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龍
摘要:如何進一步有效開拓中國武術的發(fā)展空間,使之走上國際化軌道,讓中華武術早日在世界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魅力,這是廣大武術工作者需要進一步共同探討的問題。對當前中國武術的推廣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策略,以期對武術的推廣與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武術運動;發(fā)展過程;弊端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9-0184-02
一、重視中小學武術運動的開展
目前,中國武術雖已在全世界擁有會員國120個,但與和我們共同競爭進入奧運會的對手空手道、桌球、保齡球等項目相比卻還有一定的差距。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有:(1)國家對外派出的武術專家學者及教練員還相對較少,在國外進行長期推廣和開展武術運動的大多是民間武術家,這使得中國武術在大多數(shù)國家推廣普及程度還不夠高;(2)缺乏當?shù)氐奈湫g協(xié)會等正式組織的管理和組織,使得武術的推廣過分依賴于中國教練,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影響了武術的長期有效傳播;(3)很少有國家具有進行長期專業(yè)系統(tǒng)化武術訓練和教學的條件,因此國外武術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普遍不能達到一個較高水平,武術發(fā)展普遍還處于業(yè)余學習訓練階段,難以在正式的比賽中和中國運動員形成真正有效的對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外武術運動員繼續(xù)學習武術的信心與動力。
我們常說青少年是未來和希望。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受各種外來時尚運動的沖擊,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選擇方向更多地轉向了動感強、娛樂性強、可突出個性、對抗精彩激烈或是具有經濟價值的運動項目。而武術訓練由于練習過程艱辛、內容單調,缺乏當代年輕人所期望的活力與激情,故逐步成為當代青少年眼中的冷門項目。筆者針對深圳市12—22歲青少年做了一項名為“我最想參加的體育運動”的問卷調查。在為數(shù)3000人的調查中,羽毛球、足球、籃球、跆拳道,乒乓球、網球等項目占據了前六位,武術僅僅排在第14位,排在保齡球之后。深圳作為我國較早的一個現(xiàn)代化開放城市,其在各個方面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超前性和代表性,故此筆者認為,現(xiàn)有的青少年在體育鍛煉發(fā)展方面的這些問題和特點,將來也有可能在內地其他城市的發(fā)展中有所體現(xiàn)。
要提高武術在我國青少年中的影響力,首先應在學校體育教育上下功夫,特別是中小學。其原因是我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還不具備像發(fā)達國家那樣完備的社區(qū)體育鍛煉設施與學習條件,青少年要學習運動技能和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性大多還需要通過學校體育教育來達成。故此,進一步在中小學中加強武術教育應是推廣武術的重點,而實施這一重點主要有以下兩個問題:(1)武術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2)體育課程的設置。要在中小學中加強武術推廣,首先一個問題就是要有足夠的、合格的武術教師。筆者在對深圳市南山區(qū)中小學的調查中了解到,深圳市南山區(qū)共有公立中小學56所,其中具有武術專長的體育教師僅有13人,并且由于當前正在進行課程改革,各個學??筛鶕陨項l件設置體育課程,因此僅有不足10所學校開設了武術課,并且大多還只是將其列為第二課堂的學習內容。由此可見,要想在中小學中加強推廣武術運動,國家必須在政策上有所傾斜,確立武術在學校體育中的應有地位,把武術作為受教育者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體育師資配備及體育課程的設置上亦應有所規(guī)定。只有這樣做,武術的國內推廣才能有堅實穩(wěn)固的基礎。我們應當清楚這樣的一個基本方針,那就是我們要走向世界,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國內。
二、競技武術的發(fā)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武術的本質、核心的內容是實戰(zhàn)技擊,技擊是武術最突出的特征,具有強烈的攻防格斗意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武術區(qū)別于其他體育運動項目和藝術的鮮明標志。武術套路是記錄和流傳武術動作的形式。內容和形式兩者間是有機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我們當前推廣武術的形式應當在盡量保持武術特色的前提下,不去拘泥于某種特定的方法和形式,只要是對武術推廣發(fā)展切實有利的都應該努力去嘗試和研究。
當前我們?yōu)樽屛湫g進入奧運會向世界推廣中國武術的主要形式為競技武術中的武術套路。但如今運動武術套路中所包含的一些如精、氣、神、風格、節(jié)奏等不利于量化評分的因素,對發(fā)展不利。近年來對武術套路提出的“高、難、新、美”的改革要求是正確的,也是必須的,因為這樣不僅僅是增加武術的難度,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武術的可比性??墒钱斍暗奈湫g套路比賽又因為過分重視難度,導致運動員、教練員忽略了套路演練的連貫性與觀賞性,套路內容的簡化使得武術特有的精神風韻逐漸喪失、難度的創(chuàng)新缺乏武術特色等問題又成為一個新的問題。特別是目前因為國外武術選手水平相對較低,導致在世界武術錦標賽、亞運會、全運會、全國武術錦標賽各個級別的比賽中缺乏統(tǒng)一性,從規(guī)則的使用到參賽項目的設置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說,一套完善健全的規(guī)則是推廣一項運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三、推廣中應重視加強媒體的宣傳作用,突出武術的健身、強身主題
筆者通過一項題為“你認識了解武術的主要途徑是什么?”的調查了解到,有近70%的人是通過影視節(jié)目認識了解武術的,然而影視節(jié)目所展示的武術大多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它在傳播武術的同時也帶給人們一些關于武術的錯誤信息,如被過分夸張的氣功和輕功就誤導了不少人。這也正是因為武術宣傳工作不足所導致的結果。近年來,面對普通大眾發(fā)行的有關于學習及宣傳真實武術的刊物因各種原因數(shù)量也已所剩不多,僅通過這些我們就可以看到社會對武術的認知與重視程度究竟有多高,也可以看出我們在推廣宣傳武術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需要去走。
健康是當前世界體育運動發(fā)展的主題。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傳統(tǒng)武術與競技武術相比,它拳種繁多、內容豐富,其傳統(tǒng)練功的理論以中醫(yī)的陰陽五行說、經絡學說為依據,在練習過程中不只注重肌體的鍛煉,更強調“內外兼修、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這些都是與當代人追求健康的要求相吻合的。因此,在向世界推廣武術的策略中,我們需要多打健康牌,充分利用武術運動這一重要特色去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并參與到武術運動中,有了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武術進入奧運會才會更有希望和把握。
四、技術推廣和武術文化推廣并重
我們在推廣武術運動時,還未能充分重視到武術本身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涵這一重要特色。今天世界上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多不勝數(shù),僅搏擊類運動就有十數(shù)種,武術要吸引更多的人學習就必須具備更加突出的特色和更大的凝聚力,而這僅僅依靠武術本身的技術特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認識到武術文化對習武者所產生的沖擊和影響要比技術更大更為深遠,這也正是民間傳統(tǒng)武術受西方人喜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應把武術推廣的目標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上,那就是的在傳授武術的過程中,一方面利用武術技術來傳播武術文化,另一方面利用武術文化的影響力來鞏固促進武術技術的推廣,最終達到讓世界通過武術這一載體了解中國人的思想文化、習俗,從更廣泛的角度了解和認同中國。這才應該是當代武術在推廣發(fā)展中最重要和最有意義的目標。
五、加強激勵機制的建設,進一步細化武術段位制
武術實行段位制以來,原則上仍然是沿用以前的晉級制度,即必須在一定級別的比賽中獲得必要分數(shù)和名次才能獲得相應段位。由于武術出成績時間周期較長,一名普通武術練習者要達到較高層次的技術水平,須有兩到三年相對系統(tǒng)化的訓練?,F(xiàn)有晉級制度的限制,使武術練習者的努力與付出不易得到直觀的認可,這對其習武的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打擊。對此,筆者建議將武術段位進一步細化,如分為業(yè)余九段和職業(yè)九段,并且將業(yè)余九段的考核權下放給達到一定資歷的教練,讓業(yè)余練習者只需掌握一定的武術技術而無須參加比賽,只需要通過教練的考核并上報相關機構審批,即可獲得相應的業(yè)余段位,然后隨著段位提升,不斷提高考核的內容和要求。要達到職業(yè)段位,再要求練習者必須參加不同級別的武術比賽并獲得一定的名次才可以申報。高級別的職業(yè)段位申請還應要求對武術的發(fā)展與推廣作出過突出的貢獻等。
武術是中國傳統(tǒng)體育與思想文化的結晶,其所包含的廣泛內容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其他任何競技運動都無法比擬的,我們應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中國武術負責的態(tài)度來推動武術運動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桑守惠.中國傳統(tǒng)武術發(fā)展策略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2,(4).
[2] 周保分.現(xiàn)代武術發(fā)展研究[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2002,(1).
[3] 朱寒瀟.武術在武漢市社區(qū)體育中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溫州大學學報,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