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沁梅
淺析如何運用語文教學平臺促進學生心理素養(yǎng)的提升
郭沁梅
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這其中包含著促進學生心理素養(yǎng)的提升。這一要求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還要把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貫穿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
語文教學 非智力因素 心理素質 提升 方法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要多表揚、多鼓勵,要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從而使學生受到足夠多且及時的鼓舞。教育學家調查顯示,學生往往特別注重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老師有時一句不以意的話或許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教師應提倡“賞識”教育,對學生多肯定多鼓勵,多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事實上,學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響比外在力量的作用會更持久、更重要,會更有力地推動其對語文的學習。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注重以各種形式(口頭語言、眼神、肢體語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獲得成功。
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是鍛煉其才干的重要途徑,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務之一。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世紀,我們更應該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和受挫折能力。語文教學也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譬如:為了讓學生適應議論文這種文體,掌握它的論證方法,進而學會說理,辯論比賽不失為一種對學生極富吸引力且效果良好的方式。讓學生在找材料的過程中學會收集論據(jù)的方法,在辯論中懂得怎樣突出論點、說明事理,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競爭的心理素質。
再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古詩詞和名著的興趣,可以搞一些賽詩會或名著知識競賽等活動。在朗讀中要求學生口齒清楚、詩句朗讀流暢,讀出情感。教師在點評時做到重表彰、重指導,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閃光點,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競爭的積極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效應有其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師的“情感”教育制約著學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使學生沿著教師的情感線索去修養(yǎng)品德,去學習知識。具體教學中可以遵循“講讀啟發(fā)情感,朗讀激發(fā)情感,寫作抒發(fā)情感”的模式。
講讀啟發(fā)情感,就要求教師根據(jù)課文內容,設置情感導語和情感線索,并使之貫穿全文。這樣既能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氛圍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學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
朗讀激發(fā)情感,就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到語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內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達認識與感受的媒介和手段,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結合教師的范讀,再現(xiàn)作品的藝術境界,使學生經過形象感受和情感體驗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寫作抒發(fā)情感。語文學科有著其他學科所沒有的優(yōu)勢,那就是小練筆、作文,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目的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現(xiàn)實生活狀況,有意識地出一些作文題目讓學生完成。比如親情和友情是兩個永恒的主題,它不但能強化學生的寫作意識,而且能從習作中感受親情,理解父母,識別友情,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p>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tài)?!币羞@種狀態(tài)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的自我約束——意志。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意志的參與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意志總是以情感作支撐,情感乃是意志的推動力。所以,語文課堂教學中,很重要一點就是教師必須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意志。
首先,充分發(fā)揮榜樣的教育作用,結合教材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優(yōu)秀杰出人物的事跡(包括科學家、發(fā)明家、勞動模范、革命先烈等),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學習學生周圍的典型,從而讓學生從榜樣中汲取食糧,磨練意志。
其次,有目的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看電影、電視也是對學生進行意志教育的有效途徑。比如在教學古文時,有意識地推薦學生去看一些有關作者寫作背景的故事,讓學生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完成這部作品的,從而學習古人那種逆境中奮發(fā)有為的意志。
再次,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意志力。對學生加強目的性教育,注意培養(yǎng)道德情感,意志靠情感來推動,要激發(fā)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對祖國、對社會的責任感,從而成倍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量。譬如:設計課前五分鐘課堂,每天有意識地設計一個有關意志培養(yǎng)的題目,通過同學的上臺演講,既達到語文教學中鍛煉學生口才的訓練要求,又是對學生意志教育的一個最好時機。教師還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意志力。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組織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與困難作斗爭,啟發(fā)學生加強意志的自鍛煉。
當然,每個學生的意志類型和發(fā)展水平是有差別的,加上中學生的可塑性較大,所以,教師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對于缺乏自制力的學生要提高他們的控制能力,對于缺乏毅力的學生應當激發(fā)其堅韌精神,對于膽小、猶豫不決者則要培養(yǎng)其大膽、勇敢和果斷的品質??傊?,根據(jù)學生意志品質的特點,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這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總的來說,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內容很廣,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方法也很多,語文教師應積極實踐,使語文教學中的心理素質教育更上一層樓。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示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