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安 飛
編者按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全球造船市場遭遇重重危機,中國造船業(yè),尤其是民營企業(yè)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在江蘇南通,一大批頗具實力的民營船企逆勢崛起,成就了南通市在中國造船業(yè)中的“船谷”地位。其中,明德重工就占據了一席之地。一個新生船企,卻臨危而不亂,而且表現(xiàn)出勃勃生機,其奧秘何在?
2009年11月18日,對于造船業(yè)而言,仍處在漫長的寒流之中。但對明德重工來說,卻是一個喜慶的日子——4300車汽車滾裝船(PCTC)首制船出塢。
這一天,明德重工廠內彩旗飄飄、鑼鼓喧天、鮮花搖曳,一派喜慶繁榮的節(jié)日氣氛。金融危機下的船市陰霾,仿佛從未降臨過這里,因為誰也未曾想到,明德重工原本被嗤之以鼻的高端戰(zhàn)略,竟使他們在危機中表現(xiàn)得如此從容。
明德集團董事長季風華對記者談到,明德重工自創(chuàng)辦之初便確立了“要做世界級一流船廠”的宏偉目標,并在具體實施中堅持走高端市場發(fā)展路線,即立足“高端客戶、高端船型”,以汽車滾裝船、化學品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船型為主打產品。這次出塢的PCTC正是全球造船業(yè)公認的高端船舶之一,技術要求相當高。在國內船舶行業(yè)中,具有建造此種船型能力的船廠僅有寥寥幾家,而明德重工則是全國首個自主建造PCTC的民營企業(yè)。
據記者了解,4300車PCTC的船東是挪威GCC公司(GCCGRAM CAR CARRIER AS)。2006年, 當GCC總 裁卡爾先生來到明德重工時,這里還是簡陋不堪,卡爾用他的遠見卓識和無比氣魄選擇了尚在襁褓中的明德。在2006年、2007年下半年,GCC先后與明德重工簽訂了8艘PCTC造船合同。該船型船長164.8米,寬28米,型深30.09米,吃水8.4米,設計航速達18節(jié),主機采用MAN 7S50ME-C MK7船用柴油機,船體共分428個分段,上下12層汽車甲板,除了具備大型船舶通用的設備、系統(tǒng)外,還具有滾裝系統(tǒng)等汽車滾裝船特有的系統(tǒng)。
據明德重工總經理朱紅兵介紹,如今在明德出塢的首艘4300車PCTC,是國際上第一艘采用單支柱柔性設計的汽車滾裝船,可以最大自由度布置固定坡道,并將交通障礙物減少到最少,并且,更好地利用甲板面積和空間來進行汽車裝載。而這些甲板都為極易變形的薄板,制作難度和精度要求很高。固定甲板的載重量達到300公斤/平米,比國內同種船型的載重量高出近一倍。此外,該船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包括兩套獨立處理單元、雙冗余回路、利用光纖進行通訊等等。其中僅報警點就有5000多個,控制集中度非常高。船東曾開玩笑說:“明德生產的4300車PCTC,即使一個人都可以駕駛?!?/p>
船東的贊揚令明德重工充滿了信心。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次建造過程中,船東提供的電氣圖紙僅為基礎設計,為此明德專門成立了設計小組,總結其它國內知名設計公司的經驗,并根據自身情況,由經驗豐富的科研人員把關,獨立完成了電氣詳細設計。這對明德重工以后獨立自主設計研發(fā)提供了一個好的范本,標志著明德重工在高技術船舶建造領域擁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先鋒隊伍。
對此,山東外貿集團公司副總裁孫建華說:“這艘世界上最先進的4300車PCTC的成功出塢,將成為國內民營造船史上的里程碑,將引領民營造船行業(yè)走向一個嶄新的高度?!?/p>
明德重工在民營船廠中的脫穎而出來之不易。
早在2004年,這里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千里江灘。在建廠之初,明德重工的“高端戰(zhàn)略”就曾遭到質疑。當時,三大主力船型(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建造市場已相當繁榮,明德重工卻另辟蹊徑,在沒有現(xiàn)成母型船的情況下,逆風行駛,選擇建造高技術難度、高質量要求的船舶。為此,外界對明德重工能否開工造船都產生了極大懷疑,畢竟作為一個民營船廠,沒有充足的技術支撐,沒有強大的財力保證,選擇如此高端的發(fā)展路線難免有好高騖遠之嫌。
對此,明德重工董事長季風華對記者談到,2004年的造船市場正處于繁榮期,許多船廠都是訂單爆滿,因此眾多船廠也都選擇單一船型連續(xù)建造。這樣做的好處是技術風險小、生產效率高、利潤也比較高。但是,一旦船市動蕩,船型單一,設計、制造能力有限,面對寶貴的船東訂單,船廠就只能望“單”興嘆。因此,明德重工管理層在公司成立之初確立的“先高后大”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就是希望通過走高端路線促進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在規(guī)避風險的同時,夯實企業(yè)基礎,提高企業(yè)設計、制造的核心能力,力爭在規(guī)模達到相當層次后,再穩(wěn)健進軍大型船舶制造領域。當然,這個發(fā)展過程會經歷許多波折,尤其在起步階段,選擇高難度的船型無疑是自討苦吃。船型多、難度大,無論是在設計、制造還是采購上,都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壓力。不過,市場的定律就是難度越大,意味著來自同行的競爭越小,手中掌握的船型越多,也就意味著未來選擇的空間越大。隨著船市的下滑,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競爭優(yōu)勢的天平正逐漸向我們傾斜。
事實證明,明德重工高層管理者的發(fā)展思路跑贏了市場。在這5年里,明德建造的8000噸二類化學品船,成為該廠一張亮麗的“名片”;建造的海洋工程船讓挑剔的船東豎起大拇指;建造的4300車PCTC系列船更是贏得了業(yè)內同行的一片贊嘆聲。高端戰(zhàn)略讓明德重工實現(xiàn)了全方位的重大突破。自2005年底投產開始,明德重工連續(xù)幾年實現(xiàn)產值利稅翻番,2007年完成產值5.1億元,上繳利稅1300多萬元,2008年產值達12.3億元,上繳利稅2100多萬元。預計2009年產值將達20億元。此外,明德重工目前手持訂單60多艘,生產計劃已排至2012年。
驀然回首,讓明德人感慨萬千。5年前,他們的腳下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灘,如今已崛起成為一個投資額近2億美元,占地近2000畝,擁有三座船臺、一座船塢、5500名員工、產值連年翻番的大型現(xiàn)代化造船企業(yè)??梢哉f,它是民營船企走高端路線的成功拓荒者。
今天,明德重工取得的成績令人羨慕,但明德人卻并未將目光僅僅鎖定于輝煌的戰(zhàn)績和手持的訂單,明德高層管理者清醒地看到,價值規(guī)律作用下的船市,必然會出現(xiàn)周期性的起伏。從目前來看,新一輪的行業(yè)洗牌在所難免,2010年,造船市場的寒冬恐怕仍將延續(xù)。
季風華董事長分析認為,目前許多船廠面臨著接單困難、開工不足的窘境,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金融風暴導致船東融資難度增加;二是全球經濟低迷必然導致對全球運力需求的下降,對船舶的需求直線走低;三是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導致部分簽訂造船合同的船東持“單”觀望。那么,實施高端戰(zhàn)略的明德重工是否會面臨這些困難呢?
季風華誠懇地談到,明德重工作為一家現(xiàn)代化造船企業(yè),不可能脫離這個大環(huán)境去討論發(fā)展和經營,無論是任何路線和戰(zhàn)略,都無法影響造船市場的漲跌規(guī)律,波浪式發(fā)展是市場的必然。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我們就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因此我們一直注重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制定、企業(yè)文化的建設和產品質量與成本的有效控制等,通過長期的努力,明德重工已經走出了一條快速、穩(wěn)健而又具有鮮明特色的生存發(fā)展道路。尤其是“船東就是上帝”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這為明德重工在船東中贏得了上佳的口碑,為企業(yè)應對危機提前做好了準備。
據記者了解,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在一艘化學品船即將完工時,明德重工相關部門在例檢時發(fā)現(xiàn),船上一條主電纜比設計規(guī)格短了幾米,而此事船東并不知情,但明德人沒有選擇蒙混過關,而是在第一時間主動向船東報告,毅然拆掉已經鋪設好的全船電纜,重新布線安裝,雖然因此付出了近七位數(shù)的金錢損失,但卻贏得了許多高端客戶的信賴和稱贊。
另有一次,明德重工在第一艘8000噸二類化學品船建造過程中,船東曾提出了3000多條修改意見。就船東所提出的每一項需求,明德重工從設計到生產、采購,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意見提出后毫不拖延,將船東的每一項意見、要求都及時改進,做到船東點頭為止。許多曾經與明德重工合作過的船東,在新船交付使用的同時,也留下了“只要我們需要造新船,一定找你們!”的承諾。
正是在彼此的承諾中,明德重工的高端客戶不斷擴大,包括挪威的GCC、BOA,德國的BERNHARD SCHULTE(CYPRUS)LTD及國內大連集發(fā)等實力雄厚的船東紛紛加入與明德重工合作的行列。目前,明德重工手持的訂單,絕大多數(shù)來自于經濟實力較強、資金運作良好的船東,這也為企業(yè)抵御風險增加了一分籌碼。
明德人篤信:冬天來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對于未來,明德人表示已做好了御寒的準備,而且深信自己勝券在握。其目標是,在2010年產值將達32億元,到2014年,預計產值將達到100~120億元左右。
明德人能否再次跑贏市場?讓我們把答案交給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