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愛伍
因材施教,始于孔子。朱熹曰:“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在舊科班內(nèi),稱為量體裁衣,我們則稱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因是依據(jù),因材是根據(jù)學生本身的原材料,施教則為教學。因材施教是解決學生個性問題的方法,但在解決個性問題的同時又涉及到每個學生的施教,所以具有普遍性與共性的問題,兩者不可偏廢。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一種空的精神,而是一種實有的物質。而學生的狀況又是千姿百態(tài),差異極大,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目的地培養(yǎng),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問題,因此,因材施教的實質,是遵循客觀規(guī)律尊重客觀事實,防止教學中的盲目性,使學生各盡其才。
學生的差異大約有以下幾種:
1.生理素質:男女之別,相貌,形體,聲音等等。
2.精神氣質: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有的虎氣十足,有的活躍好動,有的穩(wěn)重內(nèi)秀等等,學生的氣質是受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所接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等關系密切。作為戲曲演員,氣質的考察很重要。
3.性格特征:開朗,內(nèi)向,粗獷,沉穩(wěn)等。
4.智能結構:自然形成的結構,指學習表現(xiàn)能力(總稱為表現(xiàn)能力)
5.年齡、教養(yǎng)環(huán)境和知識面的寬窄不同。
6.學生從少年至青年階段變化極大,由于種種外因,可能加快也可能延緩學生的發(fā)展,所以變化階段不是學生差異的消失,而是差異日益顯著。
教學中要尊重以上差異的事實,不憑印象和想象辦事,從事戲曲藝術事業(yè)本身是有條件的,專業(yè)分工是很細致的,因地區(qū),地域的不同,語言系統(tǒng)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劇種,不同的劇種又有不同的專業(yè),相同的專業(yè)又有不同的行當,同行又有不同的專工,同樣的專工又有不同的流派等等。
戲曲藝術分工的細致,形成了自身的兩大特點:
1.對于戲曲事業(yè)的從業(yè)者有嚴格的選擇性。
2.要有一定的適應性,靈活性。
教師要依照專業(yè)的選擇性,考察學生的差異性,依照學生的差異性,通過教學,使學生適應專業(yè)的選擇要求,這樣才能解決好主觀和客觀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客觀是指對學生的藝術要求,主觀是指教師的教學安排,措施,方法等),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的客觀事實相適應。
只有通過客觀的檢驗,才能證明主觀正確與否,因材施教既是教學原則,又是教學方法,要施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因材施教的具體措施為:
(一)自選才開始,就要尊重藝術的規(guī)律,要有針對性,按劇種按行當進行選擇,避免陷入盲目性,走彎路,使不適合本劇種的人進入本劇種,以免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
(二)在教學安排中,對于學生歸行,歸路,歸功不應是人為的或僵化的,而應考慮和觀察學生的藝術素質狀況。
(三)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整個教學應分為三個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
1.初級階段學生差異小,要全面觀察,全面打基礎。
2.中級階段:學生差異日益顯著,應循序漸進,要積極地去彌補不足,力爭縮小差異,使學生努力趕上。
3.高級階段: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優(yōu)勢,揚長避短,此階段學生基本定型,可適當考慮開小灶,重點是加強和提高。
戲曲教育的選材,辨材,育材要相輔相成,不能孤立存在。不同階段的劇目選擇,安排。教師的配備要安排合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要有準確的、科學的、切合實際的判斷,要有靈活的教學措施,既要統(tǒng)一教學規(guī)格,又要兼顧到不同條件的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理解能力,教學中應用不同的啟發(fā)訓練方法。
(四)因材施教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達到某種目的,不是盲目的,最后的結果應使學生各盡其才。
2.實習生的差異縮小,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而不是消極被動的態(tài)度。
3.不要把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要解決個性與共性問題,對每個學生盡量做到因材施教,考慮到普遍培養(yǎng)普遍提高的問題,專業(yè)學校與舊科班和私帶徒弟的最大差別就在于講求成材率要高。
4.對學生不同的自身條件要引導幫助,看到條件的可變性,把不利變?yōu)橛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