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張允和(沈從文夫人張兆和的二姐)撰寫的碑文,“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簡短的16個字,概括了這位著名作家、學(xué)者一生的為人。每句后一字組成的“從文讓人”,也可以說是他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讓人,忍讓,讓他享年八十六的高壽,讓他由作家轉(zhuǎn)學(xué)者,成就大事業(yè)而享譽中外。
忍讓,讓人,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涵養(yǎng),一種大度,一種膽識,一種能力。“讓人非我弱,弱者不讓人”。
人的一生,大概有許多的窗子,可以接受陽光,照亮心靈,發(fā)展自己,成就事業(yè)。而忍讓、讓人就常常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沈從文先生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繼續(xù)寫他鐘愛的小說散文,淡出文壇,幾被世人遺忘?!皬奈淖屓恕钡纳驈奈模瑓s以大度的襟懷、超人的毅力,忍了、讓了,卻并不消沉,也不悲觀,而是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將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才華,用到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默默無聞,潛心學(xué)術(shù),寫出皇皇巨著《中國服飾史》,又一次為世人刮目相看。忍讓,讓人,乃眾妙之門。生活中多一些忍讓,多一些讓人,我們的心靈會多一些陽光,社會也會多一些和諧。
(摘自《山西農(nóng)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