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議論文的語言,筆者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話:“畫鬼神易,畫犬馬難。”這句話是說鬼神無形,怎么畫都行,自然就易;犬馬有形,人人皆見,哪一點畫得不像,旁人都能發(fā)現,自然就難。議論文的語言首先是準確,其次是簡潔、具體。但在寫作中,很多學生卻不把準確、簡潔、具體當回事,只是想方設法在文中堆砌一些漂亮的詞語,導致了文章空洞無物。因此,重視議論文的語言,特別是重視準確、簡潔、具體這三個要求是我們寫議論文必須注意的。
議論文是要表明自己對事件、現象、人物等的看法,為此,議論文的語言可以分為“引述”和“表述”兩種類型。引述是轉述他人的事件、現象、言論等,這是發(fā)表自己看法的基礎和依據。表述就是針對寫作時確定的關鍵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下面筆者就從這兩個大的角度來談談如何使議論文的語言準確、簡潔和具體。
一、引述
(一)準確
1.選詞、引詞準確。這里所說的“選詞、引詞”的范圍是指命題者給我們提供的材料、話題、標題等信息。這里的“準確”是指我們審題時,必須首先從所給的那些信息中篩選出一個“核心詞”(材料作文必須篩選,話題、標題作文是放開思維,把所給詞語換成自己理解的詞語),這個詞語要始終貫串文章。這個“核心詞”一定要和命題者所提供的信息密切相關,這樣才能保證它的正確,保證文章的立意角度準確。
2.選材、引材準確。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我們一定會引用一些材料來作論據,那么這時,我們必須準確地陳述材料,讓它充分地發(fā)揮作用。在引述時,既要做到所引材料的真實,不信口雌黃;又要做到陳述材料的客觀,不添油加醋。
(二)簡潔
1.三言兩語說事件。記敘文和議論文的區(qū)別就在于記敘文可以詳盡地敘述事件,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而議論文則主要是表達作者的認知。因此,在寫作議論文時,再大的事件,我們都應該學會用三言兩語概括出來。
2.一個細節(jié)展精神。當需要一個人物來做論據時,我們不用講述他的一生,而只選用和我們寫作的“核心詞”有關的一個細節(jié),就可以讓這個人物走入文中。如“弘一法師落座時,輕搖藤椅,以免傷害蟲蟻”,這一小小的生活細節(jié),就可以讓我們看到弘一法師對生命的尊重。
(三)具體
具體不僅僅是指使議論文的語言不空洞,更指讓議論文的語言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顯得生動,有感染力。因此,下面就在引述材料的基礎上講講怎樣讓議論文的語言真實而生動。
1.引用、化用。生活中有很多格言警句、成語俗語、經典歌詞,我們可以直接拿來放入文中,也可以經過加工變?yōu)樽约旱恼Z言。如,“感時”花可以帶淚,“恨別”鳥鳴可以驚心;心潮澎湃時“驚濤拍岸”,超脫曠達時“水波不興”。這些詩句的化用不僅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而且具體、感人。
2.巧用修辭。在引述材料的時候,如果我們借用一種或多種修辭手法,那么我們所引述的語言就更具感染力了。如,“今天,我不想談‘從小偷針,長大偷金’的諺語,也不想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更不想講‘失之毫厘,謬之千里’的大道理。我只想給大家談談怎樣面對小的問題。”雖然只有短短幾句,卻連用了三個經典語句,構成排比句式,開篇響亮,文采飛揚,感染力強。
二、表述
(一)準確
1.觀點鮮明,思想健康。一篇好的議論文之所以能感染讀者,說服他人,最突出的就應該是文章鮮明的觀點,以及文章給人帶來的積極影響。為了達到這一點,筆者提倡在開篇就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思想健康,態(tài)度積極),然后以其為中心,讓它在每一個層次中都有所體現。這也就是“一個中心,層層展現”的方式。
2.使用詞語要準確。我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對于形容詞、副詞的選用一般不使用諸如“可能”“大概”“也許”“左右”等不確定的詞,而多使用“堅決”“更”“甚至”“我認為”等詞語。因為那些模糊的詞語在表述觀點或情感時,缺少一種自信,會降低說服力。
(二)簡潔
1.過渡、銜接要點到為止。在引述材料和表述觀點之間,我們往往會用一些牽引過渡的語言。這些語言,筆者認為應該是點到為止,切不可長篇大論。畢竟它只是一個鋪墊,而不是表述的重心。這里的“點”是指從引述的材料中以及文章的觀點中,提出一個相關聯的“契合點”,以這個點為紐帶,引出自己的看法。
2.點評要一針見血。我們表述的觀點不是憑空的議論,而是有針對性的點評。那么在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時,一定要在事件、現象、人物的基礎上,用最少的語言表明自己對這些事件、現象、人物的態(tài)度和看法,不拖泥帶水,不啰里啰唆。如,“人人都說,詩人喜歡春天,畫家喜歡春天,他們不是一般的喜愛,而是比別人多出十倍、百倍的狂愛?!边@位學生想強調詩人、畫家比一般人更喜愛春天,本來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了,偏要肆意夸張。用詞雖多,卻讓讀者難以理解。這樣還不如平實一點,直接說“他們都對春天有一種濃烈的愛”。
(三)具體
1.感情濃烈,褒貶鮮明。對事件、現象、人物的評判,我們一定會因自己的主觀認識不同,而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那么,用感情色彩鮮明的詞語來表明自己的情感傾向,就會使文章的語言具體、形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2.借用各種表達技巧。當觀點形成后,我們除了直截了當地陳述外,還可以運用恰當的表達技巧。如,“類比”“對比”“反諷”等。在論述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恰當地、準確地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手法,那么就會使文章觀點鮮明,感染力強,使文章富有文采。
只要做到以上幾點,我們在寫作議論文時,語言就能做到準確、簡潔和具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