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理想的音符在心頭跳躍,叮叮咚咚。
如果理想是一首歌,那么理性的旋律如山間清泉,帶著自然的聲響。
理想與理性同行,人生才會豐富。
人生貴在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莫扎特5歲時立志當(dāng)音樂家,由于他的天賦和刻苦努力,后來成為震驚世界的音樂家;班超為了理想投筆從戎,輾轉(zhuǎn)征戰(zhàn),開拓河山;周恩來懷揣夢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窮其一生,身體力行;巴爾扎克堅信“彼以劍鋒創(chuàng)其始者,我將以筆鋒竟其業(yè)”,成為文壇的拿破侖……人無志不立,理想是人生的航標(biāo)燈,是奮斗的催化劑,指引一代代人闊步走向成功的殿堂。
理性與理想,密不可分。沒有理想的理性注定是令人窒息的一潭死水,而沒有理性的理想也只能成為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
古羅馬帝王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寫道:“一切事都要遵從內(nèi)心的自然神明?!边@個“內(nèi)心的自然神明”,就是睿智與理性,是對客觀規(guī)律的遵從,是對人生的清醒認識。失去了理性,人注定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理性恰如一個人想登上高墻,見墻邊有一架梯子,于是奮力而堅定地往上爬,歷經(jīng)辛苦后卻發(fā)現(xiàn)梯子搭錯了墻頭。
斯大林曾說:“偉大的行動建立在偉大的目標(biāo)之上?!闭J真地審視自己,讓理性做心靈的主人,我們才不會淪為一個莽夫,才不會使人生偏離理想的軌道。
弗洛伊德將人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重境界,也許我們沒有臻于“超我”的慧根,但我們可以做到“自我”,一切遵從于心,用智慧堅定信念,用定力排除干擾,用理性指引人生。
人生路上,讓理想與理性同行,共同奏出雄渾奔放、振奮人心的人生樂章,奏出意氣風(fēng)發(fā)、一瀉千里的生命交響曲!
點評
本文的突出特點就是行文嚴(yán)謹(jǐn),絲絲入扣。文章先以莫扎特、班超、周恩來、巴爾扎克等人為例,說明人生貴在立志,然后引用《沉思錄》中的名言和“搭錯梯子”的例子,有力地闡釋了理性與理想的關(guān)系。
【指導(dǎo)并置評:王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