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薄度龂萘x》中對曹操的評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我覺得羅貫中說曹操是“亂世之奸雄”,有失偏頗。我們在讀歷史小說的同時還要讀點正史,這樣才可以對一個歷史人物作出全面的評價。在閱讀《三國演義》之后,我又閱讀了《三國志》,從而對曹操有了全面的認識。
曹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是自《詩經(jīng)》后重振四言詩的第一位作家,他的五言詩也頗具樂府民歌的色彩。他的文章寫得簡約嚴明,不拘舊格,魯迅曾經(jīng)把他譽為“改造文章的祖師”。他和曹丕、曹植并稱“三曹”。父子三人以其顯赫的政治地位和杰出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才能成為建安文學(xué)的領(lǐng)軍人物?!皩飘敻?,人生幾何”,他面對美酒而高歌,感嘆人生能有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他面對憂愁困苦,借酒消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尊重人才,唯才是舉。
曹操是一位寬厚曠達的領(lǐng)袖。說他心胸曠達是有證據(jù)的:如果他不是心胸曠達,怎會有“以大將軍讓紹”的忍讓?“於是以袁紹為太尉,紹恥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辭,以大將軍讓紹?!?《三國志·魏武帝本紀》)如果他不是豁達大度,怎會有當關(guān)羽走時“彼各為其主,勿追也”的感嘆?如果他不是寬厚仁愛,怎會有郭嘉喪“臨其喪,哀甚”的悲痛?這一切都說明了曹操心胸曠達。
曹操是一位縱橫捭闔的政治家。曹操參與的大小戰(zhàn)役有許多。如破黃巾,斬劉辟、黃邵;被征三郡烏丸,東蹋頓;攻下邳,絞呂布。還有官渡之戰(zhàn),曹操以“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的情況戰(zhàn)勝“兼四州之地,眾十余萬”的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幸嗎?不,絕不是!這說明了曹操有過人的軍事才能。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的,有人說曹操誘馬超之父來許昌是奸詐的。但我不這樣認為,曹操處在一個群雄角逐的年代,群雄四處割據(jù),四處擴張,為創(chuàng)立自己的王朝而拼打廝殺,在這樣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年代,挾天子以令諸侯能說是卑鄙嗎?誘馬超之父能說是奸詐嗎?不能,這些說明了曹操擁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漫步于歷史的沙灘,穿過三國的硝煙,曹操高大雄偉的身姿令我欽佩折服。壯哉,曹操!
點評
對于曹操,我們往往會沿用羅貫中的觀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是作者通過閱讀《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對于曹操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說曹操是“亂世之奸雄”有失偏頗。作者認為曹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寬厚曠達的領(lǐng)袖、縱橫捭闔的政治家,并且用大量的論據(jù)進行論證。引用是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這讓文章富有底蘊,論證有力。
【指導(dǎo)并置評:王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