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拯救世界?”這曾是去年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一期封面的醒目標題,標題之下還配著一幅生動的漫畫——一只熊貓正在給癟了氣的地球打氣。
而對于這樣一個發(fā)問,全國政協(xié)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陳昊蘇的看法是,“中國是當然的主角,但不是獨角”。作為中國民間外交的負責人,陳昊蘇從外交視角對世界格局進行了詮釋:中國是大國,但中國沒有大國主義。
說中國“英雄救美”太荒唐
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不斷加重。2009年,中國的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在美國和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
陳昊蘇認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強了,但中國不能唱獨角戲,中國離不開其他國家的合作與支持。
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5%,這是成為大國的必要條件之一,從這一點上說,中國已經是世界經濟大國了。中國現(xiàn)在在國際舞臺上備受矚目,中國領導人在國際舞臺上出現(xiàn)總能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但中國絕無可能以一家之力獨自拯救世界,中國上演“英雄救美”也是荒唐的說法,只能一笑置之,不可以認真對待。人們不難理解美國經濟的重要分量,只有美國經濟出現(xiàn)回暖,世界經濟才有可能重新迎來春天。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像美國這樣的大國只有自己救自己。
陳昊蘇認為:“中國該負的責任是確保自己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做到了這一點,就是為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做出了貢獻?!睂Υ?,陳昊蘇給出三點解釋:第一,中國要做有利于自己國家的事情;第二,中國不做損害其他國家的事情;第三,中國還要和世界各國一起多做有利于大多數(shù)國家的事情。有這三條,中國就是盡到了自己的國際責任,既不推卸這種責任,也不把困難轉嫁給別的國家,而且積極地參加到為克服金融危機而開展的國際合作中去。概括而言,這就是中國量力而行地承擔大國責任的方式。
對于曾被熱炒的主張中美共同領導世界的“G2”提法,陳昊蘇說中國從來就不贊成這樣的提法,這不是外交辭令,而且對這種主張發(fā)自內心的反感。把中國與美國相提并論,這不是抬舉中國,反而有損中國的形象。如果指望這樣說會使中國感到高興,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國與美國在加強合作的同時,也會繼續(xù)發(fā)展同俄羅斯、日本、歐盟以及印度、巴西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合作。
“中國需要同情”
作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的會長,陳昊蘇一直把他所從事的民間外交使命定位為“為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yè)爭取國際同情”。
陳昊蘇說,“同情”這個詞往往被誤解,被看作是貶義詞,被理解成“憐憫”。他舉例說,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網(wǎng)上有這樣的說法:“我們不需要同情,我們需要支持。”把“同情”與“支持”對立起來的說法,令陳昊蘇感到很難理解。
陳昊蘇認為,民間外交的光榮使命是“在世界范圍內為中國人民的改革、建設、發(fā)展爭取最廣泛的國際同情”。這里的“同情”當然不是貶義詞。
“同情是人類在走向進步的過程中最可寶貴的情感。不是只有弱者才需要同情,在一定意義上強者更需要同情,以使自己變得更強。有些人為了表示自己的堅強,就說不需要同情,其實是混淆了同情和憐憫的概念。強者對弱者的同情不應該被理解為憐憫,尊重才是同情的真意。我們爭取并接受同情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夠堅強。許多人說‘大愛無邊’,我說‘同情無價’?!标愱惶K說。
“強者只有謙虛才能贏得同情?!标愱惶K以美國為例說明,大國如果總是采取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在國際舞臺上就會喪失同情。如果美國能一反常態(tài),以通情達理的姿態(tài)與世界交往,就會爭取到很大的同情。中國在崛起的過程應該引以為訓,不要招來世界的反感。說“我們不需要同情”這樣的話,對于改善中國的國際環(huán)境并不有利。
別太在意對中國的貶低
有人說中國是“外貿大國,外交小國”,對中國在外交上的影響力不以為然。陳昊蘇的看法是,“中國絕不是外交小國,盡管中國在外交上的影響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對國家實力的評價來說,經濟具有很重要的份量,但經濟并不是全部?!标愱惶K認為,中國是一個外交大國而不是小國,這和中國一貫所堅持的外交理念有關。中國外交的理念很有吸引力,就是在中國經濟力量還不夠強大時,就受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肯定。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訪問印度和緬甸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當時就受到了國際上普遍的歡迎。現(xiàn)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顯示出強大生命力。
“現(xiàn)在中國在經濟發(fā)展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中國的國際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個時候還說中國是外交小國,我們當然不能同意。但是,中國的軟實力還不盡如人意,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也比較差。我們沒有理由驕傲自滿,不能夸口說自己在外交上有多大的影響力?!?/p>
陳昊蘇認為,中國經濟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挫折,“可能別人還會用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殺手锏’來整我們”,對此,中國要善于學習,熟悉國際經濟競爭的游戲規(guī)則,把不懂的問題搞懂,將來會更多地參與這些游戲規(guī)則的修改與制定。在提高自己的同時維護好自己的利益。
中國是大國,但沒有大國主義
作為陳毅元帥的長子,在中國民間外交崗位上工作了19年,陳昊蘇的外交心路與父親血脈相連。回憶起父親對他的教育,陳昊蘇深情地說:“父親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奮斗了五十多年。他平生對我最重要的教誨就是要報效祖國。永遠不要忘記對祖國人民應該負起的責任,隨時準備為祖國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切?!?/p>
“希望我們國家在人類進步的事業(yè)中,能占據(jù)更大的分量,更大的分量當然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毛主席在1956年就說過,‘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他對中國的未來是有信心的,我們正是在毛主席這種信心的鼓舞下走過了漫長的奮斗之路,而且我們榮幸地看到了毛主席的預言成為現(xiàn)實。我們?yōu)榇硕械秸駣^?!?/p>
陳昊蘇由衷地為中國在世界上影響力的提升而感到驕傲。但他也清醒地指出,要記住毛主席當年說過的話:“中國人在國際交往方面,應當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大國主義”。
陳昊蘇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世界上最反對大國主義的大國?!拔覀円褪澜绺鲊鴪F結起來,共同面對并承擔起推動人類進步的責任。現(xiàn)在的世界面對很多嚴峻的挑戰(zhàn),環(huán)境惡化問題尤為突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環(huán)境問題處理不好對人類未來的發(fā)展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我們衷心希望中國能盡快地強大起來,贏得巨大的發(fā)展成就,這樣我們所能承擔起的國際責任就會更大?!标愱惶K說,“我還是這樣看,中國解決好了自己的問題,本身就是盡到了應盡的國際責任。”
“中國能否拯救世界?”陳昊蘇也不想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蛟S,答案中有一些確定的因素,那就是中國的大國責任和“更大的貢獻”。給地球打氣的不應該只是“熊貓”,只是“熊貓”特別賣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