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平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江西贛州 341000)
腦動脈瘤夾閉術(shù)中需控制性降壓,傳統(tǒng)都運用硝普鈉。丙泊酚是一種速效、短效和蘇醒快的靜脈麻醉藥,可引起心率減慢、血壓下降,2008年5月~2009年10月筆者觀察大劑量丙泊酚用于這一手術(shù)中降壓的效果。
選擇擇期腦動脈瘤夾閉術(shù)患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齡最大者67歲,最小者31歲;體重52~75 kg。ASAⅠ~Ⅱ級,無心肺及肝腎功能明顯異常。隨機分為大劑量丙泊酚組(P組)和硝普鈉組(S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ASA分級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麻醉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及阿托品0.5 mg?;颊呷胧液笪?,行左側(cè)橈動脈穿刺置管測壓,右側(cè)頸內(nèi)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置管。常規(guī)監(jiān)測 ECG、BP、SpO2。用芬太尼 2.0 μg/kg、維庫溴銨0.1 mg/kg和丙泊酚2 mg/kg靜脈推注誘導插管,插管后微泵輸注丙泊酚 4 mg/(kg·h)、芬太尼 2 μg/(kg·h)、維庫溴銨 0.04 mg/(kg·h)及吸入異氟醚(0.8~1.5MAC 之間)維持麻醉,夾閉瘤體前30 min,P組微泵丙泊酚加大劑量至8 mg/(kg·h),S 組同時微泵輸注硝普鈉 1~3 μg/(kg·h),夾閉瘤體后P組微泵丙泊酚劑量減少至原水平,S組停用硝普鈉。
術(shù)中采用美國太空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等。分別記錄麻醉前(T0)、插管后 10 min(T1)、夾閉瘤體前 30 min(T2)、夾閉瘤體時(T3)、術(shù)畢(T4)的 SBP、DBP、MAP 和 HR 的變化。 觀察術(shù)畢患者復蘇情況等指標。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ASA分級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夾閉瘤體時(T3)兩組 SBP、DBP、MAP均顯著下降(P<0.05),P組 T3時與T0時及 S組比較 HR均顯著下降(均P<0.05),術(shù)畢,均恢復至麻醉前水平(見表1)。術(shù)后大部分患者20 min內(nèi)拔管回病房,P組有6例、S組有4例帶氣管導管回病房。
表1 兩組患者 SBP、DBP、MAP、HR 的變化(,n=20)
表1 兩組患者 SBP、DBP、MAP、HR 的變化(,n=20)
與 T0比,*P<0.05;與 S 組比,#P<0.05
指標 組別 T0T1T2T3T4 SBPP組124.26±13.52120.35±11.69119.56±12.8292.34±6.92*123.86±8.71(mm Hg)S組125.80±12.36115.81±13.19121.73±11.6990.14±4.98*121.73±10.86 DBPP組69.20±10.4767.60±11.4266.46±10.5060.57±5.61*70.18±7.24(mm Hg)S組69.46±11.4166.86±8.2268.20±9.2160.33±7.41*67.26±8.53 MAPP組81.02±9.2779.65±11.4278.06±8.2466.33±4.69*82.83±7.59(mm Hg)S組79.57±11.4174.00±10.1378.86±9.8462.23±3.86*77.23±8.77 HRP組82.73±10.2474.50±10.1269.23±9.4561.00±4.30*#78.90±12.62(次/min)S組79.62±11.9373.86±9.2370.40±8.8570.86±7.4275.10±9.23
腦動脈瘤夾閉術(shù)是近些年開展的一種新手術(shù),為防止血壓過高,夾閉瘤體時破裂的危險以及減少出血,術(shù)中需行控制性降壓。
控制性降壓是在麻醉和手術(shù)期間使用藥物有意識地將患者血壓暫時降至適當水平,理想的降壓藥應(yīng)具備給藥方便、藥效確實、起效和恢復快、無毒性作用及快速耐受性,臨床研究證明,靜吸復合麻醉是較理想的控制性降壓麻醉方法。傳統(tǒng)降壓藥物硝普鈉已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但有停藥后反射性血壓升高及亞硝酸鹽毒性等副作用。丙泊酚可減少腦代謝率和腦組織代謝率,在腦缺血、低氧的動物模型,給予丙泊酚和巴比妥類的生存時間相同,均明顯高于其他藥物[1],表明該藥可加快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康復、降低缺血所致的神經(jīng)元損傷[2],丙泊酚用于神經(jīng)外科手術(shù)既提供了足夠的中樞抑制水平,又不影響腦組織張力,是有效而安全的[3]。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深淺容易調(diào)節(jié)、蘇醒快等特點[4],對循環(huán)和呼吸均有抑制作用[5],可引起心率減慢、血壓下降[6],其機制與丙泊酚降低外周阻力、直接心肌抑制及對心血管神經(jīng)反射抑制作用有關(guān)。從本觀察可以看出,大劑量丙泊酚泵注可以達到硝普鈉一樣的降壓效果,但同時也使心率減慢,而術(shù)畢時兩組均無血壓明顯反跳現(xiàn)象。術(shù)后兩組大多數(shù)患者清醒拔管,需帶氣管導管回病房例數(shù)沒有明顯變化。
本研究表明,大劑量丙泊酚用于腦動脈瘤夾閉術(shù)中控制性降壓是安全可行而且有效的。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699-1701.
[2]陽世宇,孫海晨,吳學豪,等.丙泊酚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chuàng)術(shù)后患者中的應(yīng)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5):381-382.
[3]倪新莉,孟盡海,王保國,等.丙泊酚輸注方式在顱腦手術(sh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2):151-152.
[4]劉俊杰,趙俊.現(xiàn)代麻醉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286.
[5]段世明,鄭斯聚.麻醉藥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94:98.
[6]孫增勤.實用麻醉手冊[M].4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