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qū)黔江中學 張學杰
“得閱讀者得天下”這是對高考英語總的評價。高考英語雖然從形式上分為詞匯、語法、改錯、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作文等部分,但歸根到底都是在變相地考閱讀理解。
突破閱讀大關,一半是基本功,一半是技巧。
首先必須糾正不良的英語閱讀習慣,嚴格來說“指讀”“唇讀”“出聲讀”“心譯”“逐字逐句讀”“復讀”“生即查”都是錯誤的閱讀法,不良習慣打斷閱讀思維的連貫性,破壞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影響閱讀速度和質量。拿高考來說,共有五篇文章,合理的時間分配是35分鐘,平均一篇就只有7分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是制勝的法寶。正確的閱讀應該是:意群組讀,英語閱時是以意群為單位,而非以單詞或詞組為單位。成組視讀是說用眼睛掃視,不是一個詞一個詞的去默看,而是向探照燈一樣根據(jù)意群,一組組的進行掃視,快速的提取信息,這考驗的是個人英語閱讀的基本功。
就閱讀技巧而言:我們可以分為六個步驟來講。
第一、解讀題干,明確答題綱領。
高考的閱讀試題中,題干既是一答題的要點,也是答題的標準,仔細閱讀試題,分析題干的關鍵詞或者短語,它實際上暗示了我們語段的中心和信息的要點,我們可以有效利用題干來幫助自己整體掌握文段中心和要點,關注包含試題答案的重點語句或句群,從而提高閱讀效率和速度。
第二、略讀Skimming或Scanning,把握主旨。
任何一位作者都會有自己的寫作意圖,任何一篇文章都會有自己的中心主旨,而能否明晰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關鍵,也是閱讀水平高低的體現(xiàn)。為了考察考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閱讀水平,出題者必然會以各種方式對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文章的主旨要義進行考察。一般來說,文章的主旨經常會被表述在文章的首尾中,首尾既包括文章的首段尾段,又包括每一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要想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文本之首尾段和各段之首尾句是最佳切入點。
第三、巧用跳讀,提綱挈領。
要做到心中既有森林,又有樹木,既要統(tǒng)攬全文,又要主次有別。跳讀即可用來通讀全文,了解大意,又可用來搜尋細節(jié),鎖定被考察信息——如此既把握了整體,又不會忽視細節(jié)。在跳讀時通過情景想象、提綱列表、重點連線、簡圖示意等手段來梳理文章脈絡,使之直觀化、形象化、具體化。
如09年中考安徽卷B篇為例,我們可以將重點表達先進行連線:a happy new mother——a baby without ears——was called freak——someone donated his/her ears——a new person appeared——married and lived a happy life——his mother’s body without ears;再對文本進行情景聯(lián)想,一出由偉大的母親、無耳的畸形男孩和老成持重的爸爸三人聯(lián)合演繹的動情故事便會頓時躍入腦海,一幕幕催人淚下的感人場景便會浮現(xiàn)在眼前。
第四、善猜測詞義
各類考試都允許出現(xiàn)3%的超綱詞匯,這些詞匯往往文中都會給出暗示,考生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斷他們的意思;有些其后則會緊跟其同位語,直接對其進行解釋說明;有的詞匯(多數(shù)為名詞)只需判定它是某類事物即可,比如人名、地名、某類動、植物等等,而無須弄明白其具體意思;有些詞真是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為一、兩個詞不認識根本不會對文章理解帶來障礙,一定不能因之而恐慌,從而影響發(fā)揮。對于詞義猜測試題中的超綱詞,文中肯定會對其進行或解釋、或同義、或暗示,只要細心,只要思路開闊,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線索,確定其含義。
第五、定區(qū)間提高答題速度
出題者一般都是根據(jù)文本的某一段,或某一段的某一句,或某一句的某一詞,或根據(jù)隱藏在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暗示進行題設。這就要求做題時要進行回想、返查,鎖定與問題相關信息的所在區(qū)域,為正確解題打基礎。這個過程就像捉迷藏一樣,要想找到文本中躲藏的“貓貓”,就必須對藏躲“貓貓”的區(qū)域諳熟于心,進而準確定位,圈定范圍,定能一抓一個準。
以09年高考湖北卷為例,第59題是詢問手表銷售在年輕人群中銷量下滑的原因。文章的第一段就是在闡述這個問題,是本題的大區(qū)間;確切到句,第五句“All these devices tell the time—which is why,if you look around,you’ll see lots of empty wrists.”(所有這些東西都可告訴我們時間——這正是如果你想周圍看看的話,那么多人手腕空空的緣由。)是本題的題源所在,也是本題的答案選項A(have other devices to tell the time)的根據(jù)所在;再如本篇第61題,題干問通過文章我們對瑞士表業(yè)有何了解,文章的第四段說的都是瑞士高檔手表的再發(fā)明、巨額廣告等相關事宜;本段最后一句指出Rolexes,Patek Philippe和Breitling三個牌子的手表具體銷售對象之三種人(周末休閑登山者,富人和貴族家庭出身的人,駕駛飛機環(huán)球旅游家),這三種人必定都是有錢人,所以選擇A(It targets rich people as its potential customers.)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第六、“讀全項破選擇
閱讀理解是從三個或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選項,解題時考生要通讀所有選項,比較鑒別,確定最佳。切不可挑讀臆斷,匆匆作答。比如做判斷對錯真假型試題時,選項中會有“一對三錯”或“三對一錯”,通讀全項就會補救誤讀題干所造成的過失。
[1]《考試》高考英語版
[2]趙炳河:完形填空寶典,光明日報出版社
[3]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