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桂鳳,牡丹江市立新實驗小學書記兼校長。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省“巾幗建功”標兵、省“三育人”先進個人,市勞動模范、市“十佳校長”、市青年拔尖人才、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標兵、市“三八”紅旗手、市模范工作者、市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市創(chuàng)建群眾滿意學校先進個人。
北國的冬季,漫長但卻美麗,漫天飛雪飄飄灑灑。在一個普通的東北火炕上,一個小女孩將紙片貼在“火墻”上,雖稚嫩卻極其認真地教弟妹們識字,儼然一位小老師……
2010年12月10日。雪。
黑龍江省“魅力校長”和“魅力教師”的評選活動在牡丹江市拉開了帷幕,作為提名校長之一,記者見到了當年那位小女孩,如今的牡丹江市立新實驗小學校長隋桂鳳。
來到立新實驗小學,校園已是一片銀裝素裹。那一片有52年歷史的杏樹林,雖沒有夏日的蔥郁,卻是虬枝縱橫,在雪中盡展嫵媚。
隋校長笑容可掬地迎上來,一句“多好的雪啊,我就是喜歡下雪”讓記者感受到了這位以創(chuàng)新和勤勉聞名的校長感性的一面。
1985年,作為牡丹江第一批師范學校的畢業(yè)生,隋桂鳳在20歲那年的“教師節(jié)”正式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個年輕的教師,第一天登上講臺,面臨的是學生家長的不信任,他們不相信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可以勝任教師這個職業(yè),無奈,校長只好將她班級學生的名字公布在其他班的名單中……隋桂鳳暗暗咬牙,一心撲在教學研究上,拜師求教、挑燈夜戰(zhàn)。1年時間,僅僅1年時間,一切都改變了,家長們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勤勉、認真、踏實、倔強的年輕教師。
回憶起工作第一年的假期時孩子們用歪歪扭扭的拼音寫成的一封封飽含深情的關于假期見聞的信,隋桂鳳依舊沉浸在那甜蜜的幸福中……
付出終歸會有收獲,教學一線的孜孜不倦,換來了收獲,她的“注·提”實驗課在1991年獲得全省語文教研比賽一等獎,并于1992年在哈爾濱市兆麟小學舉行的全國小學語文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教改經(jīng)驗推廣會上得到展示,并一炮打響。展示結(jié)束后,參會代表紛紛圍攏上來,簽名、合影、索要教案,記者炫目的鎂光燈讓隋桂鳳感受到了為師的光榮,用她的話說,那是一段非常輝煌的經(jīng)歷。
教學上的成績使她逐漸走上了教研和管理的崗位,指導年輕教師備課也成了隋桂鳳的日常工作。說到這些,她突然笑了起來,問其緣由,她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由于日常的教學工作比較緊張,所以她指導年輕教師備課一般都在下班之后,而且經(jīng)常是帶年輕教師回到家中進行指導。一次,在她們備課的間隙,隋桂鳳到廚房做菜,準備在備課結(jié)束之后留老師們吃飯。備課的過程中,針對一個問題,她們研究爭論,并沉浸其中,直到所有人一齊驚呼:“什么味道?”“哎呀,菜!”當隋桂鳳跑到廚房,已是“硝煙四起”了。雖說這件事已成笑談,但隋桂鳳的敬業(yè)和專注卻可見一斑,而這種性格也恰恰是她成功的基礎。
“那段時間,我覺得全校的語文教學工作就是我的事情?!倍潭痰囊痪湓?,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一種對自己工作深深的責任感,也正是這份責任感,使得立新小學的學生語文能力在全市名列前茅。每次的手抄報評比、鉛筆字比賽的領獎臺上,總有立新小學學生的身影;每次市里組織參觀活動,總會看見來自立新小學的小講解員……
25年為師之路——6年班主任、6年教導主任、10年副校長、3年校長,這是一段漫長的路,也是一段兢兢業(yè)業(yè)、拋灑青春與汗水的路,更是一段求新、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的路。
2006年秋,由于教育資源整合的原因,牡丹江市北山小學面臨解體,學校自然過渡,不再招生。教師們無心戀戰(zhàn),很多人轉(zhuǎn)走了,留下的也很消極。就在這個時候,隋桂鳳迎難而上,毅然來到了搖搖欲墜的北山小學,擔任書記兼校長。上任伊始,她便召集全體教師,告訴大家:“我目前的任務就是為現(xiàn)有學生負責,為教師發(fā)展服務。既然客觀問題無法避免,那么主觀上我們就該積極向上?!彼栒俅蠹以谀壳敖虒W任務不緊張的當下,把這里當成自己的練兵場,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本領,把學校的現(xiàn)狀當作一個新的起點。寒假時,隋桂鳳給所有老師留下了作業(yè)——讀書、上網(wǎng)、看電視。讀書,就是認真閱讀一本名人傳記;上網(wǎng),就是到網(wǎng)絡中查找教育名師名家的事跡;看電視,重點觀看《子午書簡》和《百家講壇》。短短的時間,北山小學一改以往的頹勢,在即將解體的前夕重新煥發(fā)了勃勃生機。
2008年9月,牡丹江市教育局公開競選立新實驗小學的校長,雖然離開這里2年,但從教師的投票數(shù)看出,隋桂鳳在立新實驗小學的威望一如既往,沒有因為她的離開而改變。隋桂鳳再次回到了印滿她青春腳印的立新實驗小學,擔任書記兼校長。她說:“立新小學是一所擁有深厚歷史積淀的百年老校,我作為一位新校長,一定要將立新的精神發(fā)揚光大。”
再次回到這里,她深深認識到,作為一所高起點的百年老校,不發(fā)展就是倒退。但是,該如何發(fā)展,如何突破瓶頸成了隋桂鳳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與班子成員、廣大教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討論、調(diào)研之后,隋桂鳳對學校的工作思路和辦學理念作了重新定位,確定了將傳承與發(fā)展作為學校的特色。
時間在變,人在變,但這所學校的文化不會變。
“立新”這個名字就意味著要不斷創(chuàng)新。
1958年,立新實驗小學響應黨的號召,敏銳地把握時代脈搏,發(fā)動學生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己動手開墾土地,搭建棚舍,建起了包括小果園、小農(nóng)園、飼養(yǎng)場在內(nèi)的第一個勞動基地,將勞動教育的大幕拉開。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參與生產(chǎn)實踐,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生存能力,鍛煉了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將知識轉(zhuǎn)化為了能力,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40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這一做法,并不斷改進提高,發(fā)揚光大,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而享譽全國。面對這一特色教育,隋桂鳳把眼光放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上,勞動教育在經(jīng)歷了“教育與生產(chǎn)相結(jié)合”與“時間體驗育人”兩個階段的發(fā)展之后,邁入了嶄新的時代。隋桂鳳在經(jīng)過仔細思考和專家論證之后,從尊重學生情感規(guī)律、認知規(guī)律和課程規(guī)律出發(fā),確定了新時期勞動教育的核心理念:以關注學生“生命,生活,生長,生存”為主題,創(chuàng)設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常態(tài)環(huán)境,開設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創(chuàng)意課程3級勞動校本課程,設置了基地體驗課、自我服務課、社會實踐課、興趣培養(yǎng)科、科技實驗課等6項課程內(nèi)容,并將其分解到各年級的教學當中,為勞動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建國60周年的獻禮紀錄片,由中國教育電視臺拍攝的大型電視記錄片《新中國教育紀事》還對立新實驗小學的勞動教育作了專題報道。在繼承與發(fā)展勞動教育的同時,隋桂鳳帶領立新人完成了以“四種文化” (夢想文化、書香文化、綠茵文化、微塵文化)建設為實踐載體的學校文化建設體系,為最終形成有自已特色的立新精神打下了基礎。
有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才能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辦出有特色、有內(nèi)涵、有水平的學校。隋桂鳳始終將學校管理定位在“人”的管理之中,把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作為隊伍建設的主題目標,從思想上引領,從感情上凝聚,從能力上指導,使干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在思想道德和專業(yè)素養(yǎng)上得到全面提升。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隋桂鳳搞了6場專題師德討論會,倡導廣大教師在“態(tài)度、氣度、厚度”上豐富自己。立新實驗小學的教師們在這樣的氛圍下,充滿了活力,一位來學習的農(nóng)村骨干教師深有感觸地說:“立新的老師就是深圳的速度,日本的風格。”是啊,在一位勤勉、創(chuàng)新、開拓的校長的帶領下,這所學校怎么會不朝氣逢勃?
在解決學校遺留的大集體解散問題時,隋桂鳳本著為每一位大集體職工負責的態(tài)度,協(xié)同工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妥善、平穩(wěn)地進行了大集體職工的安置工作。
“這兩年多,別人覺得我每天風風火火,太累了,我自己倒沒有覺得,做校長工作,就是要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否則我會心中有愧?!?/p>
半個世紀的執(zhí)著與堅持,讓鮮花與榮譽寫滿征程;半個世紀的傳承與發(fā)展,讓成熟與豐厚鑄就輝煌。25年的教育之路,隋桂鳳以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實現(xiàn)了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以忘我無私的奉獻精神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擎起了一片藍天;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工作思路,推動了學校整體工作的發(fā)展,勾勒出了立新實驗小學恢弘的發(fā)展藍圖。彰顯了一名優(yōu)秀教育管理者的睿智和教育公仆的本色。
結(jié)束采訪,天空中依然飄飄灑灑,在皚皚白雪中,這所百年老校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嶄新的精神面貌。以隋桂鳳為代表的立新人在新時代里背負著學生的夢想,背負著家長的期冀,凝聚著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目光。在這份責任里,相信他們一定會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開拓,讓他們的輝煌永遠熠熠生輝。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