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玲,王友勝
(湖南科技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湖南湘潭 411201)
蘇軾詞中的神話意象
田慧玲,王友勝
(湖南科技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湖南湘潭 411201)
神話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瑰寶,300多首蘇詞中有著豐富多彩的神話意象,可概括分為神女意象、神物意象、神境意象三大類。這些神話意象的大量運用豐富了蘇詞的色彩,增添了蘇詞的神韻,使蘇詞充滿浪漫氣息。
蘇詞;神話意象;神女;神物;神境
神話是華夏民族文化中最瑰麗最宏偉的篇章,綿延數(shù)千年的神話傳說滿載多姿多彩的神人、神物、神獸、神境……先民們對自然、對世界最初的瑰偉神異的想象給后人創(chuàng)造和提供了無盡的幻想空間與創(chuàng)作動力。從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對巫山神女美麗形象的著力塑造,到曹植《洛神賦》對洛水女神動人風(fēng)姿的精細(xì)描摹,從李白的“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到李商隱“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眾多的詩詞歌賦對神話意象的運用使文學(xué)充滿了浪漫之色、奇幻之美和飄逸之氣。天性放曠多情的一代巨匠蘇軾,創(chuàng)作了眾多或豪放或婉約的美詞,其傳世的詞作共有300余首之多,其間使用了神話意象的詞就有三十多首。這些詞對神話意象的運用圓融適意、別具一格,頗值得我們加以關(guān)注。在這些詞中,所關(guān)涉的神話意象,可分為神女、神物、神境三大類型。神話意象的大量運用,不僅豐富了蘇詞的色彩,增添了蘇詞的神韻,而且使得蘇詞充滿浪漫氣息,更具審美意蘊。
神女是蘇詞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類神話意象。在蘇詞中或顯或隱出現(xiàn)的神女意象有巫山神女、湘水女神、姑射仙人、緱山仙子。
蘇詞共有9首借用了神女意象,而以巫山神女最具代表性。巫山神女,傳說為天帝之女,一說為炎帝(赤帝)之女,本名瑤姬(也寫作姚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陽,因而為神。宋玉《高唐賦》敘述楚懷王游高唐,晝寢,夢與其神相遇,自稱“巫山之女”。巫山神女皎若明月的美貌固然是詩詞使用其意象的重點,神女與楚王纏綿悱惻的人神戀情更為人稱道。蘇詞中的巫山神女意象別具特色,大都以蘇軾的愛妾王朝云為比喻對象。蘇軾與王朝云的愛情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朝云原是蘇軾侍妾,比蘇軾小二十六歲,在蘇軾最困頓的時候,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蘇軾的紅顏知己,她愛蘇軾,懂蘇軾,理解蘇軾“一肚皮的不合時宜”,因而蘇軾給她撰寫的楹聯(lián)是“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朝云逝后,蘇軾一直鰥居,再未婚娶。巧的是,“朝云”正是神話中巫山神女的名字,這樣的暗合讓人撫掌,也為蘇詞運用巫山神女意象構(gòu)造虛實相濟的情境埋下了伏筆。
有詞借神女意象狀寫王朝云的美麗風(fēng)姿,如《南歌子·云鬢裁新綠》:
云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鸞飛鏡,回身燕漾空。莫翻紅袖過簾櫳,怕被楊花勾引,嫁東風(fēng)。[1]
這首詞,是蘇軾因秦觀的《南歌子》(以襄王與巫山神女之事喻蘇軾與王朝云之情)而作,詞中先寫王朝云的外貌,云鬢烏黑,舞衣曉紅,并用“新綠”、“曉紅”、“翠筵”、“彩云”一系列美麗的色彩涂寫朝云,塑造出一位絕代佳人形象,繼而說王朝云來自巫山十二峰,卻原來是神女下凡,王朝云的形象頓時與巫山神女重疊。那么下闋寫朝云的舞姿,美麗如鸞鳳飛鏡,輕盈如春燕舞空,這樣的飄逸靈動自然非神女不能為之了。詞的結(jié)尾戲謔詼諧,既是對秦觀詞的回應(yīng)調(diào)侃,也體現(xiàn)了蘇軾對愛妾朝云嬌嬈美態(tài)的自豪,鐘愛之情溢于言表。
有詞借纏綿的人神戀情敘述蘇王的深情愛戀,如《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記得畫屏初會遇。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此詞中的神女意象未曾直露,暗含在“夢”、“高唐”詞語中,借用宋玉《高唐賦》中“人神遇合”的典故,含蓄地道出男子對昔日美好時光的懷念與思戀,那曾經(jīng)的情景歷歷在目,愛戀的人顧盼巧笑仿佛就在身邊,柔情似水。
他還借人神戀情的有始無終感傷陰陽兩隔的孤獨苦痛,如《雨中花慢·嫩臉羞娥》:
嫩臉羞娥因甚,化作行云,卻返巫陽。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床。長記當(dāng)初,乍諧云雨,便學(xué)鸞凰。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fēng)霜。丹青□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jié)愁腸。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余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應(yīng)算負(fù)你,枕前珠淚,萬點千行。
這首詞是蘇軾于哲宗紹圣三年(1096年)在惠州悼念王朝云所作[2]?!靶性啤比∥咨缴衽暗樾性?,暮為行雨”(宋玉《高唐賦》)之意,是朝云之名,也是神女之名,然而傳說中的神女與襄王相戀的結(jié)局終是分離,朝云仙逝,又化作彩云回到巫山之陽,只剩下蘇軾形單影只,與“寒燈孤枕,皓月空床”為伴,唯有通過朝云的畫像來睹物思人。見到朝云遺物上的“殘黛”、“余香”,猶憶愛妾生前深情,殷殷難以忘懷。
此外,蘇詞《浣溪沙·傅粉郎君又粉奴》、《滿庭芳·佳人》亦運用了巫山神女之典,均為宴聚為歌姬作,借神女形象暗喻歌姬美貌,但意象并不突出,亦無甚深情厚意,只一筆帶過。與之相似的還有《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中的“緱山仙子”,《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中的“許飛瓊”(傳說中的仙女名,西王母的侍女)。以上諸詞均遠(yuǎn)不如蘇軾為王朝云所作的詞情真意切,蘊藉深遠(yuǎn)。倒是《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用湘水女神意象,別有風(fēng)味,其詞云: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fēng)清。晚霞明。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湘靈,古代傳說中的湘水之神。《楚辭·遠(yuǎn)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蔽鲿x張華《博物志》中載:“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盵3]據(jù)蘇軾詞中之意,此處湘靈當(dāng)指湘水女神,用以借喻彈箏的女子。此時蘇軾與業(yè)已致仕的張先一同游幸于西湖之上,忽聞湖上舟中有女子彈箏,其手法高妙絕倫,情辭哀婉動聽,仿佛是湘水女神在輕聲彈奏。此處運用湘水女神意象既表現(xiàn)了琴音空靈不似人間聲樂,使人如處仙境,更與女子一曲未終,悄然而逝不見蹤跡的神秘氣息暗合,余味雋永。
神物,神靈、怪異之物?!兑住だM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yuǎn),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碧K詞中的神物意象主要是神獸和神藥。
(一)神獸意象
蘇詞中出現(xiàn)的神獸意象有:鸞、凰、鵬。鸞、凰意象在蘇詞中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鸞鳥和鳳凰,都是傳說中的神獸,《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中有:“女床之山,有鳥名曰鸞鳥?!薄痘茨献印さ匦斡?xùn)》上寫道:“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鳳凰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凡羽者生于庶鳥?!薄稄V雅》:“鸞鳥,鳳皇屬也?!币蚨笫莱{[鳳不分,往往并稱。蘇詞中的鸞鳳意象含義豐富,以下依次論述:
第一,借鸞鳳意象喻戀情,表現(xiàn)男女兩情繾綣和諧?!蹲髠鳌でf公二十二年》:“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薄胞[鳳和鳴”這個成語早已成為我國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福。蘇軾便在《雨中花慢·嫩臉羞娥》一詞中寫到“長記當(dāng)初,乍諧云雨,便學(xué)鸞凰?!边@是對與王朝云曾經(jīng)兩情相悅,夫妻和諧的幸福生活的美好回憶。又有《殢人嬌·戲邦直》:
別駕來時,燈火熒煌無數(shù)。向青瑣、隙中偷覷。元來便是,共彩鸞仙侶。方見了,管須低聲說與。百子流蘇,千枝寶炬。人間有、洞房煙霧。春來何事,故拋人別處。坐望斷、樓中遠(yuǎn)山歸路。
該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春(1076年),乃蘇軾借“彩鸞仙侶”之典戲賀李邦直新婚。傅(傅干)注引《傳奇集》:“大和末,有書生文簫游鐘陵,因中秋許仙君上昇日,吳蜀楚越仕女駢集,生亦往焉。忽遇一姝,風(fēng)韻出塵,吟詩曰:‘若能相伴陟仙壇,應(yīng)得文簫駕彩鸞。自有繡襦并甲帳,瑤臺不怕雪霜寒?!唬骸嵝彰湔缀酰看吮厣裣芍靷H也?!烊朐酵跎?,各乘一虎,登仙而去?!盵1]163文簫與彩鸞因有“夙契”而成神仙眷侶,此處借喻李邦直與新婦佳偶天成。
第二,借鸞鳳飛舞的情境喻歌舞,表現(xiàn)舞姿的靈動飄逸。如“趁拍鸞飛鏡,回身燕漾空”(《南歌子·云鬢裁新綠》),以鸞鳥飛動時輕靈優(yōu)美喻王朝云的輕盈舞姿。又有“因念浮丘舊侶,慣瑤池、羽觴沈醉。青鸞歌舞,銖衣?lián)u曳,壺中天地?!保ā端堃鳌ば蠔|接長江》),該詞是蘇軾回憶與友人宴聚的情景,詞中的青鸞當(dāng)指善歌舞的歌姬舞女,美酒令人沉醉,而歌姬舞女聲音清亮、衣裙隨風(fēng)搖曳,似鸞鳥歌舞,令人如處神境。
第三,借驂鸞意象喻友人離別,表達(dá)對友人前途的祝愿。此類代表作為《漁家傲·千古龍蟠并虎踞》:
千古龍蟠并虎踞。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fēng)吹細(xì)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駕飛車凌彩霧。紅鸞驂乘青鸞馭。卻訝此洲名白鷺。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
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與王益柔游金陵賞心亭所作,傅注:“乘云、游霧、駕鶴、驂鸞,皆神仙之事。”[1]517鸞鳥本是傳說中的祥瑞神獸,《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云:“有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鳳鳥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膺文曰仁,背文曰義,見則天下和?!痹~中以此喻友人驂鸞離去,寓有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第四,借乘鸞意象喻自己,通過塑造自己飄然欲仙的形象,表達(dá)超邁放曠的情懷,如《念奴嬌·憑高眺遠(yuǎn)》:
憑高眺遠(yuǎn),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fēng)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fēng),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這是一首中秋詞,宋神宗元豐五年壬戌(1082年)作于黃州,此時蘇軾仍在被貶中。與作于熙寧九年(1076年)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相比,“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似已脫去了對“又恐瓊樓玉宇,高出不勝寒”的惶恐,這是一種自我的寬慰,也說明面對坎坷的人生道路,蘇軾的心境已歷練得更為豁達(dá)。此外,下闋還提到了鵬鳥意象,《莊子·逍遙游》有云:“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冰i之意象在蘇詞中僅出現(xiàn)此一處:“便欲乘風(fēng),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以對神話傳說中大鳥的推拒反襯蘇軾內(nèi)心的灑脫,詩人只要憑虛御風(fēng)便可瀟灑歸去,又何須借助傳說中的神鳥呢?比之上闋的乘鸞來去又提升了一個境界,此間放曠超然的真意,也只有蘇軾才能到達(dá)了吧。
(二)神藥意象
蘇詞中出現(xiàn)的“蟠桃”、“千歲藥”、“金鼎藥”均不是凡俗之物,這些神話傳說中的事物頻繁地出現(xiàn)在各種典籍、詩詞中,至今仍使人津津樂道,當(dāng)源自于它們顯著的功能性——使人長生不死。而這幾種長生神物在蘇詞中的定位和作用卻又各有不同,使蘇詞各具韻味。
首先,借用神藥喻現(xiàn)實事物,側(cè)重神藥的功能性,強調(diào)現(xiàn)實中事物的養(yǎng)生作用。如《浣溪沙·羅襪空飛洛浦塵》:
羅襪空飛洛浦塵。錦袍不見謫仙人。攜壺藉草亦天真。玉粉輕黃千歲藥,雪花浮動萬家春。醉歸江路野梅新。
玉粉,指碾成粉狀的上品茶,傅注:“《廣志》曰:‘千歲老松子,色白黃,味似栗,久服輕身?!盵1]749此句謂茶、飲酒、服食松子是養(yǎng)生輕身之千歲良藥。
其次,借用神物漫長的時間特性,反襯時光短暫。如《臨江仙·九十日春都過了》: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莢陣,風(fēng)轉(zhuǎn)柳花球。閬苑先生須自責(zé),蟠桃動是千秋。不知人世苦厭求。東皇不拘束,肯為使君留。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傅注:“《漢武帝故事》:西王母嘗以桃五枚噉帝,帝食之,留核著前,母曰:‘用之何為?’上曰:‘欲種之?!感υ唬骸颂胰觊_花,三千年著子,非下土所種?!盵1]173詞中說“蟠桃動是千秋”,側(cè)重蟠桃意象所代表的時間概念,此詞是蘇軾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四月在密州與友人賞藏春館殘花所作,雖然上闋中“雨翻榆莢陣,風(fēng)轉(zhuǎn)柳花球”的春光美好可愛,下闋卻以仙果的誕生時間之長反襯出人間春光易逝,不免帶上愁怨之意,詞末卻筆鋒一轉(zhuǎn),另辟天地,寫到“東皇不拘束,肯為使君留?!彼敬褐癫皇芫惺拗?,使春色常駐人間,為使君而留,則今日游園有花可賞矣。蘇軾與友人交游的歡愉調(diào)笑之景躍然眼前,哀怨之意一掃而空,其對情景的駕馭能力令人嘆服。
第三,側(cè)重神藥的神話傳說性質(zhì),亦即故事性,運用于詞中,起塑造、烘托環(huán)境的作用。如《戚氏·玉龜山》中寫到:“稚顏皓齒,綠發(fā)方瞳,圓極恬淡高妍。盡倒瓊壺酒,獻(xiàn)金鼎藥,固大椿年??~緲飛瓊妙舞,命雙成、奏曲醉留連?!苯鸲λ帲扇擞玫t煉取的長生藥物,“盡倒瓊壺酒,獻(xiàn)金鼎藥”,仙人之間殷勤歡聚,賞“縹緲飛瓊妙舞”,繪制出一幅仙氣飛動的神人神境圖。
神境,指傳說中神人居住之地。蘇詞中出現(xiàn)的神境意象頗為豐富,既有神山海島等自然生成的神境意象,又有“瑤臺閬苑”、“玉堂金闕”等具有人文色彩的神仙居住之所。神境不似凡間,神宮仙闕,靈氣縹緲,瑞獸歌舞,神人來去,蹤跡杳然。豐富多彩的神境意象使蘇詞色彩斑斕,充滿浪漫之味。蘇軾對神境意象的運用主要可分為三類:
第一,以神境意象喻夢,表現(xiàn)美夢難舍。如《桃源憶故人·暮春》: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閑庭戶。暖風(fēng)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shù)。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華胥,傳說中的理想國度?!读凶印肪砩稀饵S帝》:“(黃帝﹞晝寢而夢,游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疏物,不知親己,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盵4]該詞以傳說中的理想國度“華胥”喻指美妙的夢境?!叭A胥夢斷人何處”,從美妙的夢中醒來,故人不知何處,惟留人獨自寂寞。
第二,以神境意象虛寫歡聚場所,塑造熱烈氣氛。杜甫有詩云:“惜哉瑤池飲,日宴昆侖丘?!保ā锻T公登慈恩寺塔》)“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居所,位于昆侖山上,《列子》卷上《周穆王》:“(穆王)遂賓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盵4]97-98蘇詞描繪與友人的歡宴多用此意象。如“因念浮丘舊侶,慣瑤池、羽觴沈醉。”(《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追憶與友人宴聚的美好時光?,幊卦谠~中成為宴聚歡會盛況的代名詞。“海南奇寶,鑄出團(tuán)團(tuán)如栲栳。曾到昆侖。乞得山頭玉女盆?!保ā稖p字木蘭花·海南奇寶》)此“昆侖”亦與前詞“瑤池”同。另外,“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保ā赌咎m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更是借神境意象的描繪勾勒出元宵游會的盛況。
第三,以神境意象寫人,增添仙靈逸氣。有的詞緬懷友人,“相如依舊是臞仙。人在瑤臺閬苑?!保ā段鹘隆e夢已隨流水》),傅注:“瑤臺、閬苑皆昆侖之別名?!贝酥^徐君獻(xiàn)已仙逝,升入瑤臺仙境矣。[1]514有的詞寫自己,“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毕删橙巍拔摇卞塾?,超邁放曠的情懷油然而生。
而提到神境,就不得不說《戚氏·玉龜山》:
玉龜山。東皇靈媲統(tǒng)群仙。絳闕岧嶢,翠房深迥,倚霏煙。幽閑。志蕭然。金城千里鎖嬋娟。當(dāng)時穆滿巡狩。翠華曾到海西邊。風(fēng)露明霽,鯨波極目,勢浮輿蓋方圓。正迢迢麗日。玄圃清寂,瓊草芊綿。
爭解繡勒香韉。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幊亟?、畫樓隱隱,翠鳥翩翩。肆華筵。間作脆管鳴弦。宛若帝所鈞天。稚顏皓齒,綠發(fā)方瞳,圓極恬淡高妍。盡倒瓊壺酒,獻(xiàn)金鼎藥,固大椿年。縹緲飛瓊妙舞,命雙成、奏曲醉留連。云璈韻響瀉寒泉。浩歌暢飲,斜月低河漢。漸漸綺霞、天際紅深淺。動歸思、回首塵寰。爛漫游、玉輦東還。杏花風(fēng)、數(shù)里響鳴鞭。望長安路,依稀柳色,翠點春妍。
因為這是蘇軾運用神境意象最為豐富、神人神物并聚、風(fēng)姿獨具的一首詞,此詞作于宋哲宗紹圣元年甲戌(1094年)正月。借詠周穆天子遇西王母事,對原本簡單的遠(yuǎn)古神話傳說加以想象虛構(gòu),改編成為離奇曲折的故事,從而營造出一種縹緲的仙境。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東坡戚氏詞》:“東坡元祐末自禮部尚書帥定州日,官妓因宴,索公為《戚氏》詞。公方與坐客論穆天子事,頗迓其虛誕,遂資以應(yīng)之,隨聲隨寫,歌竟篇就,才點定五六字。坐中隨聲擊節(jié),終席不問他詞,亦未容別進(jìn)一語,且曰足為中山一時盛世耳?!盵5]由于是詠神仙之事,所以在這首詞中蘇軾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典故,并以鋪排的手法層層展開,使這首詞獨具神韻,讀起來有種仙氣縈繞之感。詞中神話意象極為豐富,既有傳說中的神境“玉龜山”、“瑤池”,又有神人“東皇”率領(lǐng)群仙,舞姿縹緲的“飛瓊”仙子,更有保長生的“瓊壺酒”、“金鼎藥”,神境里神獸云集“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多姿多彩的各類神話意象群聚一堂,配合浪漫的神話傳說,塑造出一個雄奇漫怪卻又靈氣逼人的神話世界,一場神靈歡聚的盛宴。蘇軾大才,眾多神話意象在他圓融的運用組合下聲、色和諧,渾然一體。其對神境的大膽馳騁想象,構(gòu)成一種奇譎的意象和虛幻的意境。此詞作于宴飲上,以神之事烘托宴飲氣氛,令人可以想見宴席中歡歌妙舞、觥籌交錯的盛況,卻又免于流俗,增添了一份雅意,充滿了浪漫氣息。
[1]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692.(本文凡引蘇詞如無說明均出自此集)
[2]高培華.蘇軾《雨中花慢》是悼朝云[J].文學(xué)遺產(chǎn),1987,(6).
[3](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0:93.
[4]楊伯峻.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9:41.
[5](宋)吳曾.能改齋漫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00.
103
A TentativeDiscussion ofMythological Imagesin Su Shi’sCiPoetry
TIAN Hui-ling,WANG You-sheng
(SchoolofHumaniti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
Mythology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More than 300 Cipoemsw ritten by Su Shiare fullof variousmythological images.Three types can be summarized in these images,including images of goddess,god’s things,and land ofgod.Thesemythological imagesmade the Cipoemsof Su Shicharm ing,colorfuland romantic.
Su Shi’sCi;mythological images;goddess;god’sthings;land ofgod
I207.23
A
1674-831X(2010)06-0099-05
2010-09-03
田慧玲(1986- ),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研究生,主要從事宋代文學(xué)研究;王友勝(1963- ),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大學(xué)教授,文學(xué)博士,主要從事宋代文學(xué)研究。
[責(zé)任編輯:劉濟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