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木匠出生在木匠世家,世代在米字鄉(xiāng)鎮(zhèn)上制作木器,有一家木器店,那就是他的家。樓下是店,樓上是家。張木匠從小就看他爺爺和他父親在店里做木器。從面盆、浴盆、水桶、鍋蓋、腳盆到馬桶什么的,凡是日常用品,他們都做。最開心也最忙碌的是,鎮(zhèn)上誰家閨女要出嫁了,來定做嫁妝中的整套木器。一般都是在冬季,外面雖然寒冷,但店里卻熱火朝天,平日臉板板的他爺爺和他父親,便有了難得的笑容。
在這樣的日子里,他們對年幼的張木匠也格外的寬容,允許他動店里的東西,包括他們的用具,張木匠就獨自坐在邊上,找塊邊角料,像模像樣地鼓搗起來。他喜歡隨心所欲地弄些小玩意,像小狗小貓什么的,但往往弄成四不像。他爺爺和他父親常常拿這個取笑他,作為飯桌上的笑料。張木匠也不生氣,他們笑他們的,他做他的,自己開心就好。
但有一點他們還是蠻肯定的,那就是他做事認真、吃苦耐勞,常常弄傷了手,也不哭不鬧,像個木匠世家的后代。
張木匠依舊熱衷于做他的小玩意,四不像,而且對自己的東西十分寶貝,都偷偷地藏在自己的小床底下,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把這些小玩意從床底下找出來,跟它們做游戲。玩貓捉老鼠啊,貓狗打架啊,小孩子過家家啊……在游戲中,那些四不像都活了,都有了生命,他給它們配音,將游戲進行得有聲有色。家里就他一個孩子,但他不寂寞,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張木匠十三歲的時候,他爺爺走了。
毫無疑問,張木匠就成了他父親的幫手。作為木匠世家的后人,他開始正式學藝,以便將來接過祖?zhèn)鞯囊吕彙K赣H是個非??量痰娜?,苛刻到一夜之間張木匠就得學會他的十八般武藝。在學藝過程中,只要張木匠犯了錯,不管大錯小錯,他父親都會暴跳如雷,不管手上拿的是斧子還是木塊,直接往他身上砸。有一次差點要了他的命,因為斧子砸在他的心口,張木匠被砸昏了。
張木匠的母親心痛得直流眼淚。
他父親一拍桌子,竟將飯桌掀翻了。
他父親怒吼道:“哭什么哭!現(xiàn)在不學好,將來有你哭的時候。”
張木匠聽母親說,他父親也是這么過來的,他爺爺也是個苛刻的人,有一次他父親不長記性,他爺爺將火紅的鐵鉗扔過去,燙傷了他父親的腳。這是木匠世家的規(guī)矩,嚴師才能出高徒。他母親說:“這都是為你好,你不要記恨你父親?!?/p>
張木匠搖搖頭說:“我知道?!?/p>
張木匠也是個不長記性的人,每當空閑的時候,他依舊會童心泛濫,依舊會專心致志地雕刻他的小狗、小貓、小老鼠和小娃娃。因為他喜歡。而他父親最看不慣他雕這些小玩意,認為他玩物喪志。只要被他父親看到,他父親就會暴跳如雷,奪過他在雕的東西,扔到門外面的街上。也正因為如此,木器店的門口,常常候著不少鎮(zhèn)上的孩子,見到有東西扔出來,就拼命地搶,爭吵,打鬧,有一次還打破了頭,結(jié)果兩家的父母拖著孩子到店里來理論。
但張木匠并沒有停止他的“胡鬧”,而是做得更隱秘了。只在他父親有事出去時,才瘋狂地雕刻這些東西。他雕刻的小玩意越來越精致了,簡直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他家的老花貓就常常從他的床底下,拖出他雕的小老鼠來吃,在小老鼠身上咬滿了貓的牙印,卻始終未能如愿。一通百通,張木匠雕刻的技術(shù)比做木器更精湛,他什么都能雕刻,十二生肖啊,各種家禽啊,天上飛的水中游的,凡是他見過的東西,他都能雕刻出來,跟真的一樣。
由此,他的床底下塞滿了小玩意。
張木匠二十歲結(jié)婚,媳婦是鎮(zhèn)上的姑娘,心地善良,十分勤勞,而且孝敬公婆;唯一讓人遺憾的是,一直沒有給木匠世家生個傳宗接代的娃。見兒媳婦幾年沒有動靜,張木匠的父母急壞了,但木匠家歷來厚道,張木匠的父母除了燒香求佛之外,對兒媳婦并沒有絲毫的怨言,逢人只道兒媳婦的好處。到了張木匠三十歲那年冬天,張木匠的父親得了傷寒癥,最初也沒把它當回事,誰知病情一天天加重,吃了幾個月的中藥也不頂事,到了第二年的開春,在一個倒春寒的大雪天,竟撒手歸西了。
臨終時,張木匠的父親說要去問問閻王與判官,他家世代積德,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咋到了他兒子輩上,就斷了香火呢。
張木匠的父親去世后,張木匠的母親就像掉了魂似的,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勉強熬過了三個月,也抑郁而去。不到半年時間,父母竟雙雙離去,張木匠悲痛難當,也大病了一場。張木匠的媳婦更是天天以淚洗面,瘦得沒有人樣。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寂寞,張木匠雖然也做些木器,修些木器,空閑的時候他就雕刻小玩意,他不能讓自己空閑下來,尤其是他的心,唯有雕刻這些東西時,他才能淡忘心中的悲傷。那是他為自己的孩子雕刻的。張木匠的媳婦成天沒有事做,心里也恐慌得很,有一天她將張木匠藏在床底下的小玩意,統(tǒng)統(tǒng)搬了出來,在店門口搭了個鋪子,將小玩意陳列在鋪子上出售,她就坐在門口,望著街上來來回回的人群,才松口氣。只有在做買賣時,她才能暫時忘卻恐慌。
讓夫妻倆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小玩意深受人們的喜愛,生意相當?shù)募t火,而且收益也不錯。
張木匠和媳婦一合計,做小玩意比做木器合算多了,而且這樣一來,媳婦也有事情做了。于是乎,張木匠除了實在推脫不了的舊木器維修之外,就全心全意地雕刻起他心愛的小玩意來了。到了這年年底,張記木器店成了張記玩具店。有些頭腦靈活的商家,便找上門來,和張木匠商談玩具營銷的事宜,具體地說,就是張木匠生產(chǎn)的玩具,全部由他們經(jīng)銷。但張木匠拒絕了。他喜歡雕刻玩具,但更喜歡大人們帶著孩子來店里買玩具,看到孩子挑中自己喜歡的玩具那份喜悅,他心里比吃蜜還甜。還有他的媳婦,同樣喜歡孩子,喜歡抱抱孩子,和孩子們一起歡笑。唯有在這種時候,媳婦才會忘掉心里的悲傷,滿臉天真而又純粹地歡笑。如果沒有孩子們來店里買玩具,店里冷冷清清,他真的難以想象,這日子還怎么過下去。
張木匠的玩具與眾不同,即使是一只小狗、一只小貓,也沒有兩只是一模一樣的。他只雕他心里的小玩意,而且隨心所欲,心里怎么想他就怎么雕,隨時會改變它們的形象。張木匠雕得最多的是木偶、洋娃娃,或許是自己沒有孩子吧,他在雕刻中傾注了諸多的情感。它們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有一天他媳婦靈機一動,就動手給這些洋娃娃做衣裳,唐裝啊,裙子啊。洋娃娃穿上這些花花綠綠的衣裳,就更美了,令人贊嘆不已,而且價格也叫得高。
從這之后,夫妻倆的生活就踏實了,日子過得開心,近乎于美滿了。
盡管他們倆沒有孩子,但他們所做的玩具卻給很多很多的孩子,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美好的童年回憶。每當前來買玩具的孩子甜甜地、奶聲奶氣地叫他們叔叔阿姨、伯伯嬸嬸時,他們感到異常的滿足。這是他們倆最最欣慰的。
歲月匆匆,一晃又是五個年頭過去了。有一天,張木匠去木材場購買木材,從木材場回來的路上,經(jīng)過曉義巷口時,一只木偶從某家的窗口扔了出來,滾到了張木匠的腳邊。張木匠撿起來瞧了瞧,是他做的。但這個木娃娃已經(jīng)臟得不成樣子,破爛不堪得不成樣子,臉上坑坑洼洼的,被鐵釘什么的戳得五官都不分了,還有只手臂斷了,手也不知哪兒去了。張木匠瞧著木偶,就像瞧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突然感到心痛。
“我雕這些娃娃做什么呢?難道是讓它們?nèi)ナ芸嗟膯?”
張木匠悶悶不樂地回到家,媳婦問他怎么啦?木材沒買到?張木匠搖搖頭,便將手中的破娃娃遞給她看:“路上撿的?!毕眿D看了看說:“破了,被人家扔了,這很正常啊?!睆埬窘痴f:“你說會不會太罪過呵?畢竟也是個小人啊?!毕眿D笑話他道:“這是木頭做的,又不是真人,你想多了吧,呆子?!睆埬窘尘头磫査?“佛像也是木頭做的,為什么大家要三拜九叩呢?”媳婦說:“大家拜的佛,又不是佛像,好不好?”張木匠說:“都一樣?!?/p>
張木匠說著去維修這個破娃娃。他覺得木偶與小人是一樣的,就如同佛與佛像是一樣的;因為在他一刀刀雕刻的過程中,他已經(jīng)往這個小人兒身上傾注了感情、思想,甚至靈魂。張木匠雖然有這種感覺,但無法將這種感覺向他媳婦說清。對于這個破娃娃,他深感愧疚,將它刨光之后,重新雕刻;他沒有再把它雕成娃娃,而是雕成了一尊袖珍的佛像。這就好比一個人受盡了磨難,終于修得了正果,立地成佛。他媳婦一看,哇,觀世音菩薩!便在家里供了起來。
一個原本受人虐待、遭人拋棄的破娃娃,現(xiàn)在被媳婦供在神龕里,天天焚香點燭,奉以水果,這真是一個下地獄,一個上天堂。張木匠由此得到了啟發(fā),他開始雕刻佛像。他每雕一個木偶,就雕一尊佛像。一尊觀世音菩薩坐在蓮花上,胸前豎起一指,在默默誦經(jīng)的佛像。張木匠就拜托觀世音菩薩保佑木偶。他堅信,從此以后,木偶就不會受苦受難,只會永遠快樂。
張木匠家恢復了昔日的祥和和喜悅。
在南宋初期,小康王剛逃到江南時,被金兵追趕,有一次走投無路時,一位江南姑娘救了他,當小康王躲過追兵順利脫險后,姑娘為了確保他的安全,和免遭金兵的污辱,便親手結(jié)束了自己的性命。后來小康王一登基,就將那個救命恩人冊封為娘娘。故事就這么一個,但后世卻出現(xiàn)了許多版本,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娘娘。張木匠所在的這個小鎮(zhèn),就有過其中一個版本的娘娘,鎮(zhèn)上有過一座娘娘廟,在“文革”時被毀了。
到了政策相當寬松的年代,信佛不再是一種迷信,小鎮(zhèn)百姓就集資重建娘娘廟,鄉(xiāng)親們就把雕刻娘娘像的重任交給了張木匠。張木匠卻婉言謝絕了。他只會雕雕小玩意,十二生肖啊,木偶啊,要雕真人那么大的娘娘像,一來沒那么大的木料,二來他怕自己雕砸了,對不住鄉(xiāng)親們的信任。但他媳婦卻不依他。她說:“這是好事啊,娘娘就是送子觀音菩薩的化身,聽我父母說很靈驗的,你雕嘛,娘娘會保佑我們多子多福呢?!睆埬窘诚?“還多子多福呢,能不絕后就謝天謝地了?!?/p>
但最終張木匠還是答應了下來。
“可是怎么雕呢?我又不知道娘娘長得怎么樣?”
他媳婦說:“這個還不容易嗎?你雕過那么多的觀世音菩薩像,隨便照一個雕就成了。”
“那不成菩薩像了?”
“娘娘在人們心目中就是一個菩薩啊。”
“不行,菩薩是菩薩,娘娘是娘娘,她應該有菩薩的威嚴相,但更應有娘娘的親近感?!?/p>
第二天,張木匠告別了媳婦,帶著干糧和紙筆,跑遍了周邊的廟宇,畫了無數(shù)張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半個多月跑下來,終于對娘娘的造型有了個底,這才匆匆回家。張木匠將自己關(guān)在樓上,日夜地畫,但就是畫不出心中那個朦朧的造型,這令他痛苦不堪。直到有一天,他從樓上下來,瞧見媳婦抱著一個來買木偶的小孩,站在陽光中逗他玩的情景,突然靈機一動,返身沖回樓上,畫下了娘娘抱個男孩的造型。
“對,這就是我要找的娘娘像。”
他拼命地畫,瓜子臉,柳葉眉,丹鳳眼,小巧的鼻子,櫻桃小嘴,盤起秀發(fā)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修長的脖子,豐滿的胸脯,細腰圓臀,平坦的小腹和修長的雙腿,懷抱中的男孩仰望著她,而她迷人的眼睛則望著萬民……總的說來,她是一個善良無比、心腸特軟的溫柔佳人,一旦做了娘娘,人們的意愿肯定會滿足的。當張木匠將成稿的畫像給媳婦看時,媳婦頓時尖叫起來:“好美啊!”
張木匠說:“那就是她了?!?/p>
多少日子以來,一直壓在他心上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了,他激動地叫媳婦炒幾個菜,自己打來了酒,與媳婦開懷暢飲。幾杯酒下肚,張木匠和媳婦手牽著手,回到臥室,解帶寬衣,春風幾度。那份恩愛,那份幸福,令人永世難忘。
第二天張木匠就和媳婦分床而睡,吃了三天素,便沐浴更衣,第四天一早就挑著工具和鋪蓋來到了娘娘廟。木料早已運來了,有一噸多重,兩米多高,三個人手拉手才合抱得過來,放在娘娘廟的大殿里。張木匠將廟門緊鎖,獨自在廟里雕刻。
張木匠沒天沒夜地雕刻,餓了就扒幾口飯,繼續(xù)雕刻;困了在地鋪上睡一覺,挖開眼睛繼續(xù)雕刻。一日三頓是他媳婦送來的,但張木匠常常忘了吃。媳婦瞧著他一天天地消瘦下去,頭發(fā)亂得像長毛,衣服臟得熏人,就叫他回家一趟,洗個澡,換身衣裳,然后飽飽地吃一頓,睡個好覺,明天繼續(xù)雕。但張木匠異常陌生地盯著她,也不說話,就把廟門關(guān)上了。媳婦在門外喊,你這樣下去怎么吃得消啊!張木匠沒有聽到。
張木匠已經(jīng)聽不到任何聲音,也看不到任何人了,他在他那個精神世界里,除了心中的女神,再也沒有其他了。有一次媳婦想進門來瞧瞧他雕得怎么樣,被他一口回絕了。在沒有雕好之前,誰也不能進廟。又一次媳婦說,有個重要的消息告訴他,他也不聽,說等以后再說吧。他雕啊雕啊整整雕了兩個多月,終于,一尊栩栩如生的娘娘像落成了。張木匠瘋了,在廟里狂奔,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突然昏厥在廟里。
他媳婦去送飯,叫了半天,無人應答,請人翻墻進去,才把張木匠抬回家。
娘娘廟舉行開光儀式那天,娘娘廟里人山人海,人們驚嘆于張木匠的手藝,無不拜倒在娘娘像前,焚香點燭,頂禮膜拜。只有張木匠的媳婦沒有去,因為張木匠依舊在昏迷。從遠處傳來的鞭炮聲、鑼鼓聲和喧嘩聲,讓張木匠的媳婦聽了心酸,她握著他的手,默默地流下眼淚,默默地祈禱著?,F(xiàn)在娘娘開光了。開光了就靈驗了。她求娘娘保佑丈夫趕緊醒來。
她一直坐在床前守著他,等待他的醒來,她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訴他,張家有后了!已經(jīng)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的她,終于在自己的眼淚中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