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至15日,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優(yōu)質(zhì)課比賽廣西賽區(qū)選拔賽在桂林市體育館隆重舉行,前來觀摩的全區(qū)各地學校領(lǐng)導、教師接近4000人。貴港市覃塘區(qū)覃塘鎮(zhèn)姚山村小學語文教師葉曉代表貴港市參賽,執(zhí)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兩只小獅子》,按大賽的統(tǒng)一規(guī)定執(zhí)教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葉老師以先進的“悟?qū)W”理論為指導,按照“五感”的教學流程來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并把“五善”的教學方略有機地糅合在本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憑借“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設計,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顯著的教學效果”,征服了評委,贏得了全體觀摩教師的一致好評。比賽結(jié)果,該課獲得了特等獎,葉曉老師被大賽組委會推選代表廣西于下半年參加全國大賽。這是我市在全區(q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獎名次的一次重大突破,我市小學語文教師第一次代表廣西參加全國大賽。特別是執(zhí)教者身為鄉(xiāng)村教師能取得這樣的殊榮,更是令人矚目,可喜可嘉。大賽評委主任、廣西教育學院教研部主任、全國小語會常務理事、副會長陸云在評課時,對這節(jié)課給予高度評價:“一個鄉(xiāng)村教師,上出這樣的好課,非常震撼?!?原話)
葉曉老師這節(jié)課獲得如此成功,是我們大膽地實踐、運用“悟?qū)W式”教學法的結(jié)果。備課之初,我們備課組全體成員決心要在本次大賽中有一個新的突破,來一個驚喜!夢想是成功的開端,“要成功,先發(fā)瘋”。這里的“瘋”,指的是敢于實踐,大膽嘗試,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實現(xiàn)夢想似乎遙遠但并非遙不可及。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善于更新觀念,運用教法得當,便有可能成功。在眾多的教學法當中,我們認為“悟?qū)W式”教學法不僅集中體現(xiàn)了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教學思想和課改新理念,而且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認識有其獨到的見解,博采眾家之長而獨樹一幟,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為此,我們確定以“悟?qū)W式”教學法作為這節(jié)參賽課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節(jié)課采取了“悟?qū)W式”教學法,在指導思想、設計理念、教學流程、教學方略、教學手段及其教學實施等方面,著力地體現(xiàn)“悟?qū)W”理念,因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以下是葉老師教學《兩只小獅子》第一課時實施“悟?qū)W式”教學法的具體過程和做法。
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堂啟發(fā)(感動)
上課一開始,葉老師通過有趣的談話,導入新課。
1 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談獅子。(讓學生學老虎的叫聲,引出更威風的獅子,音頻展示獅子的吼叫聲,引導學生說說所了解到的獅子。)
2 引課題,讀課題。(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美麗的大森林,了解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兩只小獅子。教師指導學生讀好課題,注意“子”字輕聲的讀法。)
3 認識“獅”字。(這是本課要認識的生字,要注意讀音,并讓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記住它:生活中識記、加一加、聯(lián)系部首的意義識記。)
新課伊始,葉老師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有趣的啟發(fā)談話,并借助生動的課件和形象的卡通貼圖,巧妙地把學生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來,有效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了學習新知的強烈欲望。(因興趣而“感動”) 第二環(huán)節(jié):預習思考(感覺) 接著,葉老師讓學生初讀課文,并提出如下的自讀要求。 1,看準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字詞可問同學或老師)
2,圈畫出自己認為難讀、難記和難寫的字。(根據(jù)本人實際定一定) 學生通過拼讀課文,基本能通讀課文,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感覺”。接著,教師讓學生提出難讀、難記和難寫的字。(教師歸納)
(1)難讀的字(詞)。①翹舌音:獅整②后鼻音:整洋將應
(2)難記的字(詞):獅整練滾懶將靠非
(3)難寫的字(詞):練常(從本課要求會寫的6個生字中提出) 這里,教師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拼讀課文,通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感覺”,為下面學習文本做鋪墊;并且讓學生提出自己認為難讀、難記和難寫的字,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同時也是為了解“學情”。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提供信息,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的思想。
第三環(huán)節(jié):問題討論(感知)
識字教學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本課要求學生會認的生字有14個,會寫的字6個。這些要求會認會寫的字詞有的比較難讀、難記和難寫。葉老師引導學生對這些難讀、難記和難寫的字詞分類“討論”。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師生、生生的對話,讓學生在議論中“感知”這些“難讀、難記、難寫的字詞”的學習方法。
1 難讀的字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個別、小組、男女、小老師教讀,教師范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之后,小結(jié)出讀準字音的方法:拼一拼、問一問、聽一聽。
2 難記的字詞。先讓學生說說自己識記這些難記字詞的方法,然后,師生一起總結(jié)識記方法。
(1)加一加。如,老師的“師”,加上“犭”,就是“獅”。
(2)減一減。如,排隊的“排“,去掉“扌”,就是“非”。
(3)換偏旁。如,蔣老師的“蔣”,去掉“艸”,就是“將”。
(4)編兒歌(順口溜)。如“滾”:衣字上下分開,公字悄悄進來;左邊加上三點水,水就馬上煮開。又如“吞”:如果天張口,誰也跑不了。
3 難寫的字詞?!熬殹焙汀俺!北容^難寫,讓學生跟著課件演示書空后,再在課本田字格上描紅。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葉老師在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讀準這些難記字詞,記住這些難記、難寫的字詞時,先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存異求同擇優(yōu),師生再共同歸納出幾種識字方法?!敖淌菫榱瞬唤獭保炎R字方法交給學生,學生將終身受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四環(huán)節(jié):教材分析(感悟)
教材分析(感悟),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與文本進行對話,讓學生在文本里走一個來回,由“感知”到“感悟”,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根據(jù)本課的教學要求,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如下:
1 再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讓學生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 匯報感知。學生回答后,教師利用獅子圖片讓學生認識勤、懶兩只小獅子;再引導學生觀察文中的插圖,說說它們在干什么。
3 回歸文本。朗讀第二自然段,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評議,再讀。
(2)用自己的話說說“勤獅子”、“懶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
(3)出示課件,引讀關(guān)于“勤獅子”表現(xiàn)的句子。 ①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現(xiàn),理解“整天”的意思。用“練習”一詞口頭造—個句子。
②播放“勤獅子”刻苦練習“滾”、“撲”、“撕”、“咬”等生活本領(lǐng)的課件。以直觀、形象的畫面,加深學生的印象。
③換詞練習:韭堂刻苦——刻苦
(4)出示“懶獅子”圖。讓學生讀關(guān)于“懶獅子”表現(xiàn)的句子。 積累短語:懶洋洋地曬太陽懶洋洋地_______
(5)對比兩只小獅子的表現(xiàn),說說自己的感受。
4 看到“懶獅子”在“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我們心里多焦急呀!往下看,“小樹”對“懶獅子”說些什么,“懶獅子”又是怎樣回答的?(引出“小樹”和“懶獅子”的兩次對話) 教學第一次對話。 (1)教學疑問句。一棵小樹問懶獅子:“你怎么不學點兒本領(lǐng)啊?” ①指導學生讀好兒化音“點兒”、“學點兒”。 ②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用媽媽平時問話時的語氣練讀這個疑問句。(指名試讀,引導學生評議,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感悟”疑問句的讀法。)
(2)教學感嘆句。懶獅子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說:“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
①教師在引讀句子時,通過抬頭的動作,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像懶獅子一樣“慢吞吞”地說句子。(引導學生在讀讀、評評中“感悟”感嘆句的讀法) ②積累短語。慢吞吞地____說___慢吞吞地_______
教學第二次對話,略。
“悟?qū)W式”教學法的精髓在于“悟”,其主張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去探究,去感悟,去獲取知識。因為學生歷經(jīng)了這樣一個思維活動過程而獲取的知識,才體驗最深,掌握得也最為牢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v觀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無論是探知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還是練習讀“疑問句”和“感嘆句”,都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揣摩,在體驗中“感悟”,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比如,在指導學生練習讀“疑問句”和“感嘆句”時,葉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試讀,教師范讀,生生互讀、互評等方式,讓學生在這樣讀中評、評中“悟”的反復實踐中“感悟”讀書方法、要領(lǐng)。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堂練習(感恩)
葉老師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上,主要突出詞語積累、詞語運用和讀好“對話”上。課堂練習不一定全部集中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一些練習要視教學需要扦插進行,引導學生做完練習,要及時反饋、矯正。本節(jié)課,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點燃了學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學生懷著“感恩”的心情潛心投入學習。因而,“課堂練習”達到了鞏固、遷移、拓展知識的效果。
在“悟?qū)W式”教學法中的“教學方略(學習方略)”的運用上,葉老師也做得比較好。下面,對每個方略,略舉一二。
一、善于觀察(看一看)。如,葉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勤獅子”和“懶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時,播放有關(guān)的課件,讓學生認真“看一看”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
二、善于思考(想一想)。如,識記難記的生字詞,葉老師鼓勵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結(jié)合個人實際去識記。又如,怎樣讀出“小樹”和“懶獅子”對話的語氣,通過教師的范讀和啟發(fā)、提示,讓學生自己去想一想,去試一試,認真地揣摩。
三、善于決策(定一定)。如上所舉,葉老師啟發(fā)學生:請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結(jié)合個人實際去識記這些生字詞。結(jié)果,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記法,體現(xiàn)“因人而異”的原則。
四、善于實踐(做一做)。比如,練習讀“對話”,要讀出語氣;又如,練習書寫生字、組詞、換詞、造句等課堂實踐活動,達到鞏固新知和知識遷移的目的。
五、善于總結(jié)(理一理)。如,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歸納幾種識字方法以及疑問句、感嘆句的讀法,讓學生終身受用?!敖淌菫榱瞬唤獭?,這是我們課堂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
此外,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要求(學習要求)中的“五明”、“五跳”和“五要”等,也應有機地糅合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在此不再詳述。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