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景賢
北京奧運會帷幕落下后一年多來,我常常翻閱桌上數(shù)百張“北京奧運剪報”。一篇篇佳作、一幅幅美圖,把我又帶回到那兩個火紅的夏日:2001年7月13日22時10分——奧林匹克把古邦之都北京永遠定格在這一瞬間;2008年8月8日晚8時整,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于1896年在顧拜旦的帶領下起跑,經過了112年,終于跑到了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度。飲水思源,“主源頭”應該是海內外億萬炎黃子孫為百年追夢所付出的艱辛,當然,兩個北京申奧團隊,特別是其領軍人物李嵐清副總理也功不可沒。
1993年9月23日,摩納哥這個不足兩平方公里的“超級袖珍國”,牽動著世界上許許多多人的心。千禧(2000)年奧運會的舉辦權究竟鹿死誰手,當晚就會在該國以博彩業(yè)聞名于世的蒙特卡洛作出決斷。
“中國奧運元老”何振梁先生曾說過,北京申奧之旅始自1990年。為了“趨雅”,我把一個刺激賭癮的名句略微改動了一下:要想大贏就到蒙特卡洛,那里如愿以償?shù)臋C會多。北京宣布申奧兩三年之后,全球的華人都在熱切企盼,希望命運之神這一次會對北京這座古都情有獨鐘,“蒙特卡洛·1993”能夠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福。
從當天下午2時起,我與億萬同胞一道,守候在電視機旁,眼睛緊緊地盯著蒙特卡洛路易二世體育館。3時許,擔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一職剛滿半年的李嵐清同志,笑容可掬地走向講臺。他以中國改革開放新一代領導人的嶄新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代表中國政府用清晰的英語進行北京申奧陳述:
自從執(zhí)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經濟蓬勃發(fā)展,市場繁榮,中國人民從未像今天這樣,過著美好的生活。他們所夢寐以求的穩(wěn)定、繁榮與和諧,如今都已變成了現(xiàn)實。
2001年7月13日,李嵐清(前中)在莫斯科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與大家一起歡呼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最后,李副總理代表中國政府鄭重宣布:
一、為確保未來奧運會的圓滿成功,中國政府保證在財政上給以全力支持。
二、確保奧運會所有參加者的絕對安全。
三、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員將來可以自由進出中國,記者們可以自由進入各奧運場所進行采訪。
李嵐清副總理講話的內容、語句和風格,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使這次申奧陳述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他作出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努力。這里只舉一個例子。記得我國駐法國大使蔡方柏同志,有一次在大使學習班上講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在北京第一次申奧陳述的頭一天晚上,李副總理在下榻的旅館,突然敲開蔡大使房間的門,要一片催眠效果最佳的安眠藥吃。他解釋道:“為了有充沛的精力做好明天的申奧陳述報告,今晚一定得睡個好覺?!钡诙煸绮蜁r,他興奮地告訴蔡大使:“昨晚你給我的那片瑞士安眠藥真靈,催眠的速度快,深度睡眠的時間長,一夜睡得很香。今天,我可以精力充沛地做好北京申奧的陳述工作?!?/p>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繼續(xù)重溫1993年蒙特卡洛的申奧角逐。我與億萬同胞一道,眼睛一直緊緊地盯著電視畫面:伊斯坦布爾、柏林、曼徹斯特,一個個被“刷”了下去,自己當時的興奮之情一陣陣涌上心頭。最后,“決戰(zhàn)”在北京和悉尼之間展開。我與億萬同胞一道,不斷輕聲為北京祈福。
晚8時一過,我與億萬同胞一道,焦急地等候國際奧委會主席宣布“京悉角逐”的結果。8時27分,當薩馬蘭奇先生慢吞吞地從上衣口袋里掏東西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他那只舉著的右手在微微發(fā)抖。薩翁對中國一向情深誼重,而他的這個也許是下意識的動作,卻令我在內心深處猛然產生一種不祥之感。過了一會兒,那幾個所有中國人最不愿意聽到的英文詞“The winner is Sydney”(“悉尼勝出”)淡淡地被說了出來……
曾長期協(xié)助賀龍元帥掌管國家體委的榮高棠老人,在這一瞬間那失神的電視畫面,永久刻在我的腦海中。
澳大利亞贏了,但贏得并不光彩!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個別國家蓄謀用某種政治訴求來干預奧林匹克運動,玷污了神圣的奧林匹克精神。國際奧委會的一位希臘委員說得好:“北京首次申奧雖敗猶榮!”
2001年4月11日至12日,李嵐清副總理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了友好訪問。當時,我在該國出任大使。事前,我與李副總理通過幾次電話,除匯報來訪接待的準備工作外,還談及他1984年夏天作為天津市副市長對蘇聯(lián)的訪問。那時,我任駐蘇聯(lián)大使館政務參贊,全程陪同他訪問。李副總理和夫人在電話中一再問我和夫人要帶點什么,可我們又怎能麻煩這位日理萬機的副總理呢!出人意料的是,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竟然給我們帶來了小米、掛面和醬菜,送來了對駐外人員的一片溫暖和深情。
訪問期間,用餐時以及餐后,李副總理總是跟我聊天,天南地北地聊,不過,北京申奧是主要話題。12日用早餐時,李副總理說:“在中央,我分管北京申奧工作。三個月過后,我就要在莫斯科代表中國政府,向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作北京申奧陳述。這是繼1993年蒙特卡洛北京申奧之后,全黨、全國人民交給我的又一份重托!我會盡力的,這次一定要不辱使命?!?/p>
我問李副總理:“申奧決戰(zhàn)已迫在眉睫,您為何選擇此時出訪多國?”他說:“如果從蒙特卡洛那一次算起,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多年時間。應該說,夠充分的了,該做的事大體上都已做了。這次出來走走,也許是大戰(zhàn)前夕需要一種內心的安寧吧?!蔽抑?,李副總理以沉穩(wěn)著稱,險惡之時亦波瀾不驚。
我又問,對三個月后的表決結果,國內有何預期,擔不擔心莫斯科會再次成為“蒙特卡洛”?他說:“中央這次是有信心的,而且,我個人的信心還相當足。蒙特卡洛之后,將近八年時間過去了,我們有意放棄了一屆(第28屆),集中力量打好第29屆這一仗。外交部的同志們,在前方和后方都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p>
當天上午參觀完塔什干飛機制造廠后,李副總理在下榻的飯店繼續(xù)與我聊北京申奧。談到北京首次申奧失利時,我說:“蒙特卡洛那一次,似已勝券在握,但最后卻讓悉尼給拿去了。當時,我在北京看電視實況轉播,那是多么悲愴的一幕啊!何振梁先生在現(xiàn)場一聽到薩馬蘭奇先生說出‘悉尼’二字時,似乎一下子就蒼老了好多,給人一種‘白發(fā)三千丈’的感覺。老人拖著沉重的步子,第一個走上前向澳大利亞委員道賀。何先生這是強忍著多大的悲痛?。∷?,所有的中國人,那一刻心里都在翻江倒海:輸?shù)谜媸翘├?!聽說何先生的女兒當晚從北京打電話到蒙特卡洛,父女倆天各一方,手執(zhí)話筒,‘相對’無語,痛哭了好久?!苯又?,我問李副總理八年前在現(xiàn)場那一瞬間的心緒。他答道:“‘翻江倒?!笫惯@個詞用得好?。“倌昶谂?,卻失之交臂。不過,兩三秒鐘過后,我的內心就恢復了平靜?!?/p>
我又問李副總理,那次離開北京前往摩納哥之前,對北京申奧的結果有何預期。他說:“當然盼望北京能勝出。不過,我也清醒地意識到,面對當時那種國際大氣候,樂觀不得?!?/p>
李副總理反問我當時有何預期。我說:“在1993年那種惡劣的國際政治生態(tài)中,北京能過三關斬三‘將’,最后殺入了決賽,而且僅以43∶45兩票之差讓悉尼險勝,這實屬不易,完全出乎我的意料?!?/p>
隨后,李副總理對我說:“北京第一次申奧失利后,同胞們一直在喊冤。不過,這個冤是有頭可尋的。誰都清楚,這是一個或者是少數(shù)幾個國家搞的鬼?!薄按笫故歉阃饨坏?,外交是國內政策的延續(xù),國際問題變數(shù)很多。北京那次申奧失利,說到底,是國與國的根本利益碰撞的結果。不過,請大使相信,機會一定還會有的。中國是人類文明的一大發(fā)祥地,歷史老人是不會忘記她的?!?/p>
與李副總理交談時,對于我國官員三個月后在莫斯科用英語陳述,我表示了自己的關切:“7月13日表決之前,您和我國另外七名申奧官員將要用英語作最后陳述。我與使館的同志們有兩點擔心:一是陳述詞能否擺脫我們一直慣用,但不易為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接受的邏輯思維、語式架構、遣詞造句;二是除您、何振梁先生和楊瀾女士外,另外五位陳述人的英語會不會因為講得不夠到位,陳述因而得不到應有的效果?!?/p>
李副總理說:“大使的擔心也是國內許多人擔心的。八篇陳述詞早就著手寫,改了不知多少遍,至今也還沒有定下來。對每篇陳述詞,都有時長限制,我的一篇,只能講三分鐘。我一直在琢磨,在這稍縱即逝的180個嘀嗒里,怎樣才能講得通俗易懂,讓人入心入腦,而且一定要有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使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聽后覺得,這一票投給北京可以放心?!庇终f:“用英語陳述,的確是我們的一大弱項。不過,早已請了頂級的英語教授給大家輔導。劉淇、袁偉民兩位同志的英語現(xiàn)在講得已相當流利了。我對奧申委的同志們說過多次,陳述詞英譯本的句子一定要短。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你一句話如果拖得很長,人家一聽就會感到煩。大使可以放心,每位陳述人都會反復練、反復背英文稿的。此外,還要多次進行模擬演練,請中央領導同志、奧申委的同志,還有北外、北大的英語教授指點。沒有絕對把握,我們是不會上火線的。容國團先生有句名言,叫做:‘人生能有幾回搏?!’現(xiàn)在是大搏一回的時候了!”還說:“最后陳述固然重要,但也不必刻意追求用英語一時難以達到的效果。中華文明、中國人的智慧、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國力、改革開放,還有已做的大量工作,這些才是成功之本。我一再勸同志們不必過于緊張。只有放松,陳述時才能發(fā)揮出最佳水準。這次回國后,還要繼續(xù)給大家減減壓?!?/p>
當晚,在烏茲別克斯坦總理為李嵐清副總理舉行的歡迎國宴上,李副總理出乎所有來賓的意料,用意大利文演唱了那不勒斯民歌 《O Sole Mio》(《我的太陽》)。這位業(yè)余男高音盡管一再對烏茲別克斯坦總理說“唱低了一個音”,表示抱歉,還是得到了滿堂彩。李副總理回到住處后,興致勃勃地向我介紹俄羅斯以及西歐的古典音樂。寫到這里,我想補充幾句話。這位歐洲古典音樂愛好者離休后,寫出了《李嵐清音樂筆談》。在這本洋洋灑灑35萬字的大部頭專著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講述了50位歐洲音樂大師的心路歷程,展示出歐洲古典音樂300年的非凡歷史。他謙和地說:“這是一本普及版‘小人書’,我只是把你帶到音樂殿堂的門口,然后讓你再往里邊好好地看一看?!?/p>
在上述那次談話中,我問:“北京第二次申奧如能成功,在慶功會上您會不會一展歌喉,來一首《我愛你,中國》?”李副總理說:“別說一首《我愛你,中國》,大使讓我唱整整一個晚上,我也絕不會含糊!”
講過古典音樂后,李副總理向我談起了篆刻藝術。他說,篆刻是門很高很深的藝術,神來刀走,美在力上,修身養(yǎng)性,唯此為絕。我聽得入神,便說:“北京第二次申奧如能成功,您肯定會刻幾方印章留住這歷史性一瞬的?!彼f:“那還用說!不過,刻幾句什么話,邊款怎么寫,還得好好琢磨琢磨,以不虛此盛舉?!?/p>
記得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的時候,曾特別舉辦了一個“李嵐清篆刻藝術展”,給“中國年”增添了異彩。陪同李嵐清同志參加該篆刻展的一位友人告訴我,展品中有三方與北京奧運有關的印章:“北京奧運”、“祖國萬歲”、“人民萬歲”。三方印章所刻的邊款均為:“預祝二○○八年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篆刻家把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篆刻佳作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2008年4月27日,就在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三個多月,“李嵐清篆刻藝術展”開幕式在國家大劇院舉行。展品中就有上述三方奧運印章,篆刻家當眾宣布將其贈送給北京奧組委。
對于篆刻藝術,李嵐清同志講過一段十分透徹的話。他說:學習篆刻是為了訓練手、腦、眼的配合。他用“石可言美、石可言志、石可言情、石可言趣、石可言事”這樣的“五可言”,來形容自己對篆刻藝術的感悟。他還為鄧小平同志刻了兩方印章:“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之印”,“科教后勤部部長鄧小平之印”。前一“職務”是老百姓“封”給小平同志的,后一“職務”則是小平同志“自封”的。李嵐清副總理所刻的三方奧運印章和為小平同志所刻的兩方印章,是對“五可言”最精辟不過的闡述。
2001年7月7日晚,結束了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四年半任期后,我回到了首都北京。這時,離北京第二次申奧沖刺只剩下了五六天時間。與朋友們聊天時,總離不開申奧這個話題。大家內心涌動著的那份企盼都寫在臉上,但也可隱約感到每個人內心的忐忑不安:“蒙特卡洛”千萬可別重演……
7月13日——1000多萬北京人、13億多中國公民和七八千萬海外同胞翹首企盼已久的一天終于來到了!我與億萬同胞一道,通過電視轉播,觀看北京和另外四個城市角逐第29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權的實況。
上午8時(莫斯科時間),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在金碧輝煌的莫斯科大劇院開始舉行,聽取五個申奧城市的最后陳述。北京代表團的陳述安排在第四個,下午2點鐘開始。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在用英語作最后陳述時,代表中國政府再次明確表示支持北京市申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接著,他話鋒一轉,向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擺出了三樣“硬邦邦”的東西:
——北京申奧若能成功,第29屆夏季奧運會如出現(xiàn)盈余,中國政府將用其建立一個奧林匹克友誼合作基金,幫助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體育事業(yè);如果發(fā)生赤字,將由中國政府承擔。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全民健身運動。目前,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已達到了70歲,而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才過了50年,就增加了35歲,整整一倍。
——中國政府幫助發(fā)展中國家建成了36座大中型體育場館。
陳述的結束語很簡練,但意味深長。先引先圣孔子的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最后表示出這樣一種信念: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將會在北京看到一次偉大的奧運會。
明確的支持,莊嚴的承諾,幾個枯燥卻又飽滿的數(shù)字,先圣似也“親迎”四方賓客,給在現(xiàn)場的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還有全世界幾十億電視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短短三分鐘的陳述,六七百個英文詞,卻沉甸甸的,讓國人嘆服,讓世人折服!
事后,聽一位知情者說,中國這一分量最重的英語陳述,是李嵐清副總理根據(jù)“實在、準確、簡約”的原則,與國內的英語大師們歷時大半年,改了十幾稿才“煉”成的。
另外七位中國代表的陳述,則是這篇政府總陳述的補充與具體化。最具有詩意和深情的是國際奧委會老執(zhí)委何振梁先生的陳述:
你們今天不論作出何種選擇,都會載入史冊。但是,只有一種決定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但愿諸位的決定,能以體育運動作橋梁,使世界和中國擁抱在一起,從而造福于全人類……選擇北京,諸位將在奧運史上,第一次將這一個體育盛會帶到擁有世界上1/5人口的國度,讓十多億人能用其創(chuàng)造力和奉獻精神,為奧林匹克運動服務。
這位中國代表的話音一落,全場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中間還夾雜著好幾聲“bravo”。當時,我從電視中聽到這個幾種外語所通用的詞后感到特別興奮,因為西方人觀看演出,喝彩時大多用此贊語。
楊瀾五分鐘純正英語的陳述,也博得滿堂彩。去年歲末,她在一次電視訪談中被問及陳述時的心態(tài)時說:“陳述時一點也不緊張,真的。當時有一種生逢其時、舍我其誰的感覺。這里面有一個個人情結。我在外留學多年,深感西方人對咱們國家的無知、偏見,這是一次讓咱們國家展示自己的好機會。鄧亞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贏就不緊張?!@句話說得特別好,一直在鼓舞著我,誰不想贏呀!想贏,你就不會緊張了。作最后陳述時,我心無雜念,總覺得周圍有個氣場:你們既然把五分鐘交給了我,那在這五分鐘里,你們就得聽我的!陳述時,有一股子氣一直在頂著我!”
北京申奧團隊的八篇陳述結束后,我大大松了一口氣:個個講得都很棒,肯定有戲!全北京、全中國為申奧奮力拼搏了兩次,一共十多年,現(xiàn)在也該有回報了!
在國際奧委會委員們投票過程中,伊斯坦布爾、大阪、多倫多一個個被“刷”了下去,最后只剩下了北京和巴黎。
2001年7月13日22時10分,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達21年之久的薩馬蘭奇先生,微笑著向全世界宣布:“The winner is Beijing! ”(“北京勝出! ”)這位德高望重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事后滿意地說,這是他本人卸任前完成的“最后一項重大使命”。薩翁對中國的深情厚誼,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后期。1978年春,他作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訪問了中國,與中國體委負責人會談時明確地說,“國際奧委會不能無視八億中國人民的存在”,表示要為把臺灣驅逐出該組織而作出不懈努力。
“The winner is Beijing! ”(“北京勝出! ”)——這短短的一句話,全球炎黃子孫卻久久地、苦苦地等待了將近一百年!我至今還記得很清楚,1993年9月23日因北京第一次申奧失利而失神的榮高棠老人,在電視轉播中得知北京申奧成功的特大喜訊后,激動得忘情地高喊:“我們終于把奧運會搬到家里來啦!”
2001年7月13日夜晚,對海內外十幾億中華兒女來說,是個不眠之夜。在我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行的慶功會和答謝宴上,李嵐清副總理興致很高,真的像三個月以前對我所說的那樣引吭高歌,唱了許多中外名曲,其中有:《我愛你,中國》、《北京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車》、《我的太陽》等,過了子夜還未盡興。成百上千的中國同胞,齊聚在莫斯科友誼街6號這塊只有全中國領土幾十億分之一的“飛地”上,相識的和不相識的,相見時都熱烈相擁,為百年夢圓而一次次流下了熱淚。同胞們徹夜無眠,狂歡至次日清晨而不散。
有關李嵐清副總理與北京申奧的趣聞很多,第二次申奧成功時在莫斯科任駐俄羅斯大使的武韜同志,就給我講了兩件相當精彩的軼事。
一段趣聞是,2001年7月11日,就在申奧表決前兩天的晚上,李副總理宴請俄羅斯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莫斯科市市長盧日科夫時,應邀與他一起用俄語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且一口氣把整整四段歌詞一字不拉地唱了下來,這可把盧日科夫給鎮(zhèn)住了。李副總理請他大力支持中國代表團在莫斯科的申奧活動,盧日科夫當即滿口答應下來,后來還真的在日常起居方面給中國代表團提供了許多方便。
另一段趣聞是,武大使為慶祝這次北京申奧成功預作準備,打算在宣布特大喜訊的晚上,先后舉行一場大型內部慶功會和一場超大型對外答謝宴會。兩三千人份的佳肴美酒堆積如山。不過,武大使當時心里還真有點犯嘀咕:萬一又一個“蒙特卡洛”呢……李副總理得知他的這種擔心后安慰說:“大使不必擔心。使館那堆積如山的佳肴美酒,我保證13日晚上和夜里會被一掃而光!”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對北京所作出的明智選擇,驗證了這位兩次北京申奧的“總導演”兼“領銜主演”料事“真如神”。
2008年8月8日19:59:50,“十、九、八……三、二、一”——在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前,數(shù)萬人齊聲讀秒。最后一秒鐘讀完后,1417天前在這里豎起的“北京奧運倒計時”巨型標牌上,即刻出現(xiàn)了“0000天00小時00分00秒”的字樣,1.22428800億秒的“北京奧運時間”一秒一秒地全部走完。天安門廣場上的歡呼聲頓時響徹云霄。
在同一時間,即當天晚上7時59分50秒,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那塊巨無霸“地幕”上,用中文數(shù)字和阿拉伯數(shù)字,同時顯示出“十——10,九——9,八——8……三——3,二——2,一——1”字樣。
2008年8月8日晚8時整,無數(shù)絢爛多彩的禮花從“鳥巢”四周騰空而起,把整個國家體育場染得通紅……
火紅的北京8月,“無與倫比”的17天!各國首腦、富豪云集,各種膚色的平民百姓歡聚在一起,匯成了一片片歡樂的海洋。“飛人”們、“飛魚”們打破了一個又一個“夢幻”。世界更好更深刻地體驗、認識并記住了中國,中國也更好更深刻地體驗、認識并記住了世界。
寫到這里,不由得想起李嵐清副總理2001年4月12日在國外對我所說的那句精辟的話。此刻,我想換一句話來表述: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靠5000年的中華文明、中國人民的智慧與企盼、社會日新月異的進步、綜合國力的增強、改革開放的新顏這五頭“巨鯨”(借用外國的一個形象說法)托起來的,同時也凝聚著兩次負責北京申奧事務的李嵐清副總理和兩個申奧團隊的智慧與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