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chuàng)建融洽和諧的班級氛圍需要多角度地引導學生自主的認識并付諸于行動之中,通過錯位、換位、逆向或多角度思維體驗,來自然營造一種生活化的真實而美好的集體生活情境,從而創(chuàng)建起一種班級交際真正的自然美。
關鍵詞:交際;和諧;營造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9-033-001
創(chuàng)建和諧融洽的班級人際氛圍,重要的是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樹立正確的交際意識和良好的交際觀,然后再引導學生如何規(guī)范自己的交際行為。結合自己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淺要談談如何從交際意識的角度來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人際氛圍?
一、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別人,學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引導學生要用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他人,評價他人;要學會蹲下身來看他人,不能用自己的好惡來代替客觀評價標準,不能僅從事件的結果來看待他人,而應該從班級的整體利益、從為事的目的以及出發(fā)點上,客觀公正地加以評價。
在班級中,我們每周有兩次民主評議會。第一次由組長主持,主要討論解決組內事情的即時事件,要求每個人都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發(fā)牢騷,不提意見,只提問題和議題方案;第二次由班長主持,主要討論重大事情,由各個小組提供重大議題的解決方案,班集體討論通過。所有民主選舉提供議案一律公開公正,學生可以贊成,可以反對,也可以棄權,以借此營造一個民主議事氛圍。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際觀和價值趨向,自覺平等客觀地對待他人、評價他人,以此來營造一個公正客觀的輿論氛圍。
二、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他人,學會設身處地,寬容諒解
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岳曉東說:“學會傾聽,才能學會理解與尊重。”傾聽是了解的基礎,也是理解和尊重的前提;學會運用合理與不合理情緒療法去分析問題,去推斷行為背后所蘊含的意識和信念,去剖析他人合理行為中所包含的不合理一面,去剖析他人不合理信念中所隱含的合理因素,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尊重和寬容他人,也便于更好地幫助他人。
例如:一個姓陳的學生經常早自習遲到,而且經常直言不想參加課間操,輪值班長警告了他幾次,可是每次他都是“起晚了”或者“不想起”,他自己也明顯的苦悶憂郁、不知所措。究竟為什么?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班長到他家里玩,聽他訴說了自己的苦衷:原來由于骨骼發(fā)育太快(初二已經1米86了),加上營養(yǎng)不良,他經常骨頭酸痛,慵懶不想起床。再加上父母在外地打工,沒人喊他,所以才經常遲到。知道了這種情況,班長組織開展了一次“假如我是陳××”活動,同學們紛紛站在他的角度來談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并且也讓他談談自己的感受。同學們不僅沒有再埋怨他,反而幫助他買了一個小鬧鐘,并且由同路的王冬同學每天早上去喊他。此后他再也沒遲到過。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別人,可以更好地營造一個積極向上、互助友愛的觀念氛圍。
三、站在他人的角度看自己,學會自尊自愛、自謙自重
他人是一面鏡子,最能反映出你自己在別人心日中的形象和地位。只有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比較,才能知道自己是誰,只有通過他人的眼光,才能確定自己的獨特價值和意義。站在他人的角度看自己,不僅可以消除自以為是的意識。而且可以平息自高自傲的心態(tài),還可以清醒地看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消除內心的自卑感。
班級經常舉行的“我最想對你說”、“給……×××的一點建議”、“眼中的×××”等匿名建議與公開讀信活動,讓很多同學認識到了:自以為重要的事情,別人卻不以為然,甚至漠不關心:自己以為的正確主張,原來并沒有多少人贊同,甚至全部反對;自己以為錯誤并為之而苦惱不已的行為,在大家的眼里有時卻成了自己優(yōu)點……通過這樣的活動,潛移默化中削減了學生自我意識中的消極自卑、妄自尊大因素,也不斷地磨尖了自我意識中的積極、自尊自愛因素,以此來營造一個寬松融洽、自信自愛的氛圍。
四、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學會保持獨立個性、獨特魅力
有了別人做鏡子,并非要按照別人的希望去塑造自己,而是要在借鑒和吸納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自己個性,使自己明確:正是這種差異構成了個人獨立的個性和獨特的個人人格魅力,也正是這種差異促成了班級豐富多彩而又和諧融洽的班級人際關系。有一次,我的一位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和我聊起中學時的學習方法,說道:“徐老師,其實那時候你講的解題方法我根本就沒用過。”這句話,對我的自信心真是一記沉重的打擊??墒潞罄潇o地想一想:當時她的作文為什么寫得好,不正是因為她沒有按照老師的思路和方法去生搬硬套,而是富有個性化的優(yōu)美創(chuàng)造,才吸引了老師嗎?而老師的欣賞則更加激發(fā)了她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學生之間的交際不也如此嗎?教師要欣賞學生的個性,同學之間也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個性,而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都要學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不斷地提升自己;保持獨立的個性、獨立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不斷地豐富個人的人格魅力,以此來營造一個充滿個性色彩、富有創(chuàng)造魅力的豐富多彩的班級人際氛圍。
班級就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圖式,每一個學生都在有意無意地把家庭影響、社會影響自覺不自覺地帶到班級這個小社會之中,每個學生也在自覺不自覺地扮演著一個初級的社會人的角色,由此造成了班級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因此,班主任應該適時地把家庭、社會的消極影響轉化為積極的意識與行為,引導學生正確地處理好班級人際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以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的發(fā)展,利于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的充分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