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挽,是一種造成強烈反差效果的幽默文法,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技巧。它的特點是用俗語、拙詞入詩,率性而為,其起筆笨拙平平,承筆也平淡無奇,“俗”聲奪人,但大巧若拙,到了詩的后部分卻又奇峰陡起,大有點石成金、新奇脫俗之妙。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僅其為人處世的性情異于常人,就連詩歌創(chuàng)作也往往怪異多致,意趣橫生。他是運用“逆挽”技巧的高手。
揚州郊外有位富豪李員外過六十壽辰,鄭板橋應邀赴宴祝壽。時值天降大雨,他因道路泥濘而遲到。友人們見他那副落湯雞的模樣,便與他開玩笑。問他因何來晚,他回答:“雨也?!眴査我赃@副尊容,回答:“雨也。”當問他拿什么做壽禮時他的回答仍是:“雨也?!陛喌洁嵃鍢颢I詩祝壽時,他展紙揮毫,卻以“奈何”起句,實不相稱。正當大家納悶時,他又寫下了第二個“奈何”,接著又添了“可奈何”。在眾賓暗暗稱怪之際,鄭板橋微微一笑,又寫了第四個“奈何”。頓時,舉座愕然。他又從容地添了五個字“今日雨滂沱”。主人木然地站著,賓客也暗暗為他著急,鄭老兄的玩笑開得太不合時宜了吧?不料,他龍飛鳳舞,瞬息間寫就了祝壽詩:“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李公壽,壽比滂沱雨更多?!迸e座拍案叫絕,無不折服。
此詩之所以不同凡響,出人意料,不僅在于運用頂真法,首尾蟬聯,氣勢暢達,更主要的是運用了“逆挽”法。詩的前兩句下筆平平,似乎不符合祝壽的語體色彩,但卻合時合理(當時正好下雨),這是蓄勢興波;后兩句筆鋒陡轉,推出新意,巧應祝壽主旨而妙趣橫生。以其“逆”(與原先反方向)而“挽”(翻出新意)之,收到了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
時值秋末冬初的一天,鄭板橋與幾個好友置身湖畔觀賞雪景。那雪花不溫不火、有條不紊,真?zhèn)€是梨花片片如柳絮盈盈,在微風的吹拂下慢慢飛舞、飄落。鄭板橋觸景生情,不禁隨口吟詩道:“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皆不見?!?/p>
此詩堪為典型的“逆挽”詩,前三句平淡無奇,除了可使人想到雪花紛紛揚揚的情景外,再無詩意;而第四句一出,卻是點睛般活化了詩體,突出了詩意。最后一句聯想生發(fā),由實而虛,不僅使前三句詩不再索然寡味,而且還逼真形象、巧妙細致地描繪出雪花和蘆花融成一片的撲朔迷離、恍若仙境的美麗景象。
“逆挽”法是一種深謀遠慮的表達藝術,是一種出奇制勝的創(chuàng)作手法,它充滿了“樸”與“靈”的辯證法。這種方法,古人也有論述。如:明代文學家譚元春在《題簡遠堂詩》中說:“必一句之靈,能回一篇之運,一篇之樸,能養(yǎng)一句之神,乃為善作?!彼麖娬{的就是以“靈”句取勝和蓄勢的作用,與“逆挽”法的內蘊是相同的。
【乙白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