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旺 姜 魁
北京市第九中學 北京 100041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
淺談如何上好一節(jié)錄像課
郭宗旺 姜 魁
北京市第九中學 北京 100041
現(xiàn)在學科教師參加評優(yōu)課、教學競賽、評職、示范課等,通常要交課堂實況錄像片(DVD光盤)。一堂精彩的教學課編成錄像片后,是否還精彩?這不僅取決于錄像技術,也取決于教師上課的技術處理,因此,掌握一些上課的技術、技巧是必要的。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種手段,一個好的幻燈片、演示課件對于上好一節(jié)課舉足輕重,教師制作幻燈片、課件時要想清晰地呈現(xiàn)給學生,必須注意以下4個方面。
1.使用清晰字體,如:宋體、黑體、幼圓和楷書等;避免使用行書、隸書、美術字等。實踐證明,宋體和黑體是人們最容易分辨的字體,所以在印刷書籍,書寫宣傳標語時,幾乎全部用這兩種字體,為了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清內容,最快理解知識內容,應該首選宋體字。標題和重點詞可以加粗或用黑體字(如圖1所示)。如果想讓演示內容更活潑,幼圓和楷書也是可選字體。除了特殊需要的標題、課題,最好不要在正文中出現(xiàn)美術字體,更不能加空心、陰影等特效,那樣會加重學生閱讀負擔,也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圖2所示)。
圖1 使用黑體字、宋體字畫面清晰容易分辨
圖2 行書等字體不容易 辨識,教學效果差
2.幻燈片宜選用黑色、深藍等暗色背景,文字用白色、淺黃、淺綠等亮色。現(xiàn)在我們教室里用的大部分為正投影設備,銀幕直接受到全部光線的照射,沒有投影機的照射時,它已經是反射亮度最高的物體,如果我們用白色做幻燈片背景,投影幕與周邊物體,如黑板板書、教師授課等反差太大,攝像機選取的構圖畫面如果同時顯示屏幕與授課教師(或板書),會出現(xiàn)屏幕過亮,看不清圖像與文字;如以屏幕為標準,攝像機光圈縮小,教師或黑板板書的亮度又不夠,會成為一個黑色的陰影,看不清教師面目,圖像效果差?;脽羝x用黑色、深藍等暗色背景,文字用亮色時,盡管仍與黑板背景有亮度差異,但效果好得多,能夠正常觀看(如圖3所示)。
圖3 深色背景,亮色字,人物與投影可以兼顧
3.文字格式要統(tǒng)一。標題、小標題、正文內容、注釋等,前后字號、字體要一致,相同等級的標題在不同的幻燈片中位置要一致。同一張幻燈片使用字體不要超過3種,同一句話字體不超過兩種,重點、難點詞匯最好用同一種字體的加粗功能。有的教師喜歡在幻燈片中使用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文本內容,播放時,花花綠綠的顏色強烈刺激學生的視神經,學生的興奮點錯位,反而對知識點淡化或忽略,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同一張幻燈片文字色彩原則上不應超過3種,堅決杜絕一句話中出現(xiàn)3種色彩的文字。
4.在文本或幻燈片中插入圖片時,要把大尺寸的圖片用工具縮減到合適的尺寸,一般不能大于1024×768,因投影機的分辨率就是1024×768,即時使用了高清晰的圖片,也不會有更清晰的效果,反而白白占用了計算機資源,嚴重影響速度,使計算機運行不流暢。
另外,現(xiàn)在很多學校為了突出個性與學校文化,要求在幻燈片上有自己的Logo。有的把圖片模版襯在底層,造成應該表現(xiàn)的內容不清晰;有的圖像或圖標占了整個畫面的1/3,喧賓奪主,使本來就不大的展示區(qū)縮減面積,影響了教學效果(如圖4所示)。建議使用圖形簡單的Logo,放在右下角,即宣傳了自己學校文化,又不影響教學效果。
圖4 Logo、圖片模板影響主體內容
設備是為教學服務的,使用得好,錦上添花,還能為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分,使用不好,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影響教師形象。
1.實物展臺的使用。實物展臺可以很方便地展示平面的文字圖畫,也可以展示立體試驗,還能即時地展示學生作業(yè),使用極為便捷方便。使用時要注意規(guī)范,不要用手指點圖像,如果沒有專用工具,隨手用的筆也可以使用;注意展臺攝像頭的位置,不要讓攝像機、展臺攝像頭、教師頭部成一條直線,那樣會遮擋住教師,影響形象。教師可以站在稍側的位置,以不影響操作為準。如果實物展臺放在桌面上,展臺攝像頭會遮擋住授課教師及黑板,影響學生視線,長時間不使用,應該把展臺攝像頭放倒,使用時再抬起。
2.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在上課之前應做好測試,尤其是音視頻。檢測視頻是否可以正常播出,音量大小是否合適。所用課件最好放在D盤或E盤的盤符下,發(fā)送到桌面上一個快捷方式,這樣做可以防止誤刪除,也能避免占用C盤空間,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如果需要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在黑板上,應該把投影屏幕黑屏,使用幻燈片時,只要按一下鍵盤的B鍵即可。
3.演示與實驗。教師在演示實驗時,要做到步驟清楚、語言簡明扼要、操作準確。一定要讓實驗與演示面向學生與攝像機,注意不要讓手遮擋住實驗過程,在觀察反應變化時,如果不再需要操作,授課教師應稍稍離開儀器,使拍攝的主體更加突出。
1.教師上課應穿大方舒展、顏色搭配合適的職業(yè)裝,女教師化淡妝,男教師頭發(fā)整齊,不留胡須。盡量避免穿黑、白、紅顏色的服裝。攝像機對黑白兩色最難還原,在畫面中缺乏質感和層次,往往成為一片白花花或黑糊糊。在電視圖像中,飽和度比較深的紅顏色的邊緣最易與其它顏色發(fā)生串擾,造成邊緣輪廓不清。因為攝像機的自動光圈是以畫面上平均亮度值為基準的,如果授課教師身著白色服裝在黑板前走動,而且攝像機的景別為中近景時,會引起光圈不停地調整,造成畫面亮暗閃爍。還要避免穿窄條紋或細方格服裝,這樣的服裝會造成邊緣不清,畫面閃爍,俗稱爬行的效果,影響觀看。
2.教師講課應該盡量站在講臺中央。教師的知識講解是通過語言、姿勢、表情等傳遞給學生的,只有站在講臺中部位置,才能讓每一個學生看到,有完整的交流(如圖5所示)。有的教師喜歡講課時在講臺上左右行走,還有的教師喜歡站在講臺側面或者走到學生中間講課,這都是不好的習慣,左右行走給學生一個不穩(wěn)定的形象,攝像機來回跟蹤教師,也會使畫面不穩(wěn)定;站在側面,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觀察到教師的表情,走到學生中間更會使大部分學生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學生領會所聽到的知識就會大打折扣(如圖6所示)。
圖5 講臺中央授課,所有學生都能看到教師的表情
圖6 講課生動詼諧,遺憾的是一部分同學看不到
3.學生活動與發(fā)言是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具體體現(xiàn),上課前,教師應該根據(jù)拍攝要求將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聲音響亮。把平時發(fā)言較好的學生盡量放中間,或者能夠面對攝像機的位置,如果雙機錄制,發(fā)言的學生最好不要在主攝像機的前面,拍攝時,容易將學生與攝像機同時拍進畫面。寫字好,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安排在攝像機附近,攝像時能夠即時捕捉精彩的學生活動。教師千萬不要在學生發(fā)言時走到學生面前,與攝像機成為三點一線(如圖7所示)。學生發(fā)言時,教師的位置可以稍作調整,相對攝像機機位,站在發(fā)言同學左邊或右邊,單機拍攝時可以讓學生與教師同時進入畫面;雙機拍攝時,可以容易捕捉到學生或教師完整的形象(如圖8所示)。
圖7 教師、發(fā)言學生與攝像機幾乎成直線,容易遮擋
4.教師巡視走到學生中間要有目的、有目標。學生活動、做作業(yè)時,教師要到學生中間巡視,應該有目標的查看幾個重點學生,并進行指導,不要無目的地轉悠一圈就走回講臺。如果學生分組討論,要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活動時要盡量正面朝向攝像機,攝像時才能保障畫面主體突出,可看性強。
圖8 教師、發(fā)言學生與攝像機成三角是正確位置
合理地安排講課時間,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精確到分鐘,可以順利完成教學進度,保障教學效果。
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上課時,恰當使用討論、課堂練習、學生演示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平衡時間是一個好方法,當時間充裕時,可以適當增加學生演示人次,或者適度增加討論、課堂練習的時間。當時間緊張時,減少學生演示人次,或者適度減少討論、課堂練習的時間。
學生每次討論的時間長短要適度,超過3分鐘的討論,學生激情會急劇減弱,表現(xiàn)疲沓,觀眾也會視覺疲勞,一般控制在3分鐘以內較好。
在教學課件的選用上,一定要掌握一個原則,能用實驗、演示、表演等教學手段時,就不用計算機教學課件。一堂課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有的教師在一節(jié)課中演示了幾十張幻燈片,其它教學技能卻沒有機會很好地展示,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上課的視頻教學課件要精確編輯,內容選擇準確,時間恰當,播放時無停滯、無斷碼,把與授課內容無關緊要的內容提前刪除。
以上是關于上好一節(jié)錄像課的個人體會,這些注意事項不僅上錄像課時適用,相信對教師平時上課也有所幫助。
2010-01-29
郭宗旺,大專,中教高級,信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