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作詩
貨幣戰(zhàn)的硝煙
文/謝作詩
20國財長開會承諾不打貨幣戰(zhàn),言猶在耳,美國新的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就出臺了。這是赤裸裸的貨幣戰(zhàn),但這場戰(zhàn)爭不是由這6000億美元打響的。人民幣升值是這場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役,那是說,貨幣戰(zhàn)的硝煙2005年就已經(jīng)由美國、日本點燃了。
早在2003年、2004年,美國、日本政客就指責人民幣匯率低估造成世界經(jīng)濟失衡。美國甚至有政客說:“人民幣升值15%,中美貿易平衡問題就消失了?!笨蓡栴}在于,名義匯率可以低估,由于沒有價格和工資管制,實際匯率怎么可能長期低估呢?況且,就算人民幣匯率低估了,人民幣升值后,美國的貿易逆差會因此而改善嗎?美國的就業(yè)會因此而增加嗎?不會的。因為中國出口美國的產(chǎn)品美國根本就不可能生產(chǎn)。升值不多,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會不減反增;升值多了,無非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轉變成對印度、越南的貿易逆差。事實上,從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開始,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超過25%,但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從兩三百億美元一路上升到兩三千億美元。
世界經(jīng)濟有沒有失衡?有,而且是大失衡。但是失衡的根本原因不在中國,而在西方國家。柏林墻倒塌,近20億廉價勞動力融入到世界市場,按說西方國家的高福利、高工資是不能維持了。然而,過去20年,由于來自新興國家廉價制造品對物價的抑制,西方國家的實際工資不但沒有做向下調整,反而是上升了,這才是世界經(jīng)濟失衡的根本原因。西方國家不去除高福利、高工資,是不可能面對來自新興國家的競爭的。但調整并不容易,這是由其基本政治制度決定了的。今天,歐洲鬧出主權債務危機,美國的財政赤字也成大問題,原因也都在于當今的政治體制。民主有一萬個好處,但是也有一個壞處,就是領導人會討好選民。今天西方世界福利主義盛行,財政赤字高得令人咂舌,就是民主的代價。假如我們愿意平心靜氣客觀分析,那么民主體制、選舉政治、福利制度如何與審慎財政和穩(wěn)定貨幣相協(xié)調,此一大難題,才是西方國家今日面臨的真正經(jīng)濟政策困境,也是世界經(jīng)濟的難題。
表面上,美國實施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要刺激經(jīng)濟,增加就業(yè)。但是政客們心里清楚,靠量化寬松是不可能增加美國就業(yè)的。金融危機后,美國失業(yè)率高達10%,2008年底2009年初,美國實施了規(guī)模龐大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但如今美國的失業(yè)率差不多還是10%,就是證明。至于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根本上是由美元的國際本位貨幣地位決定了的。如果美國沒有貿易逆差,那么其他國家怎么可能持有美元呢?美國不能一邊享受著巨額的鑄幣稅好處,一邊歪曲事實,指責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了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政客們明明知道,量化寬松不可能增加美國的就業(yè),卻偏偏要實施量化寬松;明明知道壓人民幣升值不可能糾正世界經(jīng)濟失衡,卻偏偏要糾纏于人民幣匯率,這豈不是耐人尋味的事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轉移國內矛盾。西方國家調整結構有困難,但政客們不會說自己無能,而是要轉移矛盾說中國搶了飯碗,但是又不僅限于此。今天中國經(jīng)濟總量已經(jīng)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這使得遏制中國重新成為美國的利益取向。但美國當然又不希望中國窮,因為從窮人那里是賺不到錢的。
過去20年,由于來自新興國家廉價制造品對物價的抑制,西方國家的實際工資不降反升,這才是世界經(jīng)濟失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