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克服長期以來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弊病,使作文教學真正回歸生活的本真呢?這是語文教師當前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采取下面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觀察體驗,用眼捕捉生活;開展活動,用心投入生活;積累素材,用筆記錄生活。
關鍵詞:生活;書寫;作文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9-050-001
隨著課改的深入,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所接受和運用。然而,并非具有了回歸生活的強烈意識,就能指導學生寫出多彩靈氣的習作來。在實踐操作的層面上,一些作文課堂仍然無奈地停留在背離生活的狀態(tài)之中。如何克服長期以來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弊病,使作文教學真正回歸生活的本真呢?
我認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真情是作文的靈魂。下面談幾點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觀察體驗,用眼捕捉生活
葉圣陶老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彼?,觀察體驗生活是素材積累的前提條件,創(chuàng)作時,必須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自己周圍的世界。
那么如何觀察,觀察什么呢?第一,觀察社會,把握時代的脈搏,我們不但要關心國家大事,比如罕見的大雪災,震驚人心的汶川地震,精彩紛呈的世博會,也要關注社會上的小人物,比如街頭行乞的乞丐,集市上的小商販等。第二,觀察自然。我們農村孩子沒有過多的旅游的機會,所以,先讓學生們從身邊的風景開始,引導學生擁有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春天的小草青青,夏天的綠樹成蔭,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都可以成為我們用心觀察感受自然的美之所在。第三,觀察家庭和學校里的人和事。這些是學生每天的生活內容,其實每一天都有精彩和感動在發(fā)生著,所以要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特點,觀察事情的變化,觀察細節(jié)的發(fā)生……
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彼裕龑W生擁有一雙學會發(fā)現、學會觀察的眼睛,學生自然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二、開展活動,用心投入生活
詩人何其芳說:“生活是多么的廣闊,生活是海洋?!鞭r村學生生活范圍比較小,活動節(jié)目也比較少。要使學生筆下有東西可寫,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到廣闊的生活中去積累素材。
所以,教師有意識地開設一些課內外活動,是引導學生投入生活的一個有效途徑。
課內活動比如興趣活動,組織學生下棋、打球,培養(yǎng)健康的愛好;智力活動,組織“有趣的字謎”“走迷宮”開拓思維;能力活動,組織“小小辯論賽”“小小外交家”,讓學生享受語言的美妙。課外活動,比如配合學校主題活動——“學雷鋒做好事”,讓學生主動去從生活的各個層面多做好事,并且積極地記錄,也可以觀察別的同學做好事的情景。再比如,學校組織的“四愛一體驗”活動,在觀看了光盤之后,給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為父母做一件事情表達感恩之情。這樣,就會引導學生用心投入生活。
三、積累素材,用筆記錄生活
進行作文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作文所反映的生活面是十分廣闊的,作文所能反映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作為寫作的材料。為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學有所獲,應注意指導學生養(yǎng)成隨時積累素材的好習慣,比如:
1 寫日記的習慣
鼓勵學生記下生活中的點滴心動,發(fā)揮日記的作用,讓學生及時將生活中的各種情感(委屈之情、悲傷之情、快樂之情、煩惱之情等)裝進日記本。
2 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引導學生走進學校的圖書室,并且親自進行指導選擇書籍,閱讀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摘要和精彩句摘抄,并且,專門定做摘抄本,記錄古詩名句、精彩片段,并且在晨讀之時互相交流,讓學生讀背。
3 經常練筆的習慣
采取鼓勵和獎勵的措施,讓學生積極練筆,把平常自己感悟特別深的事情,隨時寫下來,記錄自己生活中片刻的感悟,深刻的感動,作文與生活天然聯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對學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把這樣的練筆當成一種快樂。
4 隨時整理保存的習慣
我還把學生中優(yōu)秀的文章整理成冊,相互傳閱,然后再讓他們把搜索到的有用的材料記錄下來,整理成一本小冊子,這不僅為他們現在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為以后的習作埋下伏筆。
四、感情悟理,用愛表達生活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一篇作文的靈魂,而這,恰恰是我們的學生作文里所缺失的,所以,日常教學和活動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
總之,在《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背景下,作文教學應當力除陳弊,讓作文進人生活,讓生活進入作文,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激勵學生真實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在真誠擁抱生活的基礎上抒發(fā)心靈深處的真實情愫,成為一個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這也體現了語文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的大語文觀。
愿我們語文教師都能帶著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會作文,作文教學扎根于生活這片沃土,就一定能長出嫩綠的新芽,開出燦爛的花朵,也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