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運用文本分析法和內(nèi)容分析法,以《體壇周報》為對象,歸納與分析了在中國足壇掃黑打假背景下,對中國國家隊出征東亞四強賽理性報道的特點。
2009年8月中國足壇開始了一輪販毒掃黑活動,中國足協(xié)原副主席南勇和楊一民被警方控制。此次東亞四強賽是新任主席韋迪上任后中國國家足球隊首次出征洲際大賽,國內(nèi)體育媒體如何報道,在國內(nèi)形成了何種輿論氛圍,如果有利于中國足球的長期的健康發(fā)展,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通過研究,得出結論:(1)《體壇周報》在此期間以中立報道為主,但不乏積極報道創(chuàng)造理性的輿論氛圍;(2)報道傾向既褒又貶,既為國足鼓舞士氣又不忘提醒現(xiàn)實差距;(3)內(nèi)容注意引用采訪對象的原話,不進行渲染炒作。分析得出,《體壇周報》的報道秉承了其一貫的理性報道的風格,為中國足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發(fā)展氛圍。也給其他體育報如何報道足球賽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典范。不斷探尋體育報紙和體育事業(yè)之間良性互動的規(guī)律,探討體育新聞的教育、鼓舞、宣傳功能,是體育新聞理論和體育報業(yè)人不斷研究的課題。
2009年8月中國足壇開始了一輪劇烈的反賭掃黑打假活動,半年時間成效巨大。不僅在海外踢假球的隊員鋃鐺入獄,就連前中國足協(xié)副主席南勇和楊一民也被公安控制。這一舉動表明了公安部徹底整治足球毒瘤的決心,但客觀上也讓中國足球的形象再次受到損害。又值虎年到來,中國國家隊在這種背景下出師東亞四強賽,這也是掃黑打假以來中國國家隊第一次出征洲際大賽。國內(nèi)媒體如何進行報道,如何引導國內(nèi)足壇輿論,如何正確處理中國足球和現(xiàn)實情況的關系,成為本研究的關注點。
為此本文選擇目前在國內(nèi)發(fā)行量最大,對體育受眾影響力最大的《體壇周報》為研究文本,運用內(nèi)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對2010年2月5日到22日為期 18天的足球東亞四強賽,對中國男子足球隊的77 篇報道進行了整理與分析。從總體上來說,本次報道以體育消息、體育通訊、體育深度報道和體育評述為主要報道形式。其中消息或通訊共42篇,占報道總量的54.5%;深度報道6篇,占報道總量的7.8%,評述14篇,占報道總量的18.2%。報道選題以賽前預測分析報道與賽后人物專訪為主要報道對象。也有對日本、韓國國家隊的報道,報道內(nèi)容的范圍不僅有賽事,還包括從各個方面對本次賽事的全方位報道。最值得肯定的是本次報道《體壇周報》秉承了其一貫的理性報道(理性報道是在社會責任理論和媒介服務國家利益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理性報道是指新聞報道要在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基礎上,考慮新聞可能產(chǎn)生的社會輿論,注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有利于事物的進步與發(fā)展)的鮮明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中立客觀理性的報道為主,但不乏積極的報道,合理創(chuàng)造輿論氛圍
報道立場是體現(xiàn)媒體主觀解釋和思考結構的重要參考依據(jù)。所謂輿論,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里,公眾對于特定的社會公共事務公開表達的基本一致的意見和態(tài)度。新聞媒介憑借其自身的特性、不時介入到輿論產(chǎn)生和作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歸納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1)反映并代表輿論;(2)引發(fā)輿論;(3)引導輿論。
在本文收集到的77篇相關報道中,消極報道為7篇,中立報道為49篇,積極報道為21篇。
在報道內(nèi)容上,《體壇周報》用詞講究客觀理性,不煽風點火也不自毀長城。首先,運用消息通訊的方式傳遞最新信息,力求反映并代表輿論。如中國隊2勝1平奪冠之后,全國人民為在逆境中奮力拼搏取得好成績的中國男足一片喝彩,《克韓登頂,虎虎生威》、《新科冠軍重新上路》等文就用樸實的語言刻畫出冠軍球隊的風采。其次,運用特寫來引發(fā)輿論。這類文章主要描寫球員或者教練的狀態(tài),通過對采訪對象的動作和心理描寫,一方面反映中國隊所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另一方面描述了中國隊隊員較好的心理、競技狀態(tài),讓讀者了解到這是一支斗志旺盛、狀態(tài)良好的球隊,如《這回別讓我干瞪眼》、《高考日》、《讓我首發(fā),我想進球!》等。再次,用專家專欄的方式,用專業(yè)角度引導輿論,如《東瀛教父諫言——韋主任:你的權利不能太大》、《忘記歷史才能專注比賽》等,這類文章引導球迷回歸現(xiàn)實、著眼未來,主要是想闡述一個東亞四強賽的冠軍只是一個好的開始,如果把好的成績繼續(xù)下去,在世界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才是最需要關心和考慮的問題。
通過分析,可以得出《體壇周報》無論在中國隊取得好成績或者結果略帶遺憾的時候,都秉承了報紙一貫的客觀中立的作風,以不偏不倚報道態(tài)度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客觀、真實、全面、理性的信息壞境。這也符合《體壇周報》創(chuàng)辦17年來,一直堅持內(nèi)容實實在在、分析深入細致和版面風格沉穩(wěn)平實,來倡導健康的體育精神,引導讀者欣賞體育、支持國家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2.報道傾向既褒又抑,既為國足鼓舞士氣又不忘提醒現(xiàn)實差距
在新聞報道中,如果說文字是直接體現(xiàn)出媒體的框架傾向的話,那么不同的報道類型,以及報道所處的不同版面,則是一種非語言的構建新聞框架的方式與方法。1972年麥克姆斯和肖,提出議程設置理論。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給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后順序。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么想,卻可以影響人們?nèi)ハ胧裁础蠹埖呐虐婺芊从吵鲆粋€報社對于一項事務的看法和對不同事件所給予的不同程度的重視。
從2月5日到2月22日所收集的4份《體壇周報》的版面設置中發(fā)現(xiàn),在《體壇周報》一共19個版面中,其中有4個版面是東亞四強賽的專題報道。其中第2132期和第2133期的頭版頭條都為中國國家隊的報道,可見《體壇周報》給予了中國足球隊足夠的關注。
其次在排版過程中,也非常注意文章的關聯(lián)性和搭配性。以2月5日第2132期《體壇》為例,頭版《高考日》和《忘記歷史才能專注比賽》兩條新聞相互輝映?!陡呖既铡氛f:“高洪波有壓力,而且非常大。球隊看似沒有指標,其實所有的無形指標都壓在他身上。有輿論將四強賽稱為‘高洪波的自我救贖之役’,要想‘救贖’,高家軍就輸不起。只要高家軍表現(xiàn)不佳,韋迪關于‘中國隊要請世界一流教練’的許諾就可能提前兌現(xiàn)。”字里行間透露出主教練高洪波背負的壓力以及首戰(zhàn)的重要性;《忘記歷史才能專注比賽》是前日本隊主教練奧西姆獨家專欄,文章卻說“日本隊的優(yōu)勢在于,他們在場上的機動性很強,有很聰明和靈活的戰(zhàn)術,球員都很全能,在場上能踢多個位置?!薄暗鎸χ袊?,日本隊仍然有弱點——他們的身體沖撞比不上中國球員?!弊詈蟮贸鼋Y論:“相對于中國隊,日本的弱勢大于優(yōu)勢。”這樣,先從本國實際出發(fā)讓讀者了解到中國隊有壓力、有困難,又從對手的角度出發(fā),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是有優(yōu)勢的。既認清了自己,也分析了對手,一揚一抑。
再以第4版為例。頭條《喲,你還沒事呢?》描寫了在當前敏感特殊的時間段,中國女足助教陳金剛和男足領隊蔚少輝在賓館電梯口相遇的一段對話引發(fā)的思考。揭露出兩支球隊目前深處打假掃黑的風口浪尖,外界對球隊的影響和干擾巨大。下面緊接著一篇《離高導遠點,別找不痛快》的文章:“新掌門韋迪的一系列表態(tài),的確證明他已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國足,盡管,他并沒有對高家軍在東亞四強賽上的成績提出任何要求。但這并不等于國足便可高枕無憂,其實,壓力甚至有增無減。”文章同時也介紹到目前要采訪高洪波非常困難,從側面表達出中國隊內(nèi)存在巨大的壓力。這些通通都是對中國隊目前處境艱難的描寫。
但是緊隨其后的是一篇《福地,興奮地少數(shù)人》,主角趙旭日在2003年的東亞四強賽上就在東京攻入了國家隊處子球,文中用了2次“笑”1次“叫”1次“興奮”來表達訓練中發(fā)揮出色的趙旭日的心情,同時側面反映出中國隊隊員的心理和競技狀態(tài)都比較好。然后緊跟兩篇日本隊戰(zhàn)術分析《日本人警惕李瑋峰》和《只聞“怪獸“,不見奧特曼》,描寫出日本隊員對同中國隊的比賽也有擔心。通過閱讀,受眾既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前線緊張的氛圍,同時也可以看到球員樂觀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以達到對中國隊最客觀最真實的表述。
統(tǒng)計得出,《體壇周報》在對賽事報道的內(nèi)容上,既有對客觀事實的分析也有對主觀情感的描寫,既有對中國隊比賽的擔憂同時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樂觀傾向。一褒一抑,較好的做到了客觀、理性地分析報道。
3.內(nèi)容注意引用采訪對象的原話,不進行渲染炒作
由于體育新聞報道對象與讀者對象的特殊性,使得體育新聞報道的語言風格呈現(xiàn)出大眾化、充滿活力與動感和常用形象豐富的比喻三大特點。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體育報道可以運用大量刺激眼球的詞語來渲染和炒作。相反,由于體育新聞受眾的專業(yè)性,他們更希望聽到運動員、教練員、官員以及其他名家對賽事的看法,不喜歡體育記者在報道中夾雜太多個人的感情色彩。
《體壇周報》報道比賽的特點之一就是會使用大量的人物采訪和名家專欄來評論賽事。這次東亞四強賽,它就選用了新近上任的足協(xié)主席韋迪作為線索貫穿整個賽事。
在對日本隊之后的第2133期,頭版頭條《60分,沒理由更高》就是韋迪的原話,其中有這樣的描寫:“哀兵出征的國家隊讓外界小小吃了一驚,但足協(xié)新掌門韋迪卻很平靜,‘國家隊打出了精氣神,氣勢上也不輸日本,這是一場沒有給大家添堵的比賽,我沒有理由不滿意,要說為他們打分,應該是及格吧,也沒有理由更高?!瘜ν?,韋迪很謹慎;對內(nèi),他還是賽后第一時間致電國足,肯定了球員的表現(xiàn)?!睆倪@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體壇周報》報道角度和韋迪的觀點一致,運用足協(xié)高官的語言作為標題,既給國足的表現(xiàn)打了分,又給國足提出了建議,就像韋迪所表現(xiàn)的那樣,既需要對未來充滿謹慎的態(tài)度,又要肯定球隊的表現(xiàn)。
在第2134期,有一篇韋迪的專訪《韋迪:我們這么多年沒贏韓國?》,里面雖然透露出新上任的韋迪對中國足球還缺乏深入了解,但是最后他也一針見血的指出中國恐韓癥的原因:“這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問題,只要我們樹立信心,相信自己和韓國球員相比沒有什么太大差距,就沒有什么恐韓一說。當然,我們今后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國家隊水平?!薄扼w壇周報》通過韋迪的話,巧妙地解釋了國足32年逢韓不勝的怪圈是心理因素在作祟,而第二天的比賽中,新一期的國家隊就在年輕隊員的出色發(fā)揮下,以3:0戰(zhàn)勝韓國隊,印證了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在第2135期,面對中國隊獲得了東亞四強賽冠軍的好成績,《體壇》雖沒有韋迪對賽事的看法,但是卻恰到好處地采訪了日本足協(xié)官員川淵三郎:“此番東亞四強賽中國球迷喜氣高漲,但川淵先生卻通過本報記者‘不合時宜’地潑來冷水:如果不改變管理方式,中國足球依然沒有希望?!逼鋵?,這篇文章的冷水潑得“正是時候”,借用外籍專家的原話指出中國足球取得冠軍固然可喜可賀但是中國職業(yè)聯(lián)賽卻存在嚴重弊病,如果不改正,中國足球的未來依舊撲朔迷離。
分析可以得出,《體壇周報》對于本次賽事的報道的角度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中國隊在本次賽事中表現(xiàn)不錯,如何理性看待,如何正確評價,使用中國足協(xié)的官方聲音是較科學和權威的。所以《體壇周報》的報道以足協(xié)為線索,站在足協(xié)這樣一個比較高的平臺上,用足協(xié)主席韋迪的觀點引導受眾,這也是其理性報道的體現(xiàn)。
4.結語
《體壇周報》對東亞四強賽的報道模式,給予其他體育報紙的賽事報道一個良好的范例。從報道形式的選擇、報道傾向性、報道標題的擬寫和報道立場四個方面,體現(xiàn)出《體壇周報》秉承客觀與理性的報道特點。不斷探尋體育報紙和體育事業(yè)之間良性互動的規(guī)律,探討體育新聞的教育、鼓舞、宣傳功能,是體育新聞理論和體育報業(yè)人不斷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畢雪梅.體育新聞學概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2]李良榮.新聞學概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郝勤.體育新聞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