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合理調節(jié)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實現(xiàn)師生之間情感的協(xié)調和共鳴。提高課堂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動之以情;師生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9-100-001
語文是一門洋溢著情感魅力和人文氣息的學科,語文教材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極好的媒介物。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合理調節(jié)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實現(xiàn)師生之間情感的協(xié)調和共鳴,提高課堂語文效率。那么,如何讓情感洋溢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中呢?
一、情境導入,渲染洋溢情感的氛圍
俗話說:一石擊起千層浪。一下子把學生的心抓住,為整堂課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開端。許多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巧妙地設計導課語言,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就像新授《臺灣的蝴蝶谷》一課,在介紹黃蝴蝶谷時,學生根本沒有真實的體驗,但是當教師把介紹蝴蝶谷的錄像展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時,學生們立刻被蝴蝶谷那如畫的景色吸引。蝴蝶谷那色彩斑斕的蝴蝶讓學生們大開眼界。真實的鏡頭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再閱讀課文,學生就不會認為課文的文字是那么空洞、難以理解,而是想通過閱讀,去感受蝴蝶谷那綺麗的景色。
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讓學生身臨其境,聯(lián)系已有的經驗,去體會、去感悟,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中洋溢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引領,做好洋溢情感的示范
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情感具有彌散性,或者說傳染性,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別人,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情感的這一特點,以情育情。
比如可用優(yōu)美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悟,去體會,去聯(lián)想,去想像,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為積累和運用語言打基礎。
如在講授二上教材中《識字 1》時,我便抓住金秋十月江南水鄉(xiāng)的迷人景色為起點,體會水鄉(xiāng)在飄渺的煙波中,在蕩漾的漁歌聲中,在皎潔的月光中那種迷人的景色,要求學生吟誦課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后,學生便自然而然的投入自己的情感。
也可使用角色的體驗,讓學生人情入境的演一演,通過角色表演,讓學生把“蓄積”的情感抒發(fā)出來。角色表演的過程,伴隨著思維的過程,語言內化、錘煉、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情感豐富的過程。如教學《狐貍和烏鴉》時,要想在課堂有效時間內使學生盡可能快而準確地把握住狐貍和烏鴉的個性特征,我選擇了讓學生自己挑選感興趣的人物和片段,自由組合扮演課本劇的形式,課堂氣氛融洽,學生興趣也高,仿佛一下子原本的教室就成了故事中的森林,而自己則成了在原始森林里的小動物。那堂課,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效果也很不錯。
三、關注教材,抓住洋溢情感的線索
語文教材就是通過語言文字向學生敘事、描寫、抒情,進行思維訓練。語言教師要以語文的形象性、直觀性來分析處理教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
如對文章的重點語段、美言佳句要引導學生加圈加點,吟誦反復,仔細體會文章的氣勢和神韻,從而受到啟發(fā)和感染;也可通過逆向思維,正反對比,辨析總結,讓學生理解此外為什么這樣寫而不那樣寫?假如那樣寫效果如何?從而體會作者的匠心。就像學習一下《春筍》一文中有“他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土里冒出來”一句,“沖破”、“掀翻”,寫出了春筍在排除萬難后嶄露頭角,給人以大地復蘇、春筍破土而出、旺盛生長的新奇愉悅的感覺,真可為妙筆傳神。
古往今來多少文章大家往往把感受最深的事物用十分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只要我們披文人境,認真研讀,自然會感到作者錘詞煉句的功底和他們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想象,從中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感染。四、聯(lián)系生活,感受情感洋溢的過程
對生活經歷的回憶,能夠幫助學生把已有的某些經驗,轉移到對課文的情感體驗上來,但是對于學生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結合生活情境進行合理的想象,也可以幫助學生體驗課文情感。
《夕陽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導學生去觀察雨后白云的變化,了解它的姿態(tài)萬千、變化多端。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生活,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五、參與實踐,體驗情感洋溢的結果
實踐是最易于激發(fā)師生情感的教育形成。它能使復雜的教育內容變得直觀、具體、生動。所以根據(jù)學生年齡和特點,積極開展活動,能在更廣闊的空間陶冶性情,感悟生活。
如:在講《夕陽真美》第二小節(ji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朗讀這一節(jié),讀出夕陽西下時天空云朵的美麗,于是我讓學生拿起彩筆畫一畫天空美麗的景色。于是學生在藍藍的天空中畫出了五顏六色的云朵,于是我便問學生:“書本上說了三種顏色,你們?yōu)槭裁串嫵鲞@么多顏色?”借機理解了后面的省略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自然而然地把這種美融入到朗讀之中。濃濃的詩情畫意讓學生盡情體驗,讓想象展翅飛翔,讓生命的活力盡情釋放,這種狀態(tài)是自由的、寬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參與學習的興致。
總之,知識本無所謂情感和魅力,但是有情的人能把無情的知識教得有情,有魅力的教師能把無魅力的知識教得充滿魅力。讓我們低年級的語文課堂彌漫著情感吧!孩子們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去解讀、感悟那一篇篇充滿著作家豐富情感的文章。讓孩子的心跟著愛,一起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