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強 張先位 趙春麗 黃幼藝
隨著人們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精神心理承受的壓力增加,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增加顯著。本文回顧性對我科3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與臨床特點進行分析,旨在探討減少青年人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途徑。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科2002年1月~2009年6月間住院治療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例,年齡21~43.5歲,平均(34.9±2.6)歲。根據持續(xù)性胸痛、典型心電圖演變及特異性心臟血清標記物變化,均符合WHO規(guī)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同時隨機抽取同期住院的65歲以上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對照。11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30d內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1.2 方法 對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回顧性綜合調查分析,其調查內容包括:(1)年齡、性別;(2)心肌梗死相關危險因素、癥狀(包括吸煙飲酒史、精神心理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及心絞痛的特點);(3)入院后心肌酶學、血脂測定、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以及住院期間的并發(fā)癥和預后。
1.3 判定標準 (1)吸煙史以每日吸煙≥2支,持續(xù)時間≥1a為判斷標準,吸煙≥20支/d為大量吸煙。(2)飲酒史定義為平均每日攝入酒精量≥50g并持續(xù)≥5a。(3)高血脂標準為(TG)>1.7 min/L、總膽固醇(TC)>5.7mmol/L。(4)心肌梗死的部位依心電圖結果進行定位診斷。(5)冠脈病變程度依據Judkin氏法,管腔狹窄≥50%定為有意義,狹窄50%~70%、75%~99%及100%分別定為中、重度狹窄及完全堵塞,根據病變累積部位分為右冠、左主干、單支、雙支及多支病變。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間率的比較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危險因素的特點 兩組性別、典型心絞痛、合并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吸煙飲酒史、精神壓力因素等構成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冠脈造影結果特點 青年組以單支病變?yōu)橹?,老年組以雙支及多支病變、彌漫鈣化病變?yōu)橹?,見?。
2.3 臨床心絞痛發(fā)作特點 青年組發(fā)病有典型心絞痛癥狀或持續(xù)劇烈胸骨后疼痛31例,老年組27例有典型胸痛癥狀,兩組梗死部位特點見表3。
2.4 兩組并發(fā)癥特點 青年組住院期間發(fā)生心力衰竭3例(7.9%),心律失常22例(57.9%),死亡0例,老年組發(fā)生心力衰竭34例(47.2%),心律失常17例(23.6%),死亡16例(22.2%)。兩組比較青年組心力衰竭及病死率均低于老年組(P<0.05),但心律失常發(fā)生率高于老年組(P<0.05)。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指45歲以下的心肌梗死,近年來其發(fā)生白水平下降,加上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脂質代謝紊亂,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2]。另外,大量吸煙釋放縮血管因子增多而舒血管因子減少,同時長期熬夜導致免疫低下、體內激素分泌失衡,加劇了血管收縮舒張功能障礙,促使冠脈痙攣,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破裂[3],形成栓子脫落栓塞冠脈。資料中顯示青年組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明顯低于老年組,提示高血壓及糖尿病并非是青年急率呈逐年增多趨勢。青年急性心梗具有多病因特點,絕大多數由動脈粥樣硬化,冠脈痙攣、栓塞,冠狀動脈炎所致。其發(fā)病急驟,病前多無前驅癥狀,初發(fā)即呈典型心肌梗死過程,與老年人因各種因素致胸痛癥狀不典型甚至出現無痛性心肌梗死有較大的差異。青年急性心梗患者冠脈病變簡單,多為單支病變[1],梗死部位多為下壁或前壁,較少發(fā)生心功能不全,可能與存活心肌沒有明顯缺血、功能良好有關。青年急性心梗冠脈造影時發(fā)現梗死相關血管狹窄主要為粥樣斑塊破裂,冠脈內血栓形成,血管無鈣化,無側支循環(huán),介入治療后再通率高。因此,青年急性心梗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效果好,恢復快預后好。但由于未建立有效側支循環(huán),因而臨床表現劇烈,心律失常較老年人多見。
表1 兩組臨床危險因素比較[例(%)]
表2 兩組冠狀動脈病變特點[例(%)]
表3 兩組典型心絞痛與心肌梗死部位比較[例(%)]
目前普遍認為冠狀動脈痙攣患者男性較多,年齡較輕,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較少,且多與大量吸煙熬夜疲勞有關。本資料中青年急性心梗主要為男性,心梗發(fā)生前,多數經歷大量吸煙飲酒、長期熬夜、情緒激動等誘因。吸煙已被認為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吸煙可損傷冠狀動脈內皮,誘發(fā)冠脈痙攣,使血小板聚集加快及血中兒茶酚胺升高,使不飽和脂肪酸及高密度脂蛋性心梗的主要危險因素,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對冠脈的影響需要較長的過程有關,因此,青年急性心?;颊吖诿}造影時發(fā)現血管單支病變較多,雙支病變、三支病變者少。
綜上所述,由于工作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促使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青年人心理應激增加,吸煙及酗酒率的劇增,加上長期處于熬夜疲勞狀態(tài),這些行為使青年人過早暴露于心血管病的危險之中,從而導致青年急性心梗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因此,對青年人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重視心梗危險因素的改正,嚴格戒煙,合理膳食適當飲酒,杜絕長期熬夜、避免過度勞累,調節(jié)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降低青年人急性心梗發(fā)病率的重要措施。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0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18.
[2]Biscic E,Bergerone S,Gagnor E,et al.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J].Am Heart J,2000,139:979-984.
[3]Maseri A,Lanza.G.Fluorouracil-induced coronary artery spasm[J].Am J Med,2001,111: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