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洪飛
湯姆·蒂克沃爾(Tom Tykwer)的《羅拉快跑》(Lola Rennt,1998)對90年代末的電影觀眾造成的巨大的視覺沖擊,堪比40年前戈達爾(Jean-Luc Godard)的《筋疲力盡》(Breathless,1959)。所不同的是,戈達爾的電影語言是冰冷而憂郁的,他創(chuàng)造的人物帶有些許卡通色彩;而蒂克沃爾則正相反,他的電影熱情、活躍,人物更接近真實。這部蘊含著豐富哲理的電影,輕盈而優(yōu)雅的越過了今人畏懼的學院派形而上學的高山,讓我們感到親切,同時也引人深思。對比其它技巧出眾的電影,如《低俗小說》(Pulp Fiction,1994)、《猜火車》(Transpotting,1996),《羅拉快跑》有著同樣的快速、簡捷的節(jié)奏,但結(jié)構(gòu)更加嚴密??梢酝ㄟ^幾個關(guān)鍵詞來解讀這部像瑞士鐘表般精確高效地運行的電影,那就是——游戲、時間、愛情。
在影片開始使用的兩句引語中,第二句更加引人注意——“一場游戲的結(jié)束,就是另一場游戲的開始”。在兩場游戲之間幾乎沒有暫停的機會,或者說,暫停就是下一場游戲的開始,沒有力量能夠打破這個循環(huán)。這句引語在影片一開始就提醒所有觀眾注意,你正處在一場游戲之中,或許是幾場游戲。
和電影一樣,游戲也是有時間限制的,羅拉就是一個在游戲中受時間制約的人物,她必須在20分鐘內(nèi)弄到10萬馬克來營救她的男友曼尼。同時,游戲又是可以重新開始的,如果失敗了,你總是可以重新再來。既而這部電影是一場游戲,為什么不給羅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機會?我們在生活中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時間流被徹底打斷了,我們走近了一部電影,走進了一場游戲!
游戲的世界是完全安全的,游戲的人物不應(yīng)該受到傷害,因為他們還要重新開始?!读_拉快跑》中沒有人死去;游戲的結(jié)果是可以被玩家改變的,這取決與玩家的決心、勇氣與技巧。羅拉始終堅定地相信自己能夠成功,這種堅定,超越了所有現(xiàn)實中可能的邏輯,經(jīng)過三次努力,她成功了。
理解蒂克沃爾所表達的核心思想——把生命、藝術(shù)、電影當作一場游戲來看待,是解讀這部電影的關(guān)鍵。蒂克沃爾在影片中不斷地強調(diào)這一核心觀念。在影片開始的一個段落中,鐘擺經(jīng)過畫面不停的搖擺著,攝影機向上升起,我們跌進了時間機器黑洞洞的大嘴,被時間所吞噬。一系列特寫鏡頭之后,一個身穿制服的人手持足球?qū)ξ覀冋f“球是圓的,比賽①一共90分鐘,只有這些是明確的,其它都是猜測?!彪S著一聲“開始”,足球被踢向空中,攝影機隨它一同飛向空中,影片的片名隨之出現(xiàn)LOLA RENNT!很顯然,導演設(shè)計的這個開場正是在強調(diào)這部電影的“游戲”性質(zhì),在游戲中,規(guī)則就是真理,其它都不重要。
時間,這條讓智者赫拉克利特困惑不已的永不重復(fù)的河流,從人類開始思考那一刻就成為了永恒的哲學命題。LOLA這個名字中的字母“O”,就象一個閉合的時間之環(huán)。如何逃出這個永無休止的循環(huán),是羅拉無法擺脫的宿命。蒂克沃爾也加入了這場持續(xù)了千百年的思考,在這部承載了哲學思考的“動作片”里,鐘表隨處可見――影片的第一個聲響就是鐘表的滴答聲,它與羅拉的奔跑同時顯示,曼尼在焦急地等待羅拉的到來時不斷看著它。影片如此有意識地強調(diào)時間的存在使我們把很多事物當成了鐘表――攝影機俯拍之下廣場中的噴泉;倒在地上的曼尼的四肢有如鐘表的指針…….
奔跑的羅拉在途中遇到的事物就象鐘表的刻度,它們向觀眾指出,羅拉的力量在不斷增強,她在一次次的嘗試中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與時間賽跑,甚至可以讓時間停止。在第一次的嘗試中,羅拉在樓梯拐角出與一只狗和它的主人擦肩而過,當她開始第二次嘗試時,狗向她吠叫,“邪惡”的小男孩伸腳把她絆倒。第三次羅拉變得強硬,她似乎“記得”這個“過節(jié)”,她敏捷地越過了障礙,并且回頭用咆哮回擊;羅拉與救護車平行地奔跑,在第二次嘗試中,她請求救護車能讓她搭便車,遭到拒絕。第三次羅拉已經(jīng)知道救護車將會急剎車,以免撞上正穿街而過的玻璃,她直接跳上了車,并且挽救了一個心臟病人的生命。顯然,羅拉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總結(jié)了經(jīng)驗,她開始掌握贏得這場游戲的技巧。這讓我們不得不接受一種不同的時間邏輯,這三次本應(yīng)該處在同一時間段的嘗試,并非是對某個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事件的不同敘述,三次嘗試之間有一種微妙的“時間的順序連接”的關(guān)系。這種奇妙的邏輯,與同樣對時間、事件的聯(lián)系有著獨特思考的《羅生門》存在本質(zhì)的不同?!读_生門》為同一時間發(fā)生的同一事件給出了不同的表達,這些表達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guān)系,它們要么同樣的真實,要么同樣的虛假,它們的共同存在才是羅生門事件的真像。而《羅拉快跑》是乘坐時間列車的三次旅行,時間回到了從前,記憶卻依然存在。
《羅拉快跑》是一個愛情故事,羅拉所有的奔跑都因為一個原因――她愛曼尼,她要拯救他。愛情是整部影片的敘事依據(jù)。羅拉為了和愛人重聚,沖破了所有的障礙,包括一切現(xiàn)實的邏輯!與不停在奔跑的羅拉相比,多數(shù)時間都在靜止的等待中的曼尼似乎是愛情的被動一方,但是別忘了,他的愛甚至讓死去的羅拉復(fù)活,重新開始下一輪較量!
容易被忽視的是這部影片中對色彩的象征性的使用,羅拉的情感正是通過影片中大量出現(xiàn)的引人注意的紅色展現(xiàn)的。羅拉的電話是紅色的,那只裝著愛人的救命錢的袋子是紅色的,紅色的救護車駛過曼尼的身體,墻壁上的紅箭頭指示著羅拉奔跑的方向。當然,還有羅拉那火紅的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