上所述,格助詞“に”和“で”雖然都可以表示場所,但其用法意義是不一樣的?!挨恕敝饕硎眷o態(tài)的存在場所,這個場所是謂語句中動詞直接要求的對象,是一個不可欠缺的必要成分,后續(xù)動詞多為具有存在、出現、所有、狀態(tài)等意義的自動詞;“で”主要表示動態(tài)的活動場所,這個場所不是謂語動詞直接要求的對象,而是整個句子所表達的狀況、事態(tài)、現象等發(fā)生的背景場所,所以對動作的成立沒有直接影響,只是限定其發(fā)生的一個范圍,后續(xù)動詞多為具有動作意義的動詞。
[1] 日本語教育學會.日本語教育事典[M].日本:大修館書店,1982:393-394.
[2] 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常波濤,常曼.日語格助詞例解[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34-42,228-233.
[4] 張國強.日語助詞和助動詞用例[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25-27,80-83.
[5] 王曰和.日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356-357,388-389.
[6] 王宏.日語助詞新探[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46-69.
[7] 孫滿緒.日語語法表現辨析[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81-86.
[8] 新村出.広辭苑[M/CD].第五版.日本:巖波書店,2004.
[9] 中右実,西村義樹.構文と事象構造[M].日本:研究社,1998:8-54.
[10] 奧田靖雄.に格の名詞と動詞のくみ合わせ,で格の名詞と動詞のくみ合わせ[C]//言語學研究會.日本語文法?連語論(資料編).日本:むぎ書房,1983:281-338.
The Differences BetweenにandでThat Represent the Place
FENGHuan-huan
(School of Fo 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Fengyang 233100,China)
The differences betw eenにandでare analyzed,which is significant fo r learners to master and co rrectly useにandで.
place;に;で;difference
H36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2-349X(2011)04-0051-04
2011-04-12
安徽科技學院引進人才專項課題(SRC2009249)
作者簡介:馮環(huán)環(huán)(1983-),女,助教,碩士生,主要從事日語語言學研究。
(責任編校:白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