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巷里的人家,都說他們大概算是小城里起得頂早的人了。
碧碧眼看著天井上那塊方方正正的天,剛剛還是漆黑的,但等前屋廚房那口鍋里的油熱起來,媽媽把第一個栗子餅放進(jìn)去的時候,“嗞——”的一聲,像尖利的刀刃,一下子就把濃黑挑開了個口子,白色的天光,就從那個豁口里,汩汩地流出來。酥皮的栗子餅,一個一個,又快又勻地被貼到汪著油的平底鍋上?!皢昀病獑昀病保瑔蚊婕宄娠枬M油潤的虎皮色,再翻過來,直到整個餅都酥松金黃。灶臺上淋淋漓漓的盡是油跡、酥皮上掉下來的面粉屑子、白色芝麻粒。
這邊的碧碧,手一直沒有停。她抓緊把最后幾個栗子餅的酥坯摁出來,齊整地排列在邊上的扁籮里。“手腳麻利點,好吧?早飯還沒燒吶!”她媽圍著個膩滿油的鐵皮似的圍裙,過來催她燒早飯。然后一手抄起最后一張扁籮,窸窸窣窣擠到前頭去繼續(xù)煎餅子。
天井里很快就亮得一覽無遺。一字巷里還有許多這樣四方的小天井,它們都在這時候被天光迅速點亮。巷口的燒餅鋪子,張張巴掌大的面坯已經(jīng)貼進(jìn)爐膛里,不多會兒就會有焦脆厚實的香味飄出來。隔壁賣的是油條豆?jié){,這兩樣吃起來拆不開。再過去就是四喜湯圓、蝦籽餛飩、蒸餃、灌湯包、蟹黃小籠……巷尾賣的是湯面,濃油赤醬的大肉、鮮爽可口的雪菜肉絲,這些澆頭都是先燜好炒熟,只等雪似的面條從鍋里挑出來,再舀上一大勺,“噗”的一聲澆上去。這條巷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短且直的一劃。從頭到尾,做的都是早點小吃,自然是要早起的。
碧碧,就住在這一字巷里,她家賣的是酥皮栗子餅。
爐子上的小鋁鍋里,咕嘟咕嘟煮著咸泡飯?;鹈缧∩囝^一樣,在鍋底邊上舔呀舔的。碧碧捏著勺柄在鍋里攪了幾下,她實在是不喜歡這種連菜帶飯的東西。隔天晚上沒吃完的飯菜,都一股腦倒在一起煮,湯湯水水的。還不如吃純粹的白泡飯,就點小魚凍咸菜,也爽口得多。
“碧碧——”她媽在前屋又喊起來了。碧碧也顧不得是不是爽口,是不是喜歡了,趕緊盛了齊口的一大海碗,給她媽送過去。趁著買早點的人還不多,把早飯解決掉,等會兒忙起來,肚子才不會給你鬧事。
對門餛飩鋪的辜老太正下第一鍋小餛飩,隔著白氣騰騰的熱湯,朝著碧碧她媽喊:“月雅,你倒好,有現(xiàn)成早飯吃,我到現(xiàn)在還是空肚吶!”林月雅,就是碧碧她媽的名字。她舉著筷子,敲了敲碗口,“哎!就是咸泡飯,你要吃?碧碧,去,再盛碗給辜老太太去?!?br/> 于是碧碧又進(jìn)去盛了一大碗出來,辜老太接過去,笑得合不攏嘴,“你就是有福的,月雅,有這么個孩子在家里,幫著洗衣做飯,你統(tǒng)共省了多少事情。”林月雅呼呼地往嘴里劃完咸泡飯,末了扔出一句:“我難道白養(yǎng)她么?”順手又狠狠翻了幾塊鍋里正煎著的栗子餅。
雖然不喜歡,但碧碧到底是把剩下來的咸泡飯喝掉了。若是不吃完,待會兒熱一熱,就得當(dāng)午飯吃。熱的次數(shù)越多,味道就越古怪,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闪衷卵耪f了:“總不能倒掉吧,我的小姐?。 狈凑呀?jīng)吃了十七年,難道還在乎多這一碗嗎?
這幾天沒有大太陽,總是濕漉漉的嫩陰天。有沒有好天氣,對一字巷里的其他人家來說,并沒有什么要緊,但對栗子餅鋪,多少有點利害關(guān)系。制餅餡的原料,自然是成簸的小毛栗,在煮前要放在大太陽底下曬上一兩天。這樣曝曬后,栗肉更易熟爛,和成餡也更綿軟滑膩。其實如此細(xì)小的出入,買的人不一定嘗得出來。但林月雅就會覺著心上不爽利,這幾天對碧碧說話都格外不耐煩。碧碧是識眼色的,不聲不響收拾碗筷,在天井里洗起衣服來。
前屋廚房里滿是聲響,林月雅大概開始熟練地包餅子,系袋子,找零錢。一字巷真正熱鬧開了。嘈雜人聲一浪浪地漫進(jìn)來,直到這小小天井里,卻已是收斂安穩(wěn)。此刻,這里是敞亮的,靜好的,只屬于碧碧一個人。吸飽了水的衣裳,抓在手里滑溜溜的,一下兩下推在搓衣板上,手指頭會一陣陣地發(fā)麻,待重新浸到?jīng)鏊?,又會發(fā)紅變木。家里有那么一臺老式洗衣機,豎在樓梯間里多年了。大約是壞了,那為什么不修呢?為什么不買新的?這些碧碧從來不問。她不問的事還有許多,比如做栗子餅是有套秘法的,多少油,多少水,分量適當(dāng),不差分毫,酥皮才有品相,紙樣的薄;多少糖,多少栗,餡才夠糯夠上口,咸而不干,甜而不膩。只是這秘法,碧碧一點也不知曉,林月雅從不提及。因而每日碧碧摁出的那些餅,皮餡都是她媽現(xiàn)做的。
好在兩個人的衣服并沒有許多,洗起來也不大費事。碧碧執(zhí)意要將每件衣服有節(jié)奏地搓上五下,“一,二,三,四,五”,過下清水,拎起來,翻一面,再五下,“一,二,三,四,五”。盆子里的水漸漸地就渾了。這樣做并無什么道理,她只是覺得有趣罷了,好像她媽煎栗子餅一樣,煎好一面,再熟練地拎鏟翻到另一面,相似的節(jié)奏。
可許多事情,即使不去問,答案還是會找上你。一字巷里的婦人們,像對門的辜老太,常常在天氣晴朗暖和的午后,揀幾條長凳,拼在一起,再抓把瓜子,就在鋪子門口的廊檐底下坐下來。巷頭巷尾的所有流言,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源頭。她們也常叫林月雅加入,“碧碧她媽,過來歇一歇,吃瓜子???”不過只是客套話而已,不見得真歡迎那個栗子餅鋪的老板娘。因為被談?wù)摰某S盟夭睦?,有一部分,就關(guān)于林月雅。
“小丫頭不是月雅親生的?。俊?br/> “可不是!哎呀,早說了是領(lǐng)養(yǎng)的,可還不止這么簡單吶?!?br/> “是呀,我也聽說林月雅自己不能生,三十五六了,才催著丈夫去抱個孩子回來?!?br/> “誰知道,搞了半天,抱回來的碧碧是她丈夫在外頭和別人有的。”
“這是個什么事情!月雅倒肯接下碧碧?”
“總不能無后呀!碧碧親媽生產(chǎn)的時候就死了,嘁,也是自作孽?!?br/> “哦,那月雅也不容易,本來么,養(yǎng)著這么個來歷的孩子就算了,沒幾年,丈夫也死了?!?br/> “可不是,終究不是體面的事?!?br/> “不過,碧碧這孩子倒是端正的,她若能盡心地服侍月雅幾年,月雅也算有福的?!?br/> ……
這群咬耳朵的婦人邊嚼著那些蜚短流長,邊拿眼覷著栗子餅鋪,搖一回頭,嘆幾口氣,再繼續(xù)嗑瓜子。
同樣的閑言碎語,被嚼了多年,自然就成了默認(rèn)事實。況且林月雅耳朵里多少刮到點兒,卻未曾生氣或否認(rèn)過,更可見是真的了。碧碧從小就是在一字巷的傳聞里長起來的。玩耍,汲水,買鹽,打油,一不小心就可以聽見自己的名字,從別人嘴里就著花白的瓜子殼,一齊吐出來。她倒是習(xí)慣了,再說街坊四鄰也對她真不壞,從沒當(dāng)面講過什么不是,總是夸她乖,或是笑瞇瞇地對她講:“碧碧拿兩塊錢去,給你某某姨送塊栗子餅來。”有太陽的時候,一吃過午飯,日光就響亮地照徹整條巷子,從頭到尾,河一樣白晃晃的。那一地的瓜子殼被這么一照,也亮晶晶的,像無數(shù)尾翻了白肚的死魚。
林月雅吃過午飯,照例要瞇一會兒。她每日里那么早起來,不睡午覺吃不消。她一沾枕就可以睡過去,沉沉的睡眠里,一個夢都沒有?;蛟S是沒有什么心事。四百個栗子餅一上午已經(jīng)賣得差不多。剛吃過的午飯,自然是碧碧收拾出來的:一個豆芽炒咸菜,再下飯不過了;一碟燜茄子,拌點醬醋,淋上麻油,蠻爽口;還有一罐蛋花湯。一坐下來,就有這樣滾熱的飯菜吃,算是舒心的了。養(yǎng)足精神,下午再做上兩百來個餅,一天就這么過去了。一字巷里的日子,是家家戶戶都這樣平穩(wěn)又規(guī)整的。早幾年,林月雅還是喜歡抱怨的,抱怨命或是別的什么??赡昙o(jì)一點一點添上去,她倒也稍微看開了點,衣褲腰身開始放寬,一徑擴大起來。除了總盼著明天有個大太陽,好曬曬她的毛栗子,剩下的,唯一的心事,就是碧碧。
下午兩三點的樣子,最忙亂的時段已經(jīng)過去,離做點心生意倒還有些時候。碧碧坐在自家鋪子臨街的柜臺里,剪著手指甲,“咔吧——咔吧——”多數(shù)店鋪都半掩了門,休整午息。況且又沒有和暖的日光,天陰陰的,廊檐下自然就沒有嗑瓜子的女人,或是被大人強行摁住腦袋洗頭的孩子。一字巷,此刻竟是少有的安寧寂然。這讓碧碧心生歡喜,她坐在鋪子里,卻好像坐在后屋的天井一樣舒坦自在。她媽不許她留長指甲,更不要說涂各色的指甲油,“手是干活的呀,留那么長的指甲,涂顏色,畫上幾朵花,還怎么做事?”碧碧先剪干凈左手的指甲。她伸開手掌,仔細(xì)看一會兒。剪完的指甲還留著毛邊,手指頭禿禿的,粗粗短短。談不上粗糙,但比起一雙十七歲女孩子該有的手,碧碧想,自己的手大概真的接近于“一雙做事的手”了。她換了手拿鉗子,開始剪右手的指甲。左手總是用不太慣的,使不上力。剪了幾下,“咔——吧——”聲音不及之前那么平順干脆,是滯澀的,大拇指的指甲還有一段連著。碧碧忽然想起早上喝下的那碗咸泡飯來。
“哎……那個……你好。”
碧碧抬頭,想不到這時候還會有生意。
一個人騎著單車停在鋪子前,一腳點地。
“嗯?”
“那個……我要一斤栗子餅?!彼孟駥ψ约撼霈F(xiàn)在這個地方,感到有點窘迫。
確實一字巷這個地方,來的都是提著菜籃的老太太們,踢著外八字步的胖女人,神情疲軟的禿頂男人。他們都長于殺價或拌嘴,和這巷子有相同氣息,是拖沓的。但眼前這個,卻是頭發(fā)短短的少年,穿著白色短袖棉恤,車尾上夾著一只籃球。在涼意漸濃的季節(jié)里,不覺得突兀,反而干凈清爽。至少,在碧碧眼里是這樣,他不屬于她常見的,一字巷的人。
碧碧很快地站起來,才發(fā)現(xiàn)大拇指上的指甲還沒有完全剪干凈,一半禿了,一半還是原來的長度,整片指甲看上去奇形怪狀的。她想再坐下去,剪完。可都已經(jīng)站起來了,再坐下去叫人家等,又似乎不太好。這么猶疑著,她竟有點慌亂。
“一斤就是六個咯。”碧碧像說給自己聽似的,伸手去柜臺上扯了只薄薄的紅塑料袋,再揭開身邊扁籮上的一層紗布,露出十來個早冷透了的焦黃栗子餅。她又猶豫了,平日里拿起餅來,總是赤手就去揀。一字巷里不興戴什么一次性手套。做生意,有什么不衛(wèi)生的,手又不是沒有洗凈,又不是要把手吃到肚里去。但現(xiàn)在,她想到自己要伸出那雙“做事的手”,指甲還未剪平整。這樣的手赤著伸出去……碧碧覺得臉都有點燒??伤K究還是伸出手來,揀了六塊餅,遞出去給柜外的人。
“那個……可不可以……要熱的?!?br/> “???”碧碧好不容易伸出的手,頓了頓,紅塑料袋晃啊晃的,又縮了回去。
“哦,要熱的???”她依舊輕輕說給自己聽,覺得自己的脖子也開始燒了。
少年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媽說……呃……她要熱的?!彪m說顧客當(dāng)然可以要冷要熱的,不是什么過分要求??伤部匆?,爐灶明明是涼的,爐膛里也沒有火星。整條巷子望過去,只有他這么一個顧客。而他,要求鋪子里那個看起來有點拘謹(jǐn)?shù)呐⒆咏o自己一份熱的栗子餅。
“沒有現(xiàn)做的,重煎一遍,要么?”碧碧抬眼問,她的臉確是紅撲撲的,可那雙眸子,黑是黑,白是白,還很透亮。
“好,麻煩你?!?br/> 若是林月雅在,定是不樂意,“年輕人,這爐子燒起來費好大的工夫,你把餅?zāi)没厝?,微波爐里轉(zhuǎn)一轉(zhuǎn),一樣的么!”她的栗子餅,多是由固定老主顧買的,零碎的小生意,可做可不做。但碧碧和她媽不一樣,馬上就蹲下去把爐子點上,又在黑乎乎的平底鍋里倒上層油。酥皮的栗子餅,重新煎上一遍,趁熱吃,是和頭鍋一樣香脆的。甚至因為微微的焦糊,會格外酥松可口一些。碧碧想著,要把這六個栗子餅煎得噴噴香的,給柜外的少年。
鍋里的油開始騰起白汽時,碧碧又想起還沒系上圍裙。等會兒油熱透,油星子會迸到衣襟上,被她媽看到又該罵了??赡菞l圍裙,實在糊了太多油膩。她想到少年的白色棉恤,終是沒有穿圍裙的勇氣。
罵,就罵吧。
六個酥皮的栗子餅,一個一個,排進(jìn)鐵皮煎鍋里。“嗞啦——嗞啦——”又熱鬧起來。這種聲響在寂寂的一字巷里,聽起來比平時都響。碧碧知道,鍋里升起的漸濃的熱氣,開始把自己擋在了后頭,那么柜外的人,大概就再不能看出,自己的臉是不是紅是不是燙了。她之前的不安慌亂,全部漸漸被按了下去。和洗衣服一樣,碧碧堅持要默數(shù)到固定的數(shù)字,再拿起鍋鏟去翻餅子。她想,自己可以掌控的東西并不多。比如咸泡飯,由不得她來講吃還是不吃。只有這種帶著小偏執(zhí)的關(guān)乎節(jié)奏的習(xí)慣,才可以被自己所保留。數(shù)到幾,翻面煎,是碧碧自己說了算的。這算是她的小快樂。
六個酥皮的栗子餅,一個一個,被翻過一遍了。幾個餅子重新吃透了油,又鮮亮飽滿起來。碧碧又看了幾眼少年?,F(xiàn)在她認(rèn)為油煙該完全把自己遮住了,多看幾眼,也不會讓人察覺。前幾年,自己還在讀書的時候,學(xué)校里不滿是這樣的男生么?若是在那里,眼前這個,自然不稀奇??稍诖丝?,在面前,這個少年卻完全散發(fā)著和一字巷相矛盾的氣質(zhì)。碧碧也只十七歲呢,自然是喜歡那種特質(zhì)的:自由自在,帶著棱角,充斥著變數(shù)。
六個酥皮的栗子餅,一個一個,翻到第二遍。騰騰的油氣,把碧碧淹沒掉了。林月雅醒了,肯定要罵她的,“這么身味兒,你不曉得把圍裙系上,?。窟€有,看看這些油星子!嘁,反正衣服你自己洗,你愛洗,我也沒辦法?!彼龐尶偸亲ゾo一切機會數(shù)落她。但碧碧是知趣的,因而也就不曾覺得太委屈。
六個酥皮的栗子餅,一個一個,已經(jīng)煎到最后一遍。焦香味已經(jīng)四溢開來,眼看著就好了。碧碧隱隱地竟覺得遺憾。因常常提醒自己要知足,要識相,所以她很少有什么遺憾的事情,但這種感覺,卻似曾相識。初中畢業(yè)的時候,成績是中不溜秋,她媽只說了兩個字“沒錢”,她就沒敢再提。卻在當(dāng)天吃晚飯的時候,硬僵著沒去碰那碗咸泡飯。林月雅登時就火了,沖進(jìn)里屋翻箱倒柜,最后拍出件東西來,一對翠綠的、圓圓的耳墜子,是碧碧未曾見過的。
“拉長臉給我看么?你!我告訴你,九年義務(wù)教育,我可已經(jīng)負(fù)擔(dān)完了。剩下的,你問你的死鬼老娘要去!”
兩只耳墜在桌子上滾了幾滾,差點落下去?!皡?!她就留了這么件東西……一樣的賤!”那晚直待深夜,碧碧才悄悄地摸黑把那對墜子取回屋。也不敢開燈。好在月亮大而潔白,借著光亮,她終是看清了:是對碧綠的耳墜子,沒什么棱角,被光一照,現(xiàn)出淡淡的暈,老舊,厚重,沉甸甸的。碧碧把這對墜子攥在手心里,緊緊地。她以為自己會嚎啕大哭,為著這對翠玉耳墜子和她自己——大概是世上僅剩的,屬于她生身母親的兩件東西了??杀瘫?,她蜷在黑暗里,一滴眼淚也擠不出來。
六個酥皮的栗子餅,好歹是熱完了。煎得有點糊,是火候太過的緣故。依舊是碧碧伸出大拇指蓋剪得參差不齊的手,把幾個熱乎乎香噴噴的餅放進(jìn)塑料袋,遞出去。鍋里的白色油煙氣已經(jīng)沒有了,一點不剩,全被吸進(jìn)碧碧的外套面料里。她趁著伸手,偷偷偏頭去嗅衣袖上的氣味。柜外的少年還是干凈清爽的,他接過餅,“謝謝。”付了錢,腳再一點地,單車就輕悄地消失在巷子口。
中午那盤咸菜豆芽的鹽,是擱多了。林月雅覺得自己的嗓子干得發(fā)澀,于是披衣起來,去前屋找水喝。她踢著拖鞋,吧嗒吧嗒地穿過天井,倒了水。又悄悄地掀起簾子,看看鋪子的情形。只碧碧一個人,坐在柜臺里,剪著指甲。光線暗沉,整個畫面好似壓得過實的餅皮,密實厚重,起不了酥。
“咔吧——咔吧——”碧碧又重新找回剪指甲的節(jié)奏來。
她后來想想,那晚的情景,除了遺憾,不再有別的感受。大概是因為自己叫“媽媽”的,從來都是另一個人。
那個人罵她,也打她,這些都過于稀松平常,太多了,碧碧反而記不起。她記得的,是另一些事情。幼時,林月雅帶她去吃對門鋪子的蝦籽餛飩,禁止她碰辣醬罐子,只蘸了自己碗里澆過紅辣油的湯,在她舌頭上點一點,看她辣得齜牙咧嘴,笑著罵:“小畜牲,縮頭縮腦的樣兒!”還有時候,是和眾婦人染喜餅,林月雅一高興,也會指尖挑些紅顏料,輕輕按在她的眉心,再問辜老太她們:“我家碧碧漂亮???”
……
去叫媽起來吧,還有百來個餅要做呢。
碧碧站起來,望著眼前的巷子,短短的,筆直的,沒有曲折,一眼就看到了頭。
還是出個大太陽吧,明天,好曬曬那堆毛栗子呀。
發(fā)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