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沈芳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寶山分院呼吸科,上海 200940
目前在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是惡性腫瘤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肺癌患者總數(shù)的80%,其中接近70%的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常有局部擴散和遠處轉(zhuǎn)移,難以進行手術(shù)治療和單純性的局部治療。晚期的NSCLC的惡性程度高,往往并發(fā)腦轉(zhuǎn)移,惡性胸腔積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預后差?;熓峭砥贜SCLC主要治療手段,由于老齡患者的增多、化療藥物不良反應較大,患者往往難以接受或完成化療,失去了治療機會。而化療聯(lián)合欖香烯治療晚期NSCLC能提高療效、減輕或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本科室采用NP方案聯(lián)合欖香烯治療NSCLC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本研究旨在探討欖香烯在綜合性治療晚期肺癌中的應用價值。
1.1 資料 收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寶山分院呼吸科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診斷標準采用2005年中國《肺癌診斷治療指南》[3]。確診方法為痰、胸水、病理活檢找到鱗癌或腺癌細胞。60例NSCLC患者均為不能手術(shù)的患者,一般情況較好,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范圍52~82歲,中位年齡62歲;病理類型:腺癌41例,鱗癌19例;臨床TNM分期:ⅢB期21例,Ⅳ期39例。依據(jù)收治患者日期進行分組,單日為治療組,雙日為對照組(表1)。所有病例均無明顯肝腎功能及心功能障礙,血常規(guī)WBC≥4.0×109/L,未做過化療、放療等特殊性治療的患者分組,預計生存期時間>3個月。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特征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2 化療 治療組與對照組采用欖香烯乳+NP方案,長春瑞濱(NVB),25 mg/m3,第1、8天靜脈滴注;順鉑(DDP),70 mg/m3,第1天靜脈滴注。其中治療組治療采用欖香烯注射液(elemene emulsion,購自大連華立金港制藥有限公司),400 mg,第2~7天靜脈滴注。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每3周為1個周期,3個周期后做療效評價。所有治療均經(jīng)深靜脈置管輸入,兩組患者前均常規(guī)使用昂丹司瓊、利可君、鯊肝醇和地塞米松,整個治療過程中未使用過生物學調(diào)節(jié)劑、放療及其他特殊性治療。
1.3 臨床療效評價 按照1999年中國抗癌協(xié)會《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分冊化療評價標準[4]。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 CR)為病灶消失至少4 周。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為病灶縮小50%以上至少4 周。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為腫瘤病灶縮小不足50%。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為病灶最大兩垂直徑乘積增大超過25%或出現(xiàn)新的病灶。有效率(response rate,RR)為CR+PR。
1.4 生活質(zhì)量評價 采用卡氏評分法(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在治療前、治療3個周期后分別對兩組病例進行KPS評分,以評價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變化。KPS增加10分以上者為改善,治療前后無變化者為穩(wěn)定,治療后比治療前減少10分以上者為減退。
1.5 不良反應評價 惡性腫瘤的化療不良反應的評價標準使用WHO關(guān)于抗腫瘤藥急性及亞急性不良反應標準評價[5]。
1.6 統(tǒng)計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匯總分析,計量資料值以表示,樣本均數(shù)間的兩兩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R×C表的χ2檢驗(chi-square detection),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治療組近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4.34,P<0.05)。治療組亞組比較:鱗癌有效率優(yōu)于腺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0.89,P<0.05,表2)?;颊逰PS評分在70分以上,治療組提高率為66.66%,對照組為40.0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2 兩組療效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n)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骨髓抑制低于對照組,治療組個別病例出現(xiàn)發(fā)熱;治療組消化道反應、脫發(fā)、靜脈炎等不良反應和對照組比較無明顯變化(表4)。
治療組咳嗽、咳痰癥狀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胸悶、氣短、胸痛、乏力及納差等癥狀改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5)。
欖香烯注射液是從中藥溫莪術(shù)中提取的具有抗癌活性的國家二類新藥,主要成份為B-欖香烯。近年來研究證明該藥能較好的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能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并使機體產(chǎn)生對腫瘤細胞的免疫作用[6-7]。欖香烯注射液抗癌療效確切、抗瘤譜廣,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適用于一般狀況差,不能耐受手術(shù)、放化療或不愿進行放化療的惡性腫瘤患者[8]。晚期肺癌患者大多年齡大且伴有基礎(chǔ)疾病、已無手術(shù)指征。
相對于大多數(shù)細胞毒性化療藥物而言,欖香烯乳聯(lián)合化療不良反應小,無明顯肝、腎功能損害,不發(fā)生骨髓抑制[9],患者容易接受。本研究顯示欖香烯乳在晚期NSCLC患者咳嗽咳痰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較對照組明顯,治療組亞組分析示鱗癌有效率優(yōu)于腺癌;而納差、乏力等癥狀改善不明顯可能與觀察對象年齡大、晚期合并并發(fā)癥人數(shù)多且伴有基礎(chǔ)疾病有關(guān);欖香烯乳主要的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及發(fā)熱等,治療組的不良反應輕于對照組,說明欖香烯乳具有骨髓保護、升高外周白細胞作用。由于生存期及遠期療效觀察時間長,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隨訪難度大,本研究只做了近期療效的觀察,未在欖香烯遠期療效上做進一步觀察研究。晚期NSCLC患者聯(lián)合應用欖香烯乳無論在近期療效、不良反應及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方面均有一定的療效,提示聯(lián)合應用欖香烯乳在晚期NSCLC綜合治療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表3 KPS變化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KPS of the two groups
表4 治療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比較Tab.4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wo groups n(%)
表5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改善比較Tab.5 Comparison of alleviation of main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1] 廖美琳,主編.肺癌現(xiàn)代治療[M]. 上海: 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1998: 1-2.
[2] 郭惠琴, 陳洪亮, 楚社錄, 等. 欖香烯乳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ⅢB~Ⅳ期)綜合治療中應用[J]. 中國腫瘤,2007, 16(6): 471-473.
[3] 中華醫(yī)學會. 臨床診療指南腫瘤分冊[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5: 99-136.
[4] 中國抗癌協(xié)會. 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分冊[M]. 北京: 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 1999: 50.
[5] 孫燕, 主編. 內(nèi)科腫瘤學[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994.
[6] Wang XS, Yang W, Tao SJ, et al. Effect of deha-elemene on HeLa cell lines by apoptosis induction[J]. Yakugaku Zasshi, 2006, 126(10): 979-990.
[7] Guo L, Shi G, Gao Z, et al. Response to hepatocarcinoma Hca-F of mice immunized with heat shock protein 70 from elemene combo tumor cell vaccine [J]. Cell Mol Immunol,2006, 3(4): 291-295.
[8] 周洪語. 欖香烯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腫瘤臨床, 2000, 27(5): 392-394.
[9] 佟富中. 欖香烯乳對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的改善和預防作用的臨床比較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 1999, 26(7):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