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歌詠“虎”的名篇佳作,膾炙人口,經(jīng)久不衰。以“虎”寄情寓意、比興言志,充分表達(dá)著作者的喜怒哀樂。從《詩經(jīng)》開始,“虎”已成為一個(gè)意蘊(yùn)豐富的意象。
以“虎”反映敵人的野蠻兇殘
虎是百獸之王,“虎毒”是說老虎噬物成性,作者便借此把野蠻的部族和外來的強(qiáng)敵視為猛虎。如張載的《七哀詩》:“季世喪亂起,賊盜如豺虎?!薄凹臼绬蕘y”指漢末動亂,“賊盜”指漢末軍閥董卓及其部眾,“豺虎”形容董卓及其部眾野蠻瘋狂的破壞力。又如李白的《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比藗冊缟弦惚堋懊突ⅰ钡囊u擊,晚上要逃避“長蛇”的侵?jǐn)_。這些野獸都“磨牙吮血,殺人如麻”。作者借“虎蛇”活畫出了割據(jù)一方的軍閥的窮兇極惡,從而表達(dá)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guān)切。
以“虎”表現(xiàn)人物的威猛果敢
因老虎威猛無比,以虎寫人來表現(xiàn)其威猛果敢。如《詩經(jīng)·小雅》:“不敢暴虎,不敢馮河?!笨帐植ⅲ讲蕉珊?,寫出了人的勇敢果斷,無所畏懼。又如王維的《老將行》:“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币砸錃⑦^山中最兇猛的“白額虎”,表現(xiàn)老將青年時(shí)代的智勇果敢。再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眲⒃a绕鸸潞?,以京口為基地,削平內(nèi)亂,取代了東晉政權(quán)。他曾兩度揮戈北伐,收復(fù)了黃河以南大片故土。詞句形象地概括了這一英雄史實(shí),與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形成鮮明的對比。
以“虎”描寫環(huán)境的險(xiǎn)惡恐怖
老虎多棲息在荒原幽谷之中,老虎出沒令人不寒而栗,作者常借老虎來描繪環(huán)境的荒涼恐怖。如張協(xié)的《雜詩》(之六):“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前句寫走獸,后句寫飛禽。猛虎破曉,有震蕩山林之勢;群鶴悲鳴,聲音嘈雜凄厲。都為這古老荒僻的關(guān)隘增添了恐怖的氣氛。用“響”“聒”刻畫“咆虎”“鳴鶴”在深山老林間造成的音響效果,真是恰到好處。又如謝惠連的《猛虎行》:“猛虎潛深山,長嘯自生風(fēng)?!痹诔缟骄X中,猛虎潛藏,令人心驚膽戰(zhàn),未見虎影,已聞虎聲,虎嘯震撼天地,風(fēng)生水起,虎威呼之欲出,旅途艱險(xiǎn)可想而知。再如元稹的《見樂天詩》:“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館無人虎印泥?!钡竭_(dá)通州那天已是夕陽西下,杳無人煙的江館泥地上印滿老虎的腳印?!盎⒂ 睂懗隽酥車h(huán)境的破敗和恐怖。
以“虎”刻畫官吏的窮兇極惡
自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感嘆后,“猛虎”常被用作苛政和兇惡官吏的代名詞。如鐘惺的《江行俳體》:“弘羊半自儒生出,餒虎空傳稅吏還?!卑讯惞俦茸鲳H虎,掠奪民脂民膏,慘無人道。又如鄭珍的《經(jīng)死哀》:“虎卒未去虎隸來,催納捐欠聲如雷。”詩句借寫虎把窮兇極惡的官吏刻畫得淋漓盡致。
以“虎”顯露超然的人生追求
古人認(rèn)為,能御虎者,非常人,而是仙界眾神。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崩匣⒐纳?,鸞鳥拉車,仙樂陣陣,車聲轔轔。群仙好像列隊(duì)迎接詩人的到來。虛無縹緲不可尋求的海上仙山的景象如在眼前,雖是夢境,卻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此處詩人是昂揚(yáng)振奮,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亢的氣概流貫其間。
以“虎”比喻進(jìn)退維谷的處境
古人把情勢危機(jī)、進(jìn)退兩難的處境比喻為騎虎。如《明史·袁化中傳》:“懼死之念深,將鋌而走險(xiǎn),騎虎難下?!彬T在老虎背上,要下下不來。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難想停也停不下來,陷入窘境。
【吳士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