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木
在國產(chǎn)電影即將進入現(xiàn)實主義題材創(chuàng)作高峰期時,張藝謀和王全安率先站出來抱怨,中國的清純女孩們,你們在哪里?
在很多女孩的心目中,20世紀(jì)最神奇的發(fā)明,化妝術(shù)肯定位列前三。上周網(wǎng)上冒出了一組未經(jīng)證實的《非誠勿擾》女嘉賓們在后臺的素顏照,初步解釋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惑,節(jié)目組從哪兒找來這么多高質(zhì)量的愿意公開自己內(nèi)心見不得光的欲望的美女。原來都是化妝術(shù)的奇跡,難怪現(xiàn)在高水平的化妝師比精通PHOTOSHOP的人賺錢多。
但是這個高明的辦法無法用到電影里,大屏幕會放大任何一點不如意的小細(xì)節(jié),這么多年真正在銀幕上做到360度無死角的華語明星還是只有金城武一個。在國產(chǎn)電影即將進入現(xiàn)實主義題材創(chuàng)作高峰期時,張藝謀和王全安率先站出來抱怨,中國的清純女孩們,你們在哪里?
張藝謀的一句玩笑話挑逗了大眾敏感的心,美女去哪了?都嫁有錢人和老男人了。他的待遇絕對只能和最紅火時期的《非誠勿擾》相媲美,有些話你心里嘀咕就行了,怎么可以公之于眾呢?最后張偉平站出來替他圓場,導(dǎo)演就是一句玩笑話,大眾不必當(dāng)真。
問題是,張藝謀說錯了嗎?張藝謀有點冤,他選的不是美女,而是“清純”。清純什么樣,就像每個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我心目中的“清純”是金庸先生定義的王語嫣和小龍女,后來李若彤和劉亦菲(不考慮她的臺詞)的確演出了我想象中的這股味道,但是她們本人的性格有點差距,李若彤是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豪爽,而劉亦菲在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更接近于安靜到無味道。我還贊同很多人的意見,像山口百惠,《小花》里的陳沖,還有早為人妻人母的周韻。
張藝謀需要的“清純”,是《山楂樹之戀》的作者艾米給定義的:一張白紙,不懂人情世故,不僅長得干凈,連表情和性格都要是那種透明的。聽上去很像在描述袁泉,可惜她早生了十年,還有出演過“冷清秋”的董潔也有這樣的氣質(zhì)。問題是“靜秋”不僅要清純,還要前凸后翹,通常來說擁有后者這種身材的女性天生就不會被認(rèn)為是清純型,比如袁立和林熙蕾,這才給張藝謀出了難題——到底是要臉還是要胸呢?
最后選出來的“靜秋”是個學(xué)跳舞的高二女生。最早的公開曝光是偷拍照,長相嘛,原著作者艾米的話很得人心,“這哪是靜秋是魏敏芝嘛”。幾個月后正式劇照公開了,的確靠近了“靜秋”許多,但我隱約中還是見到了招娣(《我的父親母親》中的章子怡)和吳音(《幸福時光》里的董潔)的痕跡,所以說,男人才是這個世間上最始終如一的人。
導(dǎo)演定演員,如果沒有外來壓力的話,通常都是很主觀的,也很荒唐的。就一句話,他認(rèn)準(zhǔn)的,就是對的。要的就是那種感覺,什么感覺?問導(dǎo)演啊。很多人覺得張靜初在《唐山大地震》里沒演出味道,廢話,這個角色本來就是寫給湯唯的,連那個小女孩也是照著杭州姑娘的樣子找來的。還有你能想象臺灣版《流星花園》里的道明寺,和《逆水寒》里的顧朝惜是同一個人嗎,如果不是陰差陽錯,言承旭的成名角色原本是屬于鐘漢良的。最后出演那個角色的,才是定義這個角色味道和氣質(zhì)的人,所以從今以后周冬雨和靜秋就是我們衡量“清純”的關(guān)鍵詞。
《山楂樹之戀》和典型純愛故事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靜秋。通常,純愛作品里的男人是用來給大眾愛的,但女一號千萬得是普通平凡人,草根的,除了善良和堅強別無他物,而且還不能是公認(rèn)的美女,但男一男二就是深愛她,而女性觀眾們則是不停地吐槽恨不得取而代之,這就是所謂的言情之毒。所以電視劇版選擇王珞丹出演靜秋,最符合偶像劇的套路。
但在張藝謀那兒,以他的選角標(biāo)準(zhǔn),靜秋已經(jīng)PK掉了大部分女人,這似乎犯了觀眾的忌諱。小說里塑造的是一個因家庭出身而自卑的女生,也因此難為了一段凄美的愛情,這是時代的烙印,其實很挑觀眾的年齡,容易遭至年輕人的不可思議?,F(xiàn)在張偉平的營銷套路是光猛力推介“靜秋”,不見“老三”的魅力,我有點遺憾。讓大家愛上張藝謀調(diào)教出的“老三”,人人都覺得他離開得太早太可憐,紛紛搶著去電影院里留下他青春年華的印象,票房才會更好吧。但是立刻有人向我提出了抗議,他說他就想看靜秋,而我是女的,當(dāng)然想看“老三”。